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元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内分泌科) 编辑/南溪
低血糖会是糖尿病吗?
文/肖元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内分泌科) 编辑/南溪
55岁的李阿姨是一名退休干部,3年前随儿子定居国外,享受天伦之乐。退休后的生活很是惬意,近2年体重逐渐增加,平时不喜运动的她,人一下子变得富态了许多。大约半年前开始,总是无缘无故在饭前就出现特别明显的饥饿感,同时伴有心慌、出冷汗、手抖等不适症状,吃过东西后觉得上述症状明显缓解。1个月前李阿姨回国探亲,和患有糖尿病的邻居聊天时又出现了明显的饥饿、心慌感,于是有经验的邻居立即给她测了个手指血糖,结果是3.1mmol/L,邻居建议她到医院就诊。医生了解到李阿姨有糖尿病家族史,测得静脉空腹血糖5.8mmol/L,同时又给她做了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提示餐后2小时血糖10.9mmol/L。李阿姨被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虽然还没有到达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医生告诉李阿姨她已经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若不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加强运动和饮食控制,很快会发展成为糖尿病。李阿姨认真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回家后严格控制饮食,同时加强了运动,体重明显下降,心慌、手抖等症状的发作次数逐渐减少,人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在医学上,我们常将李阿姨的表现称为反应性低血糖,也叫餐后低血糖,因为它多于餐后2~4小时内出现。餐后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早期表现,因此发现反应性低血糖对于糖尿病的早期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糖尿病前期或者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高峰延迟造成的。产生的机制主要是患者进餐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低于正常人,当血糖进入高峰时,胰岛素分泌未能对应地进入高峰阶段,当血糖峰值降低时,胰岛素分泌此时方进入高峰期,而由于此时体内的血糖已经基本消耗,胰岛素的持续亢进则发生反应性的低血糖。但是该类人群基础的胰岛素分泌尚属正常,李阿姨的空腹血糖并不高,但是餐时分泌能力明显受损,这就是李阿姨常在餐后3小时发生明显的低血糖反应的原因。
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是否处于糖耐量异常阶段。对于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自身的胰岛功能情况。一旦确定为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就需要在内分泌科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从根本上预防反应性低血糖、甚至糖尿病的发生。
其次,当低血糖反应发生时,患者应该立即进食含糖类食品,如糖果、巧克力、饼干、面包、蛋糕或者各种甜品。最好随身携带上述食品,如遇低血糖反应立即吃下去,这样既方便又能有效地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以免血糖过度消耗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患者应该适当地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只进食主食,而没有蔬菜及含有蛋白质的食品,少量多餐,交替食物种类,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第四,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严格戒烟,尽量不要饮酒,如果实在想喝,可以少量饮用酒精浓度较低的葡萄酒,同时避免空腹饮酒。
最后,就是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血糖变化情况。做到自我血糖监控管理。
认真做到以上几点,不但可以预防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让我们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葡萄糖耐量即为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或空腹血糖升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在6.1 mmol/L~7.0 mmol/L之间)称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葡萄糖受损)。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度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有5%~8%的这样的患者将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此外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给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患者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入血,30~60分钟时血糖值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160mg/L)。这是由于血糖升高会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迅速下降,2小时后血糖接近正常,3小时后恢复空腹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则不同,始终为高峰值,持续时间过长。糖耐量试验的意义在于它能发现那些空腹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而达不到诊断标准的人群,可尽早发现轻型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