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美德时间

2017-10-17 22:37彭荣辉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7年10期
关键词:垃圾筒值日童谣

彭荣辉

垃圾桶旁的意外

午餐后,我在教室里转悠。

行至摆放劳动工具的角落,我不由蹙了眉头。眼前一只垃圾筒,筒外散落着垃圾若干。

按往常的习惯,我会立刻捡起来,一一投进垃圾筒。可是,这一日刚准备弯下腰身,我却又顿住。诸如此类的情况,开学以来一直屡见不鲜。身为班主任,我說过,自己也做过示范,可是收效甚微。

新学期新接班,为培养这帮三年级的娃儿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尝试过用“一句话美德故事”的方式,予以引领。怎样的“美德故事”呢?

什么是慷慨?昨天学习童谣,课后为方便同学们继续阅读和尝试写作,我同步推荐了三本童谣集子,其中有一套是金波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童谣书系》。感动的是,晚间我收到陈子垚妈妈的微信留言:孩子明天想把这套书带到班级给同学们看,让我问您一下,可不可以?我当然成全。像陈子垚这样,能够主动积极将自己的拥有与他人分享,这就叫慷慨。

什么是有心?早晨上语文课,很意外在讲台上发现一份值日安排表。内容很详细,不仅有具体的人员分工,还确保了事事有人做,以及每项卫生的注意事项。谁做的这份值日安排表呢?事后调查,原来是周四的值日组长周靖文。像周靖文这样,努力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最好,这就是有心。

我之用意,旨在借用身边的榜样,唤醒孩子们自我成长的意识,激发自我成长的激情,然后固化成品性。

午餐时间过去,我不露声色,仍旧从垃圾筒旁小心翼翼地走过。之所以二次路过,是为了确认,并拍照留下印迹。等到午间默读铃声响起时,我从后门悄悄地进,很自然又经过墙角垃圾筒旁。啊,居然有变化!筒外原有的旧垃圾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个新添的成员。很明显的逻辑:前面的垃圾,已经被人处理过了;遗憾的是,后面又有同学再添“光彩”。

最精彩的“成长脚印”

谁做的雷锋?悄悄的,我又拍了一张照。我们不是常常说要“见证成长”吗?我以为,这是孩子最精彩的“成长脚印”。

一眨眼,一个课间又过去。我再次走进教室,不由眼前一亮。我一直关注的那个地界,现在已经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很显然,有同学又及时做了保洁。兴许,前后还是同一个孩子。我等不下去了,我得拍下这个场景,然后即兴来一个“一句话美德故事”。于是,我讲台前一站:

“什么是主人公意识?今天在教室,我做了件好玩的事。午餐后我对教室后面以垃圾筒为中心的地面拍了一张照片,午间默读和下午大课间我又分别拍了一张。结果让人欣慰:那个地面在不断发生变化。简而言之,越来越清洁。谁做的保洁呢?有可能会是同一人做的保洁吗……”

我有意卖了个关子,我在等待那个孩子。欣喜的是,结果真的有人举起了手:“老师,我看见了。是卜悦晨做的保洁……”

“卜悦晨,是你做的保洁吗?”

一个女孩儿很羞涩地站起来:“嗯。”

她声音小得像是蚊子哼哼,但在我听来却是这世界最美的天籁。“两次都是你做的保洁?”我忍不住再问。

“嗯。”女孩儿再次细声细气应了一声。

我还想说点什么,可是,还不待张开嘴巴,教室里突然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等掌声落下来后,我说:“像卜悦晨这样,身为班级一员,发现教室环境有问题,没有视而不见,而是第一时间主动解决,这就是主人公意识。”

也怪,之后教室的卫生情形大有改观。虽然偶尔也还会有些不和谐,但较之于从前,已经大大改善。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垃圾筒值日童谣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老妈的“垃圾筒”
留点漏洞给别人
四个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