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彬
摘 要:滁州琅琊山石刻内容丰富驳杂,不同书家书法风格各异,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研究滁州琅琊山石刻的历史背景、创作历程、文化底蕴和书法审美价值,对于深入了解相应书法家的书法思想,摸索唐宋书法艺术嬗变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琅琊山部分代表性石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的文化底蕴和书法审美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琅琊山石刻;文化底蘊;书法审美价值
琅琊山摩崖石刻位于滁州市琅琊山,主要分布在琅琊寺、醉翁亭附近,数量达倒三百余块,内容涵盖诗、词、散文、经文、楹联、共联等等,书法类型包括楷书、篆书、隶书、行书等等。琅琊山石刻中,唐代石刻7处,其余以宋代遗迹为主。本文将按时间顺序对琅琊山石刻的文化底蕴和书法审美价值进行剖析。
1 琅琊山唐代石刻的文化底蕴与书法审美价值
琅琊山的早期石刻多集中在琅琊寺周围,而琅琊寺的建于唐代,唐代琅琊山共累积了石刻7处,而这7处石刻均能体现出唐代书家的文化诉求与审美取向。唐代无疑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中均出现了伟大的书法家,并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琅琊山唐代石刻的作者主要有:涉及滁州刺史李幼卿、赵元阳,滁州乡贡进士卢弘宣,以及皇甫曾、柳遂、刘约、钱可复、周况等人。作品均创作于中晚唐时期。众所周知,中唐、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如柳公权、贺知章等人均开始树立典范,展现“法度”,逐渐形成了严禁雄健、法度森严的书法风潮,而这一现象在琅琊山唐代石刻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中:题琅琊山寺道摽、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处的石刻:“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作者为李幼卿。李幼卿为滁州刺史,李幼卿及该文题目中的道摽、道揖等人是琅琊寺的开创者。此文描述了禅室所处之地的幽深安静,道出了对道摽、道揖二人的修禅所给予的厚望,行文工整、笔画方正、结构严谨。
此外,“滁州刺史赵元阳、监察御史里行刘约、乡贡进士卢弘宣,元和四年四月十五日游。”的题刻,“秘书省校书郎钱可复,元和十五年夏东游,五月廿九日游此寺,徐秀才并同”题刻等其余六处题刻,虽有的已字迹模糊,且作者不详。但均可确定其创作时间集中在晚唐时期,且均较为工整,能妙合法度。
自初唐欧阳修《房彦谦碑》以后,石刻、碑刻作品似乎就有了“典范”,而随着中唐、晚唐时期各派书法家纷纷开始追求严谨、规范的法度,因而在此期间的石刻、碑刻作品均体现出端庄肃穆的气韵和严谨的美感。而琅琊山唐代石刻正传达了这一文化诉求,给人以波磔分明、形态规整的美感。
2 琅琊山宋代石刻的文化底蕴与书法审美价值
众所周知,宋代书法打破了此前书家们约定俗成的法度,开始追求情绪、意趣、思想在书法上的表达,从而为当时书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纵观宋代书法作品,崇尚意境而不拘泥于形式的杰作比比皆是,“心即是法”已经成为当时书法家们创作的唯一标准,而加之宋代诗词意蕴驳杂,使得宋代书法的审美意境更加开阔,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而基于此,琅琊山宋代石刻也表现的风格多样,个性十足,每幅作品都不再拘泥于法度,而是突破形态的禁锢,展现出书家们各不相同,奔放肆意的审美情趣。
如宋英宗治平元年中山刘汝言纪游石刻上的隶书,笔体看似十分怪异,乍看之下类似楷隶,但行笔和字的体势又没有明显的章法;又如山僧上铨所刻杜符卿赠他的一首诗,笔体也十分个性,基本可符合隶书的字体特征,但行笔也相对奔放自由,且多用篆笔;而南宋的“郡守陈晖,贰车丁允元,知县王璆,仪真簿王言信以淳熙乙已二月望日,劝耕来游。璆书”题记,却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宋代书家们的奔放风格,而是充分体现出隶书的方正、精妙和挺秀,除此之外更透露出俊逸脱俗的风格,展现了书法家崇尚精妙潇洒的审美情趣。
除此之外,琅琊山宋代石刻还有两百多块,宋代空前繁荣的文学、史学、科学、艺术等,使得宋代大书法家、诗人、画家辈出,这为使得全国各处宋代石刻、碑刻为数众多,风格各异,而无不展现出个性化的审美特点。就琅琊山石刻而言,宋代石刻展现的是一种无规范之约束,无一定之章法的创作理念,和各具情趣、奇异多姿的美感。
3 琅琊山明清石刻的文化底蕴与书法审美价值
纵观明代书法作品,可见多为临摹制作,在创作理念、审美意境方面几乎无所突破。而到了清朝,书法艺术则经历了有一次蜕变,突破了前人的创作思想,开创了“碑学”,形成了别具一格而纵横跌宕的书风。
琅琊山明代石刻主要有肖崇业的《秋游琅琊诸胜》、郝良臣所作的再游琅琊寺》、、陈大章的摩崖题刻、刘瑞题刻等等。其中,陈大章的摩崖题刻行笔潇洒流畅;刘瑞、毛珵、陈璧、丰坊的楷书题刻则行笔较为工整严谨;陈则清所刻的《丰乐亭记》则充分体现出楷书的方正工整之美,且颇具雄浑刚建的风范;清朝石刻中,薛时雨所题的“醉翁亭”给人以从容豁达的感受,破能够展现《醉翁亭记》中所传达的怡然自得、奔放乐观的情怀;而章家琮志、黄铎书的“玻璃沼”(篆书)展现出富有装饰性的形式美感,其余的楷书则颇为工整端庄,且有种飘逸俊秀的美感。
4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琅琊山石刻的观察与分析不难发现,虽然每幅作品都代表着书法家在一个时期内的情绪、心境、艺术思想,且每块石刻的内容均是独特而不可模仿的。但沿着历史发展轨迹,我们仍能看出时间变迁、社会环境转变、艺术理念嬗变对书法的形式美、意蕴美所带来的影响。当然,滁州琅琊山石刻、碑刻数量众多,而笔者的研究尚为浅薄,学界对琅琊山石刻、碑刻的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相应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底蕴、审美价值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期望滁州书家与各界学者共同开展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韩传强.前年古刹琅琊寺——皖东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J].滁州学院学报.2016,18(3):1-4.
[2]张瑞君.欧阳修的书法审美思想[J].中国书法.2016(11):152-154.
[3]李慧斌.唐宋书学的历史嬗变——以制度为视角的书法史考察[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6):152-156.
[4]王明、冀瑾.唐末五代书法审美精神的转变及过渡特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2):127-131.
[5]李传君.唐宋时期书法“肥瘦”取向的审美内涵及其演变[J].文艺评论.2015(10):76-80.
[6]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