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飞
外公虽然去世八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一幕幕清晰地在我脑海中翻滚。他个头不高、身材也不魁梧,时常穿着已掉色的中山服、一双解放鞋。
外公是一个有远见、关心晚辈的老人。
我初中中考落榜的时候,心里特烦躁。我爸说:“没有考上就不要再去读书了,回来好好学种庄稼。”外公不知从哪里听说我爸不让我读书,就来我家把我接到他家里散心。在外公家好吃、好住,玩了几天,我心情好了许多。那些天外公没有给我讲大道理,也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来安慰、激励我,就是心平气和地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在家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如再去读书要专心、要和同学好好相处等内容,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平儿,你爸虽说不想让你读书了,但只要你还想读、用心读,外公一定供你读书,但你得好好读,读好了书,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在外公这句看上去非常平淡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外公对我的关心、激励。从此,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学好问,这样才能对得起外公对我的厚爱。有了外公当时的关心、鼓励,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外公去世时,我在外公的灵堂前久跪不起,大脑中一直浮现外公生前对我的好,最后还守着外公冰冷的尸體悲痛欲绝地大哭了一场。
外公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子女只要想读书,他是特别支持的,总是提前设法准备好生活费,让孩子们在学校安心完成学业,直到孩子们自己不愿再读下去为止。在他的子女中,就有两个当时的高中毕业生,两个初中毕业生。随着岁月的流逝,孩子们都渐渐长大各自有了自己的家业。听我妈说,外公就是一辈子都在为我几个舅舅操心。尽管当时把好的田地全都分给孩子们,自己留一些贫瘠的,他也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记得有一年夏天,天一直持续干旱了将近三个月。当时农田灌溉是分班期的,很多时候都是轮到晚上。轮到他们家班期时,外公就一个人把放秧水的活包了下来。他先给大儿子家秧田灌满,再去灌溉二儿子的,等把三儿子家灌好了,如果还有时间才往自家农田里灌水。有几次,刚把几个儿子家的灌好,就到下一家的接班时间了,自己的又得等到下一轮才能灌溉。秋收时节,他的庄稼收成总是不及儿子们,可他从来不抱怨。
外公是一个乐于助人的老人。
听外婆说,那是在三十几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外公和外婆正在家中看电视,突然听到屋外公路方向传来一声巨响,村寨上没有休息的人们都跑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外公和外婆跑在最前面,不远处就听见了求救声。到了事发地点才发现是一辆皮卡车翻在了马路边,车里只有一个受伤求救的师傅,有的人问有钱没有,给钱我们就把你弄出来送去医院。师傅说:“今天出门时没带钱,求求你们救救我,我会答谢你们的!”当人们听说没有钱,一眨眼工夫全不见了踪影,只剩下外公和外婆。外公问了问师傅伤在哪里,然后就开始营救,外婆协助着不到三分钟就把师傅从车里救了出来,看见师傅冷得直打颤,外婆又去家里拿毯子。外公在公路上拦顺路车送受伤师傅去医院,不一会儿就拦下一辆便车,外公向开车师傅说明情况后,对方乐意送受伤的师傅去医院。于是,外婆把毯子披在受伤师傅身上,他们俩把受伤的师傅扶上了车。外婆独自回家了,外公就一个人把师傅送去医院,直到他的家人赶到医院后才离开。
……
外公生前的往事一件件在我记忆中呈现,是那么清晰,那么朴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