时尚与当代西方艺术思潮的文化选择①

2017-10-18 07:40冯信群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1620
关键词:当代艺术时尚艺术

冯信群 黄 更(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 )

时尚与当代西方艺术思潮的文化选择①

冯信群 黄 更(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 )

时尚所涉及的是一种从众的、短暂的、符号化、创新并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特征变化的文化现象,时尚与艺术的交叉,在文化载体的语境下受到集体性、社会传播、符号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时尚与艺术在当代思潮的指引下跨越了文化界限,在创新、求异和延续中赋予了生命力,从西方当代社会文化思潮的视角去理解时尚与艺术的跨界、交叉与传播,对审视中国时尚发展过程与未来具有参鉴意义。

时尚;当代西方艺术;文化选择;传播

一、引言

时尚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动态性与阶级性不断的反馈出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同样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也展示着跨界与交叉的文化界限与象征。时尚与艺术的持续创新并不是与某种特质与生俱来,而是社会潮流与流行信息的反馈,其动机、现象与心理受到当下社会传播、符号、地域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均体现了以西方为背景的文化、社会阶层和现代技术方面的问题,涉及人类学、艺术学和人文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在现代设计意义的层面上,二者在西方不同社会时期思潮的影响下演进与传承。当今时尚同艺术一样,从美的追求转变为更深层次的人的行为方式的思考,这是区别于现代艺术与阶级性的理解,如今,我们在谈论艺术与时尚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文化价值与认知标准,才能对所处当代社会人群的需求做出有价值的回馈。如早期布伦尼克麦耶(Brenninkmeyer)将时尚定义为社会中盛行的穿着方式那样,是受到当时的文化价值所导致的结果。

时尚所涉及的是一种从众的、短暂的、符号化、创新并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特征变化的文化现象,并且扩大到人类所涉及的物质生活领域,以及观念领域。这种变化的影响使其成为时间和空间中人类趣味最直接与明确的表达。正因如此,时尚与艺术在文化载体的语境下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设计师对当下艺术所呈现的主体不清晰,或者一位艺术家不懂得时尚,那么这二者的时代性就值得商榷。英国时尚与艺术研究者安妮•霍兰德在Seeing through Clothing(《透视服装》)中的观点,反映了时尚是对艺术中所表达的形式与观念的物质形式的模仿。时尚与艺术在当代语境下体现出集体性选择的特征,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时尚与艺术又呈现为一种社会符号化,在社会传播与网络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处于一种信息与图解的时代,媒介和文化处于一种模糊的界限,从当代艺术开始时尚与艺术的交叉、跨界转变为大众的文化身份,在表现语言上也更加开放,主体性呈现出多元的状态。

二、集体性选择

法国著名的人类学思想大师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设计师应当将艺术作为观测流行文化的有效视角,同时艺术也是符合时尚的文化逻辑的,在社会“场域”中这二者均是集体性文化的选择[1]。从早期索恩·凡勃伦 (Thorstein Veblen)将时尚定义为炫耀性的消费,到西美尔(George Simmel)在《时尚的哲学》中将动机定义为精英人才对阶级的维护,亦建立在对欧洲阶级的影响下[2],其演进的阶段如同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从彰显技法到艺术表现语言成为精英阶层的选择。到近代布鲁默(Herbert Blumer)的研究才脱离开阶级的语境,在1969年的文章《时尚:从阶级区分到集体选择》发现集体性选择成为了设计师与公众品味的互动,也最终成为了时尚,这也同样构成了西方当代艺术思潮的主体。时尚从简单的美与阶级的追求转变为集体行为的思考方式,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转变中,时尚的结构和系统隐含在艺术发展的文化选择框架中。

图1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创立了“工厂”,聘请非专业团队从事概念创作,大量复制名人脸孔,还将罐头和可乐瓶变成艺术

和现代主义相比,当代更趋于多样性和大众的趣味,强调作品的附属性和商业消费与生产。从时尚所涉及规律可以归纳起如下基本特征:差异、新奇、从众、规模、周期、极端、短暂、阶级、琐碎、模仿、奢侈、革新与保守的双重性等[3]。简•罗伯森Jean Robertson在《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中所总结的当代艺术的七个重要主体内容:时间、场所、语言、身份、身体、科学与精神性[4]。依从这些特征会发现,时尚与当代艺术都反映出一种被动的大众心理与认同。如同波普艺术诞生的目的是要将艺术高贵的身份转变为大众的艺术。波普艺术的领导者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作品的内容成为青年亚文化与地下文化的标识,是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传播的产物与典型代表。

