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幼儿教育高效教学模式

2017-10-17 00:27李瑞
当代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情感幼儿活动

李瑞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幼儿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幼儿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教育的精髓不是要幼儿学很多东西,而是要让他们头脑中获得完全正确和清楚的观念。知识是绝对的,社会是不停变迁的,人是能动的,通过教育让幼儿具备了正确和清楚的观念,他就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加以完善,使其成为他自己。也就是说,对幼儿教師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在思想观念中要把幼儿当作一个未来的社会人看待,而不能把幼儿当作栋梁对待;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成为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一、情感投入,打动心灵

古人云:“感人之心者,莫过于情”。作为幼儿教师,应多注意关心内向、能力发展较弱的孩子,时常用发自内心的、动人的情感去感染、帮助他们。只要真心真意地去爱,才会使他们感到生活的美好,才会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进而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做后进班的班务工作中,必须特别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注意师幼间的情感交流,消除课堂中的消极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开展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德育

针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及知识积累的状况,我们在活动中应选择一些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故事为支点,让那些感人的范例故事、人物情节都成为幼儿脑海中美丽动人的故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首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游戏活动,如节气活动中的:“三八妇女节”爱妈妈教育、 “五一国际劳动节”爱劳动教育,“十一国庆节”爱祖国教育等,使幼儿在系列化的教育活动中“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做一点实事,成一种品德”。其次,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育目标、幼儿年龄特征及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主题环境建设,如主题活动中的“书香校园”“故事大赛”“祖国好、家乡美”“春夏秋冬”的主题等,通过丰富的主题内容吸引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激发孩子奋发向上、勇争第一和对事物不断求知的精神,获得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关心幼儿,严爱结合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情绪、情感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悦的情感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悦的情感就会导致他们做出各种消极行为。因此,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品质,这是心理教育的环境所应具备的。首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在平等和尊重、关爱和宽容、支持和引导中教育幼儿,满足幼儿的内在心理需要,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像妈妈一样关注幼儿的整体成长,了解幼儿的需求,支持幼儿的探究发现,鼓励幼儿尝试新鲜事物,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等。其次,做到严爱有度。当孩子做得正确时,如果老师不置可否,将会挫伤他的积极性;而当老师用点头、微笑或夸奖的话等方式表扬他时,会使孩子产生喜悦、愉快的心情而更积极地参与活动。对孩子的表扬要因人而异,有时不能太过,有时却需要过分些。正如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每发一个音都会有毛病,而充满爱心的妈妈总是高兴地鼓励孩子:“宝宝说得真好。”孩子受到了老师充满爱心的表扬,心里总是甜滋滋的,即使老师的表扬加了“水分”、言过其实些,也没有什么不可。教师应该明白,一味地欣赏、赞扬和放弃要求,后果会使幼儿任性霸道,不会和同伴友好相处;而过于严厉,也会使其形成自卑、胆怯、畏缩等不良的心理品质。因此,老师应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猜你喜欢
情感幼儿活动
“活动随手拍”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情感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台上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