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处方的医学信息网站比较研究

2017-10-17 08:15王丹郭秀梅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王丹 郭秀梅

摘要:本文从实施信息处方的现实意义出发,从信息内容、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网站设计、相关协议等方面对中国公众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三家医学信息网站进行比较分析,拟为信息处方在我国实施寻找可靠的资源支撑。

关键词:信息处方 中国公众健康网 寻医问药网 好大夫在线

中图分类号:G252;R-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12-02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医患冲突日益严重。因此,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信息的认知能力。保证有效的医患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外开展的信息处方实践,为医生与患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患者通过信息处方,可以对所患疾病的症状、治疗手段、用药情况、注意事项、愈后情况等有所了解与认识。一方面可以方便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自主管理,弄明白医生治疗的意义,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避免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带来的医疗事故。基于信息处方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三家医学信息网站的对比分析。论证信息处方在我国实施的信息基础条件。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信息处方概念

信息处方的提供者一般是医生,针对患者患病情况给患者开具不同内容的信息处方。另外,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图书馆员也能够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服务。配合临床医生开具信息处方。同时还可以为医生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医生搜寻相关疾病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等前沿信息。

(二)研究对象

1.中国公众健康网

成立于201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创办的公益性健康科普网站。是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公众健康知识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项目成果的发布平台。该网站汇集了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优秀健康科普资源。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并维护。提供常见病、常用药物、临床症状、医院与医生和医疗法规等医疗知识、科普常识和科普新闻等内容。

2.寻医问药网

成立于2004年。是一站式互聯网医疗服务平台。也是中国较早探索和实践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台之一。寻医问药网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医疗设备等先进技术,围绕患者、医生、医院、药企,将其有机结合,搭建并形成了互联网医疗服务产业链条的完整布局和生态体系建设。涵盖从诊疗前的线上自诊、线上问诊、电话咨询、药品查询和购买、预约专家等到就诊期的预约转诊、导诊、陪诊再到就诊后的康复、随诊、数据追踪等完整的就医环节,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好大夫在线

创立于2006年,隶属互动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医疗网站。创立之初,好大夫在线聚焦于为中国患者提供就医参考信息。建立了互联网上第一个实时更新的门诊信息查询系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好大夫在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院外医疗服务平台。

二、医学信息网站比较分析

根据信息处方的特定属性,笔者认为作为信息处方主要信息内容的医学信息网站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信息内容、信息组织、网站设计、相关协议等方面对国内三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医学信息网站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信息处方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信息内容

三个医学信息网站信息内容情况见表1。从表1可看出中国公众健康信息网与寻医问药网两个网站信息有很大相似之处,均以医学教育科普知识为主,包括常见疾病知识、常见药物知识、热点健康话题、健康快讯等。但中国公众健康网对信息的介绍侧重教科书式的介绍,对某一疾病只对概况、病因、症状、诊断、相关药物等进行一般性的介绍。提供的信息都是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的。寻医问药网与中国公众健康网比较,除一般性知识介绍外,还有饮食保健、医生解答等相关内容。两个网站都对疾病知识进行了扩展科普,如中国公众健康网对疾病设有“延伸阅读”,寻医问药网对疾病设有“相关文章”。好大夫在线网站侧重提供就医参考信息。包括查询医院及医生信息的挂号信息与出诊信息、在线咨询,实现医生与患者的电话、网络的交流。中国公众健康网的每条信息均标注出来源出处,并与中华医学会、中华药学会等权威机构合作,还有权威的专家团队支撑,相比较而言,信息更具权威性。

(二)信息组织

三个医学信息网站对医学信息的组织情况见表2。中国公众健康网与寻医问药网对医学信息的组织主要体现在对疾病知识、药物知识的组织,中国公众健康网对3800余种疾病按科室查询、部位/系统查询、人群查询三种方式进行组织,通过关键词之间的相关关系辅助用户查找:对药物信息的组织是按药理作用进行组织,按分类进行查询。寻医问药网对疾病信息的组织与查询与中国公众健康网相似。好大夫在线对医学信息的组织主要体现在对医院及医生的组织,分为按医院、按疾病、按专科查找医生及相关信息。中国公众健康信息网所有信息都无需注册就可免费获取,另外两家部分信息及服务需进行注册后获取,并且需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三家医学信息网站均面向公众开放,多数信息可免费获取。操作简单,不需太多检索技巧和专业知识,用户只需输入疾病、药物、症状等关键词,就会得到检索结果。

(三)网站设计

这三家网站界面设计得非常友好,都是以温和、明快的蓝色为主调,栏目设置清新明亮,简单大方,查找方便,用户可以快速定位所需信息,语言通俗易懂。访问速度快,各种链接有效。很少出现“无法访问”或是死链接的情况。另外,寻医问药网与好大夫在线建立了医患交互平台,可方便用户与医生进行沟通,拉近医患之间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医效率。

(四)相关协议

医学信息网站为公众传播健康信息,提供咨询与交流的互助平台,既要遵循网络传播规范,也需维护信息知识版权,保障用户的权益,三个网站均制定了相应的网站使用规则、网站安全规则、隐私保护政策等。相关协议的制定一方面可以保障信息的健康传播。一方面也为用户使用信息提供了安全保障。endprint

三、建议

(一)加快信息内容建设

从信息内容上看还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引入医学专业人员参与,提高信息的质量与权威性,另外,可借鉴美国的MedlinePlus为医学专业人员提供临床试验信息、手术操作视频等专业性知识来吸引国内专业人员的关注。医学信息是基于证据、没有偏见、及时更新的,为保障网站提供的医学信息的信用度与可靠性,建立严格的医学信息网站资源评价机制和标准。

(二)加大宣传力度

这三家医学信息网站信息资源丰富,基本上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但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医生与患者不知道这些网站。像中国公众健康信息网是一家完全公益性的信息网站,并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关系,更应该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尤其要对医护人员和医学生进行宣传。通过医护人员的使用,扩大传播范围,提升网站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信息处方内容的可靠性和丰富性。另外,现代社会手机移动设备应用频繁,建议开发移动终端APP来扩大宣传影响力度,提高自身的使用率。

(三)加強医院资源合作

可利用方便的通讯交流工具建立起医患交互平台,患者通过平台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上传病例,检查报告给医生,医生给予专业建议。这种方式可减轻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挂号难等问题,尤其对异地复诊来说,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对疾病的治疗情况有所了解,开具信息处方,既方便了患者,为患者减轻负担,从长远来说也避免了医疗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可以将稀缺的医生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MedlinePlus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构建的健康信息门户网站,2004年NLM基于Med-linePlus实施了“Information Prescription”项目。该项目信息处方的依托资源就是网络电子资源。但是网络资源的质量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更加需要专业人员对患者提供指导,使患者能够有效鉴别和利用网络健康信息。

(四)加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医学信息的利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因此,需要相关规范的约束,要同时保护群众和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利益不受侵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范来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利用,避免产生相关的医患纠纷。

四、结语

信息处方是国外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补偿医疗服务模式,它可以帮助用户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处方来改善健康问题。包括管理慢性疾病。弄清实施临床医疗的意义,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避免和阻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等,以提高整个医疗服务的综合质量。医学信息网站是公众获取医学信息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国各类信息网站发展迅速,像中国公众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在国内已形成一定影响力。应当进一步整合、优化这些资源,使之作为信息处方实施的信息基础。针对我国国情,在临床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医学信息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