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浚华
摘 要:郑簠,清代书法家,擅长隶书。少时即矢志攻研隶书,研习汉碑三十多年,在对汉隶寻本求源的创作实践中取得成功,成为清初最早的隶书大家,开创了清代隶书新书风,被誉为“清代隶书第一人”。主要分析研究郑簠隶书艺术特色,一是取法汉隶,高古浑穆特征;二是行草笔法入隶,显灵动之趣特征;三是端庄稳健中显奇气特征。
关键词:郑簠;隶书;高古;奇气
明末清初,虽然董其昌书风仍流行于海内,但是有一些书家则倾向于隶书的创作,因此,隶书书法中兴成為这时期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汉代以后,具有使用价值的隶书被楷书所取代,并走向衰落。虽在北齐和唐代也流行过一段时间,但终因去古已远,法度湮没,成就远不及汉隶。直到清初,隶书开始有新的转机,很多书家对汉隶重新审视,且以此为取法对象,清初隶书家不但把握住汉隶的重要特征,而且对经过千年风雨剥蚀的汉碑所形成特有的金石气息有了新的审美,以此来进一步滋养笔法,从而使隶书在清初得以复兴。在传统汉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用笔,强化了线条的形态,这是清代隶书创新的主流,主要代表书家有郑簠、金农、邓石如。郑簠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书家,清人钱泳认为,郑簠隶书的出现,是“汉隶之复兴”,郑簠对篆隶的执着,使得其在美学思维上比其他人更深入,因此,说起清代隶书,不得不提到郑簠。
郑簠(1622一1693),字汝器,号谷口,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享年71岁,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郑簠秉承父业,行医于民间,成为一位名医,终生未仕。工书,雅好文艺,善收藏碑刻,尤喜汉碑。康熙初年,郑簠曾尽倾家资,裸粮走千里,北上山东、河北一带,寻访古刻,在曲阜停留数月,“遍摹汉、唐碑碣”。孔尚任在《郑谷口隶书歌》中道:“汉碑结僻谷口翁,渡江搜访辩真实,碑亭冻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诗中写出了郑簠对于汉碑的痴迷与寻访的艰辛。前人评其隶书说:“及至晚年,醇而后肆,其肆处是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①确实道出了其中甘苦。其遂开辟习隶书者直接取法汉碑的新风气,一改元、明书家从唐人学隶书的习气,在当时引起极大的反响。
一、取法汉隶,高古浑穆
郑簠擅隶书,亦精行草书,兼工篆刻。初师宋珏,后改学汉碑,主要有《郑固碑》《夏承碑》《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得力于《曹全碑》。所书字大小相近,粗细、疏密却富有变化,多姿又规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点,又具有飘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谓之“草隶”。清方朔《枕经台题跋.曹仕碑跋》云:“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史晨碑跋》云:“本朝习此体者甚众,而天分与学力俱至,则推上郑汝器,同邑邓顽伯。汝器戈撇参以《曹全碑》故沈著而兼飞舞。”可见郑谷口是偏爱汉碑《曹全》及《史晨》两种。据《隶法琐言》上说:“先生自言学者不可尚奇,其初学隶,是学闽中宋比玉(明末书家宋钰),见其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真奇怪之妙。及至晚年,醇而后肆,其肆处是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②由此可知,郑簠初学宋钰,后学汉碑,并且得汉碑古朴之意。汪琬跋郑簠《汉隶九种册子》有云:“八分则直宗东汉,用笔既圆且劲,深得古意,尽破自唐以来方整之习,真希世之墨宝也。”周亮工题郑簠《临曹全礼器合册》跋云:“谷口郑先生出,始大恢古人真淳之气,令人稍稍知古法。”可见其隶书上直接取法汉碑,打破唐以来的方整之气,尽得古法。再者,从郑簠的作品中品味其取法古意,高古浑穆之意。《浣溪沙词轴》是郑簠隶书代表作,个人风貌已经形成。《浣溪沙词轴》具有比较浓厚的篆书意味,书中有篆书的古厚、婉转、苍朴,这使人想到周代鼎文的凝重古意,尽管看不出是哪一家的篆书风格,但是字内的篆意则是可以感知的。郑簠将篆书的沉雄高古融入隶书中,自然让隶书显得不同凡响。章法上,采取字距宽疏、行距紧密的排列规律,这正是汉代隶书的重要特征。字形上,未见别体怪字,字形比较规范使得作品端庄大方,具有书卷气息。用笔上,郑簠将篆书法融入了隶书之中,这就使得隶书有了篆书的古朴大气,端庄凝重,沉稳雄强之意,著名书法家朱以撒先生说道:“篆书入隶增强了隶书的‘味道,使味更为耐品”。③可见,郑簠的隶书融入了篆书笔法之后将隶书提上了一个档次,更具有格调,作品更加的耐品。
二、行草笔法入隶,显灵动之趣
