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思路初探

2017-10-17 09:32钟恺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苟且进校园作文题

钟恺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 2016年以来学界里的一个高频热词,研究也迅速升温。那么,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呢?笔者认为,考生须理清以下写作思路。

一、在真实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当中,特别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和生理卫生课程当中。据了解,北京有4个区县的35所中小学教授中医药文化知识。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东城宏志中学选择对中医药感兴趣的学生,设立“高中杏林试验班”,从高中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有人认为,中医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让其走进课堂是好事一桩。也有人认为,中医文化进课堂,不可操之过急,过于匆忙。亦也有人觉得此举可行性不大。

你对中医药进校园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以现实新闻为素材,设置“中医药进校园”的情境,提出包含任务指令的问题“你对中医药进校园有什么看法?”。它有两个关键概念“:中医药”与“进校园”。中医药进校园有利或弊应该是考生着力论述的重点内容。写作的误区就在于割裂“中医药”与“进校园”的关系,只抓住一个词“中医药”单向片面论述,罔顾题目中所隐含的“进校园”指向,行文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为论述主体。诚然,中医文化进校园,对传承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不仅是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会孩子生活和做人。因此,中医药进校园的目的应该是结合当下人们对健康和传统文化的兴趣需求,来培养孩子从小建立起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进而引发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会孩子生活和做人。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少一些过于高深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重点在于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会他们一些关于身体构造和健康调养方面的基本知知识。由于未能抓住“进校园”这个关键词,不少考生对“进校园”这一限制条件重视不足,从而导致论述的范围随意扩大,缺乏针对性。

二、在权衡和比较中说理论证

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维嘉宾做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

这道作文题显然是要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甲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说的,人读书的目的不应只是想着为自己,而應多为社会着想,这里的核心是“读书的价值”,读书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也就是材料中甲所说的“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延伸,“近”是指“苟且”的生活状态,只顾自己,只图眼前,“远”是指胸怀远大抱负,“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选择职业当把目光放长远点,应志存高远,问问自己心中的理想是什么。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乙强调职业选择应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它是“诗”和“远方”的基础(前提)。但并不完全否定“诗和远方”,乙只不过更为强调“眼前的苟且”(当下)的重要性!相对于甲的人生要有高远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等宏大的主题,乙更为强调“近”与“小”。从这一角度出发,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或者是做好“眼前”,不要奢谈“大而空”的东西。丙谈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这里的“认识自己”与爱好、特长、责任、理想、现实等有关。丙用假设推论从另一角度进一步阐明了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在对自己的爱好、特长、责任、理想、现实等有到位的认识基础上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考生丢分的原因常常是不顾题目要求“谁更有道理”,不能在权衡和比较中说理,而是直接抓住“诗和远方”“苟且”等词语,或“认同”甲,或“认同”乙,或“认同”丙,却把另外两个人物置于脑后。

三、在多向多解的观点中辩证分析

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

新学期开始,某中学校长以“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为主题,为学生做了开学后国旗下的第一次讲话。她认为,“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活在)底层!”。“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若想成为非常之人必须学会吃非常之苦。要知道,青春最好的营养就是刻苦!这一讲话迅速在网络走红,大家纷纷转发、讨论“吃苦”的话题,有赞成的,当然也有人表示质疑。对于这位校长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如何思辨地看待这位校长的观点呢?单纯肯定或一味否定都不够中肯,我们必须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吃苦当然必要,但是否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呢?吃苦的终极目的是成为“人上人”吗?如果是,那么成为“人上人”后,是否会失去吃苦的动力,是否对得起曾经努力奋斗的青春?行文中要先肯定放弃安逸、甘愿吃苦是明智的:苦是青春的良药,吃苦是成功的催化剂,奋斗是青春的主题;青春就是用来吃苦的,以苦作舟,方能行乐;瓜甜总是蒂苦,苦在青春,甜在人生;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无寒何处寻梅香;苦乐相伴,青春飞扬,青春不吃苦,怎么有未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后再进行辩证的分析。

综上所述,不管是哪一类作文,对于考生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扣住材料的具体内容和事理关系,做到就事论事、就事说理,现场感自然便彰显出来了。

猜你喜欢
苟且进校园作文题
别让苟且 成为习惯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苟且的人生,想想就泪奔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信奉苟且,到了远方还是一样苟且
功成名就的高晓松配谈 “苟且”吗?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