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展览时间:2017年9月10日—10月15日
艺术总监:庞茂琨、加布里埃拉·克里森
项目策划:李强 策 展 人:宁佳
学术主持:雷昂·科伦佩尔、李一凡、杨述
学术统筹:张奇开 展览统筹:熊久阳、高毅
展览执行:王朝刚、熊莉钧、马文婷
主 办:四川美术学院、德国达姆施塔特美术馆、瑞士卢塞恩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承 办: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协 办: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
展览地点:德国达姆施塔特美术馆、瑞士卢塞恩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9月15日—10月20日
主策展人:冯博一
策展团队:王晓松、魏皓啟(新西兰)、张婷、严舒黎、夏梓
展览总监:冀少峰
艺术总监:傅中望、刘明 行政总监:李和清
主 办: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本届展览邀请了中国及来自其他14个国家的57位艺术家(小组)的127件(组)作品参展。这些作品涉及影像、装置、摄影、雕塑、绘画、行为、声音等多媒介方式,其本身在语言运用和手段、方式方法上自有不同寻常之处,在作品创作的层面也有很强的引领性。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形式背后艺术家对相关议题的切身表达的价值,而且透过作品我们还能够看到艺术家的个人理由与内在的逻辑关系。
活动时间:2017年8月28—30日 发起人:陶咏白、贾方舟
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振华 学术主持:杨小彦
学术委员:王端廷、朱青生、佟玉洁、何桂彦、尹双喜、冀少峰
学术秘书:郑梓煜、葛秀芝
参会嘉宾:陶咏白、贾方舟、杨小彦、殷双喜、孙振华、蔡萌、王端廷、朱青生、杨卫、何桂彦、李笑男、佟玉洁、翟晶、刘立宏、冯原、刘淳、郑梓煜、葛秀芝
主 办:批评理论前沿·察尔湖论坛学术委员会、中国艺术批评基金
承 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CMAA、北京太和大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新水墨画院
地 点:内蒙古兴和县察尔湖
继成功举办“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中国装置艺术三十年”之后,“批评理论前沿”论坛推出的又一重大活动——“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学术研讨会。本次论坛所讨论的是广义的“影像”,包括摄影、录像、新媒体艺术等发端于摄影术的艺术实践,而非狭义的 video(活动影像)。与摄影发展相对应,本次论坛将分为三个议题: “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 独立纪录片运动与录像艺术;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影像艺术。
展览时间:2017年9月16日—10月29日
策 展 人:范迪安、瓦尔特·斯迈林
副总策展人:张子康、岳洁琼、李鹏、周旭君、闫士杰、高鹏、谷燕、孙永增、皮特·韦伯尔
主办单位:德国波恩艺术文化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
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红砖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元典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
“艺术之规”展览呈现了德国当代绘画、摄影、装置和观念艺术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他们的艺术观点和创作语言丰富多样,着意挑战人们习以为常的感知模式,突破程式和惯例的限制,粉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形象。从此次展出的17位艺术家的近90组作品中,可以看到推动德国当代艺术持续发展的革新精神。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21日—11月9日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出版社
展出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发展,进行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创作的优质学术交流,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四川美术学院定于2017年10月21日至11月9日举办“手工为本——书籍装帧探索展”暨学术论坛。
本次展览暨学术论坛结合书本之源、当前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出版发行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书籍的功能性、应用性,探讨书籍装帧特质的美学价值;讨论手工为本至多媒介的发展,对书籍历史、书卷传承、书籍未来发展思路进行梳理。
展览时间:2017年2017年9月21日—12月31日
主 办:昊美术馆
馆 长:尹在甲
副 馆 长:杜曦云
支 持: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上海美琪大戏院
本次展览是德国艺术家朱利安·罗斯菲德自2012年以来在中国的第一次大型美术馆级别个展,呈现了罗斯菲德过去12年里的重要作品。在展出的5件电影装置和21张摄影作品中,创作于不久前且广为人知的作品《宣言》是展览的核心,也是这件电影装置作品首次在亚洲展出。
展览时间:2017年9月24日—10月15日
展览策划:王 嵬 学术主持:曹意强 展览总监:李 同
主 办:大连美术馆、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协 办: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大连市油画学会、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展览地点:大连美术馆
“见山——翁凯旋油画艺术展”于9月22日在大连美术馆开展,9月24日上午十点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览共展出翁凯旋先生近几年的油画写生作品50余幅。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8日—12月3日
策 展 人:思朋(Esteban Andueza)、陶寒辰
开幕讲座:2017年10月8日 14∶00
开幕导览:2017年10月8日 16∶00
开 幕 式:2017年10月8日 17∶00
展览地点:OCAT上海馆、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一层
OCAT上海馆于10月8日起呈现“蒙塔达斯录像作品展”(Muntadas Video Works)。展览将对艺术家安东尼·蒙塔达斯(Antoni Muntadas)的录像作品做一次历史回溯,回顾这位杰出的跨学科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展示他作为国际艺术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对观念艺术和研究性艺术实践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中期,蒙塔达斯于纽约发起了一系列先锋性的调研和研究,旨在探索由录像艺术开启的新语言和传播系统。事实上,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录像文化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肯定和独立地位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展览时间:2017年5月26日—6月2日
策 展:张芳 协办负责人:袁菲菲
展览地点:法国索米尔市
主 办:法国索米尔市政府,ART-ZF
与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以来对“再现”的追求不同,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是对“意象”的推崇。对于艺术家来说,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将主体的“意”与客体的“象”完美地结合。陈欣的作品呈现的正是由“意象”所构筑的艺术世界。譬如,在《花》系列作品中,诗化的语言、斑驳的光线、轻灵的线条、自如的表现,赋予画面空灵、幻化的艺术氛围。形色交融,如诗如梦。为了更好地挖掘视觉审美中蕴涵的文化经验,一方面,艺术家在中国民间的年画、壁画中寻找滋养,在那些浓郁而绚丽的色彩中可以看到,艺术家曾受到中国传统工笔重彩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陈欣从题材入手,将“童子”、穿旗袍的女性作为表现的对象,赋予作品一种独特的东方审美趣味与文化身份。实际上,在这批作品中,既流露出艺术家对中国传统绘画与审美精神的依恋,也蕴藏着个人化的女性视角。对“童子”题材的表达,潜意识中流露出母性对孩子的关爱,《豆蔻年华》系列充满了对东方女性的赞美与想象,同时,在青春的畅想中也隐藏着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剖析。对于陈欣来说,绘画是一个不断与内心对话,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它的魅力在于,用个人化的语言构筑一个有别于现实的、自足的审美世界。
(文:何桂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