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10-17 09:32李龙强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锐角三角教导条件

李龙强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描述科学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由于数学语言本身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给学生的数学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中数学能力要求中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能力的考查都是通过试题来完成的,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力的考查结果。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具体症状如下: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抽查发现粗心马虎丢分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阅读的方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教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化为“会读”。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读法的教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语言的翻译,而且还应重视教导学生去怎样读,这正是读法的核心所在,如教导学生学会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1.泛读

即先浏览题干,收集信息,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掌握题目给了几个条件,弄清题目要求什么。这里重点是看清题目给了哪里些条件,对每一个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如锐角三角形△ABC中,若A=2B,a,b分别是角A,B的对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sin3B=sinC ②cos3B=cosC ③sin3B=cosC ④cos3B=sinC

请将所有正确的判断序号填在横线上

在这道题中就有“锐角三角形、A=2B、a,b分别是角A,B的对边”三个条件,以及四个判断。特别是锐角三角形这个条件对解本题至关重要。

又如,首项是的等差数列{an}从第10项起每一项的值都大干1,则此数列的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此题中“从第10项起”中的“起”就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不能忽略。

泛读就要求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快速浏览,一带而过,对于题干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收集有效的信息,并且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

2.精读

即根据所学知识点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整理信息,在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对题目所给的各个条件加以加工、整理、排序,弄明白每一个条件的来龙去脉。

如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点:P1(1,1),P2(1,2),P3(2,1),P4(1,3),P5(2,2),P6(3,1),P7(1,4),P8(2,3),P9(3,2),P10(4,1)…则P60的坐标是

本题如果直接看题干很多学生都会感觉无从下手,找不到规律,但是如果加以整理,重新排序:

P1(1,1)

P2(1,2),P3(2,1)

P4(1,3),P5(2,2),P6(3,1)

P7(1,4),P8(2,3),P9(3,2),P10(4,1)

……

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精读就是要把与解题相关的内容反复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并能够有效地整理各个信息,特别是挖掘出隐藏的信息,掌握解题方法,建构数学模型,这对解题是大有帮助的。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泛读、精读相结合加以训练,相信高中三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數学素养都将不断地得以提高。

·

猜你喜欢
锐角三角教导条件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锐角三角函数》拓展精练
一粒米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三)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一)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撒谎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长幼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