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敏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在思路、措施和方法上与之相适应。本文仅从准确把握和解决实践科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找准突破口;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两个方面,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47-01
一、梳理并認清现实问题,找准突破口
一是要解决基层组织职权不清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基础,担负着宣传农民、教育农民、发动农民、团结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职责,可谓之责任重大、事无巨细,上级组织所安排布置的工作如“千条线”。都要穿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这根针的“针鼻”里,也即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的工作都要靠农村基层组织落实。而要落实好每项工作都往往要强调“第一责任”和“一票否决”的落实。无疑在强调主要领导的责任和对全部工作的落实,但笼统的要求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职权不清,不利于贯彻落实,对于一些具体工作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走过场的问题。
二是要解决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缺乏责任担当的问题。由于实行村民主自治。村级干部自认为是群众选上的。感到乡镇党委和政府对其没有决定权。特别是一些村民委员会主任更是认为自己是民选上来的。要保持住自己的群众威信,不敢得罪人,怕失去群众对自己的威信,影响下次参选,工作中想求一团和气,不敢碰硬。村干部和村班子存在的这种问题削弱了村民自治制度应有的作用。也影响了乡镇干部和乡镇政府的执政力。使得原本可以在最基层解决的问题层层向上反映,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三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适应于工作需要的。但也普遍存在着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行政命令,习惯于“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习惯于我指你干,不然就给颜色看,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这类问题影响到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而且。一味的简单粗暴的结果引发的是群众不信任和群众与之向远的问题。
二、从制度人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要明确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抓党建的职责、任务和目标,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要把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决议、决定和指示;研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规划;发展壮大基层组织;选好配强基层班子;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主要工作任务。要把“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党建工作目标。要实行党建工作问责制,对工作不落实、基层组织涣散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和提醒,促其工作落实。逐步完善和实行基层党建述职工作制度,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听取所属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报告。乡镇党委书记要带头深入基层组织了解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把握规律,创新方式。
第二,建立健全基层领导体制。要按照“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的要求。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对于乡镇级党组织要改革创新产生的方式和方法,逐步探索和推行直选制。要扩大党委成员的来源,打破身份界限,吸收优秀村干部和事业编制干部进入党委。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对于村级组织要完善选人机制,推进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要在坚持从本地党员中产生领导人员的同时,逐步从外出党员、离退休返乡党员、回乡大中专学生和退伍军人党员中选取村级组织的负责人。要把有致富能力、群众公认和敢于破解难题作为选拔基层干部的重要标准。要建立基层领导班子工作制度,重点规范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围绕“三重一大”事项,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明确基层领导决策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要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推行党员轮训制度。要把村党支部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和创业党员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组织进行理想信念、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农业技术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及信访稳定要求培训。要在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组织巡回讲座培训、专题辅导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培训。强化实践性教育培训,扩大党员示范岗、示范户范围,拓展示范基地的功能,给党员选示范项目、定示范任务,让党员在干中学、学中练、练成之后做示范。鼓励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形式完成学历教育。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农村党建“三项工程”,增强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动能力、为民服务能力。
第四,建立健全基层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是推动基层党建的重要措施。要把基层党组织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稳定社会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坚持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在考核完成数字指标的同时,考核民生工程和群众认可程度,突出对急、难、险、重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注重定期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工作情况。不定期督促检查重点工作,保证工作落实。采取综合考核、多方评价、集中确认的方式考核基层组织工作。要考核经济社会发展,也要考核党风廉政建设:既要听取群众意见。还要征求领导和干部的意见:既要以工作政绩情况为主,还要参考群众满意度单项测评。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