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超++许斌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环境好坏对人类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全面保护好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全面保护好生存发展的环境,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标,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复杂的水系,要想治理好环境,则需要在水资源合理利用上下功夫。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剖析,进一步提出现代水文水资源治理措施与方法,以此建立起和谐的发展生态空间,推进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9-0195-02
引言
水文水资源是世界性问题,从人类共同体命运来讲,保护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义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各类水文水利管理中也实现了标准化、科学化,水资源技术有了全面的提高,领先科技创新能力,人类对水资源有了全面的改善,解决了水文水资源领域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有机统一。目前,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受制于各种因素,比如气候、生态、环境等均会起到制约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 影响水资源的因素
1.1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
大自然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江河径流量却时刻发生着变化,河流变迁与干涸对人类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范围也在慢慢减少,范围也在缩减,全球大气候的变化,对江河径流量影响较多,使径流量得不到有效确认,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加上人口问题的增加,对水资源需求也不断增多,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是水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需求的不确定性在未来发展中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在当前人类发展中,已经有了越来越明显的显现,水资源供需紧张问题,成为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受气候影响,水资源空间分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水文循环加剧,气候影响也发突出出来,我国水安全工作越发严重,水资源数量缩减使水资源安全也受到威胁,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可以说,一个国家水资源研究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水文资源研究管理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课题高度,更是全球重大的科技难题。
1.2 生态和环境对水资源的影响
影响水资源的还有生态环境系统,随着全球水热力结构变化,江河水质也出现了微妙和改变,一些江河已经在水质上呈现了恶化的态势,水质发生巨大变化的影响因素就是气候开始变暖,气候的变化使许多地区湖泊、河流水温提升,这样不但导致径流量减少,同时也改变了水生物系统形态,加重了水的化学成分浓度改变,水生物结构呈现了多样性,生态结构呈现不平衡,水内藻类和浮游动物迅速繁殖增加,给水中生态带来了巨大改变,河流中鱼类等生物也呈现不规则性,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生物发育也有了改变,呈现不按季节发育、繁殖和成长的现象。
2 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还不够成熟,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上还较为落后,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思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2.1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相對落后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对新型水资源利用还不够,特别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创建,推动了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我国各地差距不断减少,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多。在一些发达的省份,已经通过科技创新,充分利用起了城市雨水、城市污水等,大大拓展了水资源的识别范围,通过科技整合使相关的水资源得到推广与应用,并在现实生活生产中被人们所接受认可,这种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效果较为明显,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利益,在欠发达地区,新型水资源概念还没有得到普及,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可行的开发使用模式没有建立起来,水资源利用开发程度不高,相关技术应用也较为落后,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2 水资源呈现了日益枯竭的状态
我国对水资源管理还较为分散,当前,在水资源管理中,还较为落后,用水量主要是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但不能合理调动水资源,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一些水资源白白浪费掉,这种方法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可以说,对水总量控制需要严格计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涉及水量监测、用水模拟、节水治污等技术标准,同时还要有相关制度约束。但是我国的计算方式落后,没有综合性考虑到各方面影响因素,导致水资源日益出现枯竭。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上也存在缺陷,没有良好的节水制度管理,水利用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
2.3 工业技术造成的影响
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工业技术开发有了全面的提高,但是工业企业生产为城市生活提供重要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我国相关工业、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远远达不到标准,一些地区为了增加区域经济实力,对工业企业排放标准降低,整体看,受企业利益与政府主导多方面影响下,工业排放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大,整体控制不力导致生态受破坏,而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与理念的改变,虽然也进行了部分修复,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2.4 水文数据不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重视大数据生产,而目前我国水文监测数据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数量不足、设备相对落后,这就造成了无法得到精准水文数据的后果,要想充分把握好水资源情况,数据恰恰就是水文资料研究的基础参考。在许多发达国家,水文监测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文监测领域已经配备了高端的科技设备,为水资源研究提供精确数据支撑,而我国水文部门资金投入不足、理念不新、效率低下,一些高端、全自动、智能化监控设备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产生不出可参考的水文数据。现在我国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许多测量得到的珍贵水文数据没有相关信息化平台,只在少数人手里,得不到有效利用,增加了研究人员、水文政策制定者的工作难度,综合开放的使用平台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
2.5 研究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对水文水资源研究的重视,在各项研究领域也有了较好的投入,但是领域的加宽、工作的细化,还不足,特别是在工作深入过程中,出现了各项水文研究经费不足、不到位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急、快上,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那些涉及时间长、空间跨度大、耗费人力物力的研究项目没有成效,见不到研究成果。特别是涉及到世界范围的研究课题,已经远远走出本国范围,属于全球性水文课题,这些问题较为复杂、所需经费巨大,得不到支持,水文研究没有形成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3 现代科学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利用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水文水资源也得到了全面的开发,通过技术创新,全面推动水资源工作开展,保证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3.1 开发新技术实现节流开源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理解已经不是局部性的,人们更加重视身边水资源发展利用,而只有通过与科技的整合,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技术在节约用水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水资源利用上,需要“节流”控制水资源,推动我国传统农业灌溉发展、实现工业水资源二次利用,避免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在水资源开发建设上,要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通过节水、节流,确保水资源不流失、不浪费。与此同时,还在依靠“开源”实现水资源的创新,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城市生活、工业污水,通过科技引领,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处理,靠过滤、净化等科学技术开发创新,处理好一次性污水,达到可重复使用的根本目的。
3.2 科学技术防洪抗旱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尤其重要,需要充分做好防洪抗旱,才能保证农业生产丰收,而在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科学技术则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社会第一生产要素,通过科学技术应用能够有效进行防洪抗旱。
3.3 借科技力量加强水资源管理
人類在丰富的物质生产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使自然生态呈现了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大问题,在传统生产相对落后的时代,工业能耗高、粗放式生产,经济效益增长不明显,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落后时代发展,只有不断与科技相结合,才能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产环境,进一步解决好水质污染问题,保证水质安全健康,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良好态势。
3.4 加强重点科学技术推广
为了更有效监测好自然灾害情况,需要通过科技推广,对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水文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相关技术装置需要得到开发与推广,不断研究适合我国地形地貌特征的装置,适应高山峡谷、高寒缺氧无人区,使水文测报形成自动化、智能化,全面收集各项有用数据,提高预测预报精度,为防洪抗旱减灾做好服务。推广水情、雨情、旱情、水质实时监测传感器,及时了解水文变化信息,及时采集、远程传输,并做好有效的数据分析。
4 结束语
水文水资源研究关系到国家建设与发展,只有全面了解自身情况,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才能针对性的做好水资源研究与开发,深层次解决好水文水资源问题,推动农业发展与工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森,情学功.基层水文局面临的危机和对策——以沧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11,12.
[2]杜顺义,郭慕萍,李智才.中国黄土高原东部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9.
[3]唐勇.水文水资源探析与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3,1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