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激趣

2017-10-17 08:19佟百成
当代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圣诞礼物总分礼品

佟百成

1996年下学期,我给本校初一的语文老师代课。圣诞节那天,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任课班级准备上第一节语文课。

意想不到的是,我刚走进教室,班级里三十多名学生纷纷给我送上圣诞礼物。不一会儿,我的讲桌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礼品。

说实在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礼物。我被学生们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茫然不知所措,十分不自然地说了一句:“谢谢同学们的这份好意,很抱歉,老师不能接收你们这么多的礼物!”

听完我的话,学生们满脸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些失重。但是,自身的职业敏感告诉我,还要坚持自己的“保守”观点,作为一位教学校长,怎能收学生这么多的礼物?这样做,让家长怎么看、师怎么想?以后怎么做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啊?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好像受到极大委屈似的,闷闷不乐地站起来,“问候老师好”的声音,也失去了以前的清脆、洪亮。

我已经感觉到同学们对我的不理解。如果这样下去,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也枉费了同学们这份好心。

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于是,我和颜悦色地说:“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老师暂时收下你们的礼物,好吗?”

学生们为之一振。

我接着说:“但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同学们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

我不失时机地说:“这节课,改变一下学习方法,根据你们的预习,老师设疑,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好不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我提议,按小组总分的高低,分别给予奖励。”我顺手指了指桌上的礼品。

“希望大家与老师共同分享圣诞的喜悦,好吗?”

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

于是,我把班级的35名同学分为五组,按必答题、抢答题、特长发挥题的回答形式,采取小组竞赛式教学方法,尽量给每个学生更多思考问题或回答问题的机会。

那堂课是一节清代纪昀撰著的《河中石兽》的分析课。我把“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推求沉在河中的石兽的不同结论”“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结论”“课文所阐明的深刻哲理”“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知识点由浅入深地展开竞赛。

同学们毫不示弱,争先恐后,踊跃参与。

说实话,那节课,我也没有偏向于哪个小組,巧合的是,一节课下来,核算总分,正好每个组都胜出了一次。

我也担心这种教学方法,由于是我临时决定的,如果哪个组实力太强而会连续赢,这样会使得别的小组失去信心,因此我的“好方法”也就落空了。可喜的是,不需要我的“暗箱操作”,孩子们居然能够打成平手,我为他们高兴,结果每人一份奖品。

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样最有典型意义的礼品奖励我,我也不好推辞,因为这是学生们奖给我的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便十分高兴地接纳了。

那个圣诞节我至今难忘。每每圣诞节到来,想起那节课,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微笑!endprint

猜你喜欢
圣诞礼物总分礼品
圣诞礼物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最受欢迎的圣诞礼物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圣诞礼物清单
包装礼品等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