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向芹
一、 梳理:诗词在小语教材中的审美呈现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上贴近儿童的生活,风格上或雄健苍凉,或委婉蕴藉,或恬淡闲适,或潇洒飘逸,或忧愤抑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的积淀具有积极的意义。教材的编排能够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心理规律和古诗词的学习特点,配以清新、多样、灵活的练习,便于学生巩固。教材的选文范围包括两汉、唐、宋、元、明、清,尤以诗词成就高的唐宋选入教材中的数量最多。教材中52首古诗词按照题材划分,可分为:写景记游26首,田园风光4首,羁旅乡愁1首,人生哲理3首,借物抒怀8首,勤政爱国5首,文化传统1首,节候节令4首。教材中有10篇古诗是以诗词故事的形式出现,旨在引导小学生诵读诗词,培养识字、写字能力及语言文字能力,提高鉴赏诗词内涵、联想丰富意境的思维品格,获得审美的愉悦心境。小学生学习经典诗词,能够形成民族认同感、使命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意义十分深远。
二、 厘清:小学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因素
1. 音乐之美。汉语是高度音乐性的语言。古代的诗词自产生之日起,即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它节奏明快、跌宕交错,讲究韵律,乐感十足,大多可以配乐吟唱。(1) 节奏美。节奏在音乐上是特别重要的元素之一,每个音乐元素按照固有的强弱、快慢、周期性地变化。诗词读起来具有一种均匀的整齐之美,它按照两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一个节拍,避免了同一腔调的不快,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这种富有技巧性的变化,实质上传达出诗词的固有的音韵品格。(2) 旋律美。旋律由抑扬顿挫的不同节拍组合而成,构成了平仄起伏的和谐韵律,经过巧妙的锤炼推敲,声调适于吟咏诵读,深受儿童喜欢。
2. 语言之美。诗词语言体现含蓄凝练,或缠绵悱恻,或雄奇豪迈,或万壑哀鸣,都似琼浆玉液,回味无穷,其美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简洁凝练。诗词的作者往往讲究“炼字”,为了达到字字珠玑的艺术境界,反复推敲词句,力求实现表情达意、生动妥帖的言语效果。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一个冷清幽僻的自然环境,被天地间的“千山”“万径”的纯洁冰冷所包裹,“绝”“灭”所带来的万籁俱寂,使原本清高孤傲的“蓑笠翁”显得愈加不可侵犯。(2) 工整对仗。诗句往往显得工整对仗,形式表现在字数相同,内容体现了字义对仗。从杜甫写的《绝句》中的词语,不难看出对仗内容极为丰富:“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窗”对“门”,“西”对“东”,“千秋雪”对“万里船”,字与字、词与词,既有形式上的相似,也有字义上的呼应,甚至在色彩上也相互照应。
3. 意境之美。意境通过意象的描摹,实现主客观的统一,以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1)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创造的意境所表现的典型特征,包括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两种基本形式。“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诗人所见、所闻、所想的社会生活图景中的人、事、物,承载着诗人的思想内蕴,表达出作者的深层次的精神情感。诗人张继名篇《枫桥夜泊》,全诗意象丰富,简洁易懂,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这些意象都是诗人真实所遇,落第的愁绪加上凄清的寒霜,触发着诗人孤苦凄凉的愁绪,借助月意象对环境的烘托。(2) 虚实相生。意境的结构特征在诗句的表现上为虚实相生。虚境是诗人所想象的艺术境界,创设出空灵的境界,品读虚境能够拓展审美艺术空间;实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或社会事物,以虚景的统摄为前提,是事物原本形貌的真实展现。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丰富意象和虚实相生的意境描摹,汇成了幽静深邃的艺术境界,展现了作者细腻隽永的情思,历来为人们称道。(3) 形神统一。“形”是指事物的表象,“神”是由人的感情投射到“形”的规律或本质当中,古诗大都通过审美意象的形式传达作者的精神内涵。在选入苏教版教材的古诗文当中,月意象出现的次数甚多。如《竹里馆》诗人王维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丽淡雅的月下幽林的意境,透视出一位隐者闲适从容的生活意趣,圣洁空灵的月意象成为作者心志高洁的人生境界,诗句的明月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学意蕴。(4)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自古以来是我国传统美学上的至高境界,诗句中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相互衔接,铸就了灵动的艺术境地。诗中的动态美能够起到传神的效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将瀑布的气势之磅礴、鲜明的色泽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得全诗格调豪放明快,气势壮阔,被称为古今之绝唱。静态的意境又是诗人追求的审美情趣,刘禹锡的《望洞庭》描繪了一个皓月当空的秋夜,洞庭湖水光月色交融不分,在月光的映照下,寥远明净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青翠的君山仿佛白银盘里轻放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这里,秋天飘洒的月光与湖面交相辉映,再现了空灵飘渺的空间环境中呈现出的一派宁静和谐、意境隽永的美丽境界。