梁巘《评书帖》:“郑簠领八分书,学汉人间参草书,为一时名手,琅常不及也。”④从梁巘《评书帖》对郑簠的评论中,不难发现郑簠的隶书放入了草书笔意,并且运用得当,在当时成为一时名手。在《隶书五言诗》中充分体现了郑簠隶书掺入了行草笔意,《隶书五言诗》是其晚年精心的作品,显示了郑簠在隶书取得的成就。其结体上端庄方正,偏旁结构大多自汉隶,却没有当时俗隶的弊端。观察郑簠的字,字势都是出于一种飞动状态,尽显灵动的趣味。再有笔法独具特色,放入了行草笔法,起笔的地方多用重顿,形成一个大圆点,横画多平衡运行。长横往往提按分明、运至磔脚再向下按,逐渐提锋。而且在撇、捺与戈、挑笔画的转折重按处也显出此类的节奏变化,使得顿按地方圆润浑厚,提行处敏捷俊爽,出锋犀利而峻拔。虽没有游丝映带,却能令笔画在起收转折处产生笔断意连的效果,蕴含流动飞舞之韵,形成其“绵如烟云飞欲去,屹如柱础立不移”的“草隶”笔法形式。正如清初朱彝尊所形容郑簠隶书:“簠也下笔兼轻奇,绵如烟云飞欲去,屹如柱础立不移,或如鸟惊堕羽翮,或如龙怒撑之而箕张。昂萃各异状,屏幛大小从所施”。郑簠将行草笔法放入隶书之中,增添隶书灵动,活波之趣,让汉隶都不具有像郑簠作品中的横、撇、捺、点、长横在运动的速度。这些笔画带有飞快的意趣,轻巧而机灵前行,和隶书中篆意的凝重、浑厚形成一种对比。静与动,正与奇,重与轻,相互交替,气韵生动,趣味十足。如果书法作品过于讲究正规以及法式,那就使得书法作品少了灵动的趣味,这就像和人面对面谈话,如果一味说客套话语,语气一成不变,从头到尾就一个节奏表情,必然使得场面气氛过于沉重,僵固,如果说话人的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必会将交流气氛带动起来,呈现一种轻松活泼的趣味。然而郑簠把行草笔法放入庄重的隶书之中,就如同给隶书增添了新的表情,因此,在郑簠隶书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其隶书庄重而不乏灵动的趣味,使人赏之又赏,回味无穷。endprint
三、端庄稳健中显奇气
在郑簠隶书作品中很难发现一些来路不明的别字与怪字,其隶书字形结构比较规范、淳朴,使得作品不失从容大方、端庄稳健,富有书卷气息。但是郑簠隶书在用笔上加强了飞动的技巧,有些笔画的变化是汉代隶书中没有的,机灵巧妙,洒脱放逸,已经超出了汉隶的范畴,颇有奇气。张在辛认为郑簠晚年成熟期的风格是“醇而后肆”,如果没有早年对《曹全碑》那样中规中矩的范本的悉心学习,郑簠晚年的“变奇”根本无从谈起。王潜刚《清人书评》中说:“郑谷口书,老年笔颇疏放,以求奇趣,是以《曹全》为本而求变化者”。⑤郑簠曾自言:“《曹全碑》一字一法,一画一法,方长大小,全无定体。非十年功夫不能穷其奥旨”。⑥正因为郑簠借《曹全碑》直入汉碑堂奥,所以他才得以如此自信。与早期临摹汉碑字形、亦步亦趋的作品相较,这时郑簠注重字形的避让、腾挪,注重书写的顿挫、节奏,恣肆挥洒的同时,也着实透露出了几分诙谐与稚拙来,这或许可以看作是郑簠审美思想中的“奇古”。在郑簠《浣溪沙词轴》中充分体现了端庄稳健与奇气两部分。这幅作品是郑簠六十六岁所作,可以说它完全可以体现了郑簠的个人面貌风格。《浣溪沙词轴》一方面运用篆隶笔意,用笔提按分明,笔笔送到位,速度缓和,笔力沉着。这些用笔体现了郑簠隶书的端庄稳健与凝重。另一方面则是用笔带有轻松灵巧,快笔点染的率性,在撇、捺之中,不时可以见到急急而过的动作,是不需要认真的、郑重其事的,只是弹指一挥间的过程,然而趣味和奇气就是来源于此。汉隶一笔一画皆用力用意,很完整、完全,都可以看做法式,就是没有看非书写的因素,比如个人的小情趣、小情调。而书法作品是要有不同趣味、奇气,不然就会乏味,无生动气息。郑簠的隶书与汉隶相比是更真实地书写,又由于是墨迹,表现更细微的真切了。奇气是作品的生机,清代人刘大魁说:“奇者,于一气行走中,时时提起”,可见奇气经常于字里横间萦绕,才使观者不时有新奇感。郑簠也自述:“初学隶,是学闽中宋比玉,见其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真奇怪之妙。”可见郑簠当时是觉得宋比玉的字奇而学,后面学之越久才发现离古法甚远,乃转向学习汉隶,才知道古而朴,拙而自奇。
四、结语
郑簠因在隶书上的实践以及他搜访摹拓的活动被誉为清代碑学运动的先驱,从郑簠流传的作品中体现其在取法汉碑之后的风格与成就以及对清代隶书中兴的极大贡献。其隶书为当时的隶书在取法上以及创作上提供了新的途径,也给了后来学习隶书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思维與空间,并影响了一批书家。
注释:
①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296.
②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A].张在辛.隶法琐言[C].四川:天地出版社,1989:1094.
③朱以撒.书法名作百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262.
④梁巘.历代书法论文选[A].评书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77.
⑤王潜刚.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A].清人书评[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05.
⑥薛春龙.郑簠研究[M].荣宝斋出版社,北京:2007:139.
参考文献:
[1]梁巘.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王潜刚.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薛春龙.郑簠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