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斐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uper PATH 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 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Harris 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等优点。
[关键词] 微创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5(b)-0017-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剧,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内呈逐年上升趋势,骨质疏松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由于骨质疏松而造成的股骨颈骨折也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骨科疾病。股骨颈骨折可导致患者关节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功能障碍,长期卧床,进而出现股骨头坏死、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紊乱,易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延缓患者康复[1]。为此,该院自2013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患者,开展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62~89岁,平均(71.7±4.2)岁,左髋关节27例,右髋关节2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意外摔伤14例,重物砸伤10例,其他9例。对照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71.1±4.7)岁,左髋关节26例,右髋关节25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7例,意外摔伤18例,重物砸伤9例,其他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使其空腹血糖<8.0 mmol/L,控制血压在160/90 mmHg以下,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健侧卧位,从后外侧做一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钝性分离臀大肌、臀中肌、髂胫束和阔筋膜张肌,切开关节囊,取出骨折股骨头,用电锯切断骨折股骨头,清理骨切面,冲洗骨髓腔后将置换股骨头放入髋臼,用螺钉固定至骨水泥凝固,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观察组采用Super PATH 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麻下取健侧卧位,从转子尖端沿股骨轴线向近端做6~8 cm小切口,利用Hohmann 牵开器保护臀中肌,外展、外旋髋关节,钝性分离,暴露关节囊,沿股骨颈鞍部切开,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去除髋臼及髋臼唇上残留的所有软组织,打磨髋臼与臼杯,放置合适型号的人工股骨头,用螺钉固定,置入并复位髋关节,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完成手术[2]。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 评分优良率等,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4 评价标准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从坐、蹲、行等日常活动、步态,屈、伸、外展、内收等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对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仅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关节严重疼痛各1例,发生率为7.84%;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假肢松动2例,关节严重疼痛2例,压疮1例,总发生率为25.4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P=0.016<0.05)。
2.3 术后两组Harris 评分比较
观察组Harris 评分为优31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Harris 评分优良率为90.19%,对照组Harris 评分为优18例,良14例,可15例,差4例,Harris 评分优良率为62.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P=0.024<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病例明显增多,骨折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患者肢体功能将严重受损,需要长期卧床,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者还将诱发肺部感染、压疮、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血脂、蛋白代谢等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和作用减弱,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增加机体钙、磷排泄,诱发骨质疏松的发生,进而增加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最有效方法为髋关节置换,能够有效缓解骨折所致疼痛,防止股骨头坏死,促进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异常,病发病、合并症较多,给髋关节置换治疗带来较大风险[3]。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尽早实施手术,且在术前应控制好血糖水平,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假肢松动等并发症发生。endprint
传统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较大,周围肌肉、神经、血管损伤严重,术后患者疼痛加剧,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卧床时间较长,恢复较慢,特别是老年患者和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问题之一,给临床工作者带来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近来了,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与进步,骨科手术也逐步向微创方面创新和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不同微创技术的优劣性进行了研究和报道,王欢等[4]学者通过低位前外侧斜行微创切口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避免了对臀上神经的损伤,同时对软组织损伤也较小,能够处理较复杂的局部病理改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外展肌力良好,康复时间短等优点。朱永良等[5]学者采用小切口入路,术后不易脱位,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有一定作者,但手术过程较复杂,股骨头不易取出,手术用时长,术中出血多。该研究应用Super PATH 入路微创技术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传统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较传统手术的对照组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优良,有效说明了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安全性,特别适用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
综上所述,运用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治疗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佘国荣,李劼若.合并糖尿病的骨折愈合影响因素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894-1897.
[2] 胡方煜,赖仁欢,梁木荣,等.Super PATH 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J].微创医学,2016,11(3):416-418.
[3] 高艳刚,杨良栋.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0):1519-1521.
[4] 王欢,白伦浩,刘学勇,等.低位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33(6):538-543.
[5] 朱永良,李煜明,王黎明.前外侧肌间隙入路术式微创全髋关節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734-5735.
(收稿日期:2017-0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