4. 哲理之美。哲理性是人性不同于动物性的高级别思维形式,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善恶是非道理的阐发。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中的哲理,实质上就是感悟自然的美、人性的善,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冥冥之中涌入心底。苏教版三上《习作8》中引用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人世间的离、合与自然界中月的圆、缺相对照,对这两对矛盾的思考,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的哲思。
三、 探究: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三点尝试
1. 诵读吟咏。
在语文课堂中,最具个性、活力、感染力的因素即是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诵读吟咏是开启诗词审美教学的基石,是儿童进入古代诗词领域的有效路径。诵读是通常认为的有感情朗读,体现出音节变化的抑扬顿挫。吟咏,又称吟唱,按照一种自然的近乎乐曲音调的节奏进行歌唱式的读文。依照古典诗词具有音乐美的特征,诵读和吟咏是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缓急疏密等,使蕴藏在作品中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淌。在此基础上,叶圣陶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美读”,就是旨在吟诵中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在当前“学讲方式”全面注入课堂的时期,改善语文课堂生态,势必要转变原有的教授观念,让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我想要展示”的心态,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读诗的前两句,对照文本,反复诵读,想象烟雾迷离中的瀑布;读诗的后两句,加上动作表演和丰富的表情,将诗人豪迈的气势吟诵出来,学生仿佛成了诗人,进入到了古诗情境当中,体会到诗人对壮美山川的热爱。endprint
2. 想象联想。诗词是语言的高度浓缩,其含蓄的韵致必须通过想象和联想去补充旷远的审美意境。想象,是审美艺术活动中的灵魂,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着力点。心理学认为,想象的情景在大脑皮层唤醒了视觉、知觉和表象,激活了相应的情感因素,从而形成了联想。想象的原始材料是事物的表象,古诗词审美的想象是诗词的语言信息引起的,经过思维的再造,领悟到“象外之旨”的真谛。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更好地走进作者所处的真实情境,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刻意蕴和艺术魅力。由于文學素养和审美水平的局限,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般不强调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是从感性经验的水平去欣赏作品,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形象思维去把握诗词的审美意蕴。丰富学生的想象,开启学生的联想,既符合文学作品鉴赏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实际。培养和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首先,需要建立丰富的生活积累;其次,能正确把握审美对象的艺术特征;最后,在记忆领域不断拓展,加深理解。在践行学讲计划的过程中,笔者执教课文《黄鹤楼送别》时,运用了创设情境和师生互动的方法。黄鹤楼本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又有仙人飞天的传说,在此目睹“远影”中的一片“孤帆”,打开了学生思想的闸门,不由自主地进入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中,仿佛看到李白的翘首凝望,空留绮丽春光和一江春水与诗人做伴。笔者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现的意境开阔、色彩明丽的送别画,引导学生先通过直观感觉进行想象和联想,继而进行互助式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思维发散和语言训练,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诗意美的感染和熏陶,学会鉴赏飘逸灵动、情谊韵远的“千古丽句”。
3. 游戏。“游戏说”是中外美学史上,用以说明审美活动的特殊性质和规律的学说。儿童审美的启蒙,以生活和学习方式中的游戏为基本体验形式。在审美教育中,游戏为儿童提供了生动活泼的环境,有力地激发了儿童审美判断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处于儿童期的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儿童喜爱游戏、乐于参与游戏的特点,进行古诗词审美实践的丰富探索,在唱歌、绘画、表演、改写等多种活动中体验、亲历、创造,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游戏为儿童在古诗词之间架设了一座多彩的桥梁,使儿童心灵与诗词作者情感之间产生生命的共鸣,达到情义相生的艺术境地。这样,儿童的生命因诗词的优美而呈现出绚丽多姿,诗词因儿童的创造能力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作者单位:徐州市开发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