在科学和工业高度发展的1960年代以前,艺术被视为有规律可循的过程,艺术也是时代精英的象征。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从绘画界开始发生了巨大的革命,革命的成果进入20 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事件性和互动性,且和传统的艺术相比的“时尚”性。在欧美各国掀起了前卫艺术的思潮,集体性事件因素的渗入,使作品本身在时间和空间上更自由更不受约束,艺术与商业在时尚的促使下进行了更多的交叉。艺术家、普通人和大型企业使用共同的语言,享受同样的乐趣,法国人发明了电影术而美国人创造了电影业。大众所创造的都市文明与时尚是艺术创作的绝好原料,艺术作品中观众与环境的介入、语意的解析、录像艺术等成为当代艺术主流手法,也是艺术传播的主体。在这一文化语境下,20世纪,美国诞生了最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小说、诗歌、电影、电视、音乐、时装和建筑。西方一股又一股的设计思潮在历史的演进下成为一波又一波从“时尚”到“经典”的传承样式。时尚被不同跨度的设计思潮赋予更加宽泛的范畴。新的社交模式、多样性、学习型社会、创意与创新不断地刺激着时尚语汇的演进。西方当代艺术思潮最重要的是将人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网络、信息的连接体,重塑了个体网络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5],从这个角度分析当代艺术发展的内涵便是集体性的选择结果。

三、符号的特征与观念

后现代社会的时尚语言与艺术是一种符号学的视角[6]。这一点是建立在消费社会的理解上的,在一个信息与图解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与艺术充满了象征与符号。布鲁默( Herbert Blumer,1900-1987年)继承了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关于符号学的研究,他分析在新时代下时尚所具有的多样性,并且将时尚定义为一种社会的模式,时尚与同时代的内在联系驱动了社会形态与意识的更新。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消费社会》中将消费定义为一个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的表达,时尚与当代艺术具有消费符号的特点——制造“卖点”。一方面消费者具有独立完整的对时尚与艺术符号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会被流行时尚符号与艺术观念所俘获。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是日本先锋派艺术的代表,她将带有“繁殖”符号化特征的蕈类聚生造型加入商业艺术领域,将自己的艺术定义为精神病的艺术创作,同时她也被归类为超现实主义、女权主义、原生和普普艺术等,在时装的跨界合作时将独特的原点草间风格推向服装、产品等领域。时尚与艺术的交叉在消费符号中反映出一种“先锋性特征”。这种特征具有双重的含义,其既可以是“来得快去得快”的肤浅文化表象或者是当下极具有商业效益的快时尚。正如现代设计运动是对20世纪工业机器时代的反响一样,而当代的西方艺术思潮与时尚是建立在符号与信息、网络、知识时代的反响。如果当代西方艺术自己构成了一种符号体系,那么时尚也便是它的象征。

图2 草间弥生带有 “繁殖”符号化特征的蕈类聚生造型与波点

在社会符号体系下,时尚与艺术的观念性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行为。当代艺术与时尚是在一个观念逻辑下的,在现代艺术的异化与观念化下产生的当代艺术形式语言是创新的与多元的,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等都为身体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偶发艺术、波普艺术等等提供了新知识与新语言的基础。德国收藏与艺术评论家威尔汉姆·伍德(Wilhelm Uhde)认为在整个文化的不同位置上,能够将这些艺术的不同活动统一起来,唯有不同于对现代主义雕塑与绘画技法手段的做法以及它们都共同强调观念的做法[7]。只是在这些活动中对于哲学与观念的深度是不同的。同样在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内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时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艺术同宗教与哲学被认为是一致的文化。在当代艺术之后,时尚也逐渐成为一种价值标准,时尚可以理解为是潮流、是趋势,时尚已经被认为是不能够缺少的因素,时尚也逐渐具有了宗教的特征。社会的变化来自各个领域的“自发的”的创新行为,置于当下的文化逻辑中,是与时尚和当代艺术的观念性特征一致。当我们否定了时尚与当代艺术所具有的这种观念与先锋性特征的时候,就会使我们自己与“文化现实”之间拉开了距离,仅仅维持在“原理性”或“抽象性”上[8]。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是最先让观念直击文化传统与艺术本身的人,也促成了艺术领域的创新。消费建立起来的符号与观念引发的创新是时尚与当代艺术发展的动力。

图3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最先让观念直击文化传统与艺术本身,把署有R·Mutt之名的小便器送至1917年的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题名为《泉》

四、全球化与时尚、艺术的主体

时尚与艺术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具有全球化的特征,跨区域与跨界合作使时尚与艺术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实现了跨文化的交流,同时使文化界限也变得模糊[9]。这一点在全球的时尚产业与快时尚品牌与产业链上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艺术家全球的合作与影响力传播都将文化推向一种更为扁平的状态。艺术家也随着时尚的传播广度与深度成为流行的艺术创作者,艺术创作也迎合着不同文化的背景。如Louis Vuitton在全球化品牌战略的视角下,已经将艺术与品牌全方位地结合在一起,同日本新生代偶像艺术家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深度合作,将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对立打破,其创作的多彩艺术手袋“ Eye Love Monogram”“樱花”等系列风靡全球,Louis Vuitton大胆地将设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总部旗舰店改成成为顶层画廊,同时也修建了自己的美术馆,将当代艺术与时装、奢侈品的特质共同融入当下人民的生活与消费之中。如今以当代艺术为品牌助阵的案例举不胜举。全球与信息化带来的跨界与交叉使艺术自然的进入到时尚的逻辑之中。

图4 Louis Vuitton与日本艺术家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的合作

图5 KAWS:2017年在上海个人艺术展 “WHERE THE END STARTS”

在全球化视角下,超越了时尚与艺术一直以身体作为主体之后,未来时尚与艺术的主体具有多种可能性,甚至是多种极端的发展趋势,例如建立在以个人主义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以及以集体为代表的欧洲文化。在时尚研究学者琳达•阿瑟的观点中,时尚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是不断衍生出来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同时也包括时尚与艺术的研究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对时尚的理解是三维空间的,时间也不是静止的。美国当代街头艺术家 KAWS早期是一个普通的街头艺术家,直到将创作的载体固定在时尚品牌海报上,他将自己独特的Skull与Crossbones的涂鸦图案戏剧性的出现在DKNY、CK等潮流品牌中,同时在个人风格的转变中也受益于日本漫画与抽象艺术的影响,艺术以街头的名义又嫁接在时尚品牌在全球的传播基础上。2006年,创办的街头潮流品牌 Original Fake也谓一夜成名。2017年,在上海个人艺术展“KAWS:WHERE THE END STARTS”上创作的限定红色版本的Companion迎合了中国艺术时尚爱好者的口味。因此艺术、时尚、商业很难说是哪一部分占据了主要位置。艺术与时尚共同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叉与创新。

五、结语

在当代社会所呈现的文化现象来看,时尚与艺术的关系框架比任何时代都要紧密,时尚与艺术的交叉永无止境,他们跨越了我们所能理解的界限,在创新、求异和延续中融入民族与全球化的文化隐喻,既是视觉的,又是物质的,既是虚拟的,又是有型的,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时尚与艺术的发展代表生活的内涵与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艺术家、设计师应该深谙生活之道,只有当时尚与艺术对生活的本质有启发性时,所凝结出来的文化力量才能在最广泛的程度上得以体现。从西方当代艺术思潮和时尚变迁的文化基底来看,它可以将社会哲学到当代艺术,从西方到东方,艺术家们所从事的艺术行为、图解到各阶级的消费心理与传播,与市场需求紧密的贯穿了起来。时尚的经济价值也体现在此,不但创造出可让人欣赏,愉悦心情的作品,更具有深度的社会功能并反映当下时代的文化与本土文化。时尚与当代艺术本身蕴涵的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量化的创作力,也并非仅仅一时之间的灵感,灵感只是可行性方案中点燃捻子的火花,捻子后面的可燃物才直接影响着时尚与艺术冲击的威力。这可燃物便是能够蕴涵人文气息、民族味道或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中华文化的时尚与艺术历史是缺失的,我们所追求的理念依然遵循在西方多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背景中。参鉴西方时尚、艺术与文化思潮的发展与传播路径,将在重新审视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如何在时尚与艺术的创新、求异和延续中赋予生命力。

[1]邹游. 无时尚,不设计[J]. 装饰,2015,(01):41-43.

[2]齐美尔. 时尚哲学[M]. 费勇, 译.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SIMMEL G. Fashion Philosophy[M]. FEI Yong, Trans- late.Beijing: Cul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Press, 2001.

[3]王瑞芸.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一)[J]. 美术观察,2010,(07):121-129.

[4]伊格尔顿·特里. 现象学, 阐释学, 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王逢振, 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EAGLETON T. Phenomenology, Hermeneutics, Ac- cepted Theory: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M]. WANG Feng-zhen, Translate. Nanjing: Jiangsu Education Press,2006.

[5]约翰.霍金斯.创意生态[M].林海,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38

[6]Marianna Boero. The language of fashion in postmodern society: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J].Semiotica,2015,2015(207):

[7]Themes in Contemporary Art, Edited by Gill Perry and Paul Wood,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p11

[8]林志远.时尚对艺术设计的特殊含义[J].装饰,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 ,2009:91

[9]苏珊. B.凯瑟.时尚与文化研究[M]. 郭平建等,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7

(责任编辑:夏燕靖)

J022

A

1008-9675(2017)05-0107-04

2017-06-10

冯信群(1962-),男,上海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时尚创新服务与系统设计研究。

黄 更(1980-),男,上海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时尚创新服务与系统设计研究。

①成果资助: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supported by Shanghai Summit Discipline in Design” -时尚创新服务与系统设计研究团队。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时尚艺术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纸的艺术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