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露 编辑/南溪
不快乐的小C之家
文/陈露 编辑/南溪
陈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际萨提亚模式和结构派家庭治疗师;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专家级心理咨询师;上海电视台、东方都市广播等栏目特邀心理专家;报刊、杂志撰稿人。
擅长领域: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自我成长、职场人际等咨询领域。
初见小C,他有张清秀、瘦削的脸,长长的刘海盖住了前额,整个人像没骨头一样瘫坐在椅子上,更显得腿的修长。妈妈在一旁催促着他坐好,小C没有任何反应。妈妈也是同样的不修边幅,皱巴巴的衬衫罩在胖胖的身躯外,长发马马虎虎地用橡皮筋往脑后扎了一把,还有一缕一缕的头发零乱地挂在圆脸两旁。显然,妈妈已经没什么心情打扮自己了。妈妈焦急地说,高一开学后,小C读了几天就不去学校了,一直在家待着,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没有上学了。
小C一家从小和爷爷奶奶同住,父母上班忙,小C基本上由奶奶带。在小C的记忆里,奶奶经常与爷爷吵架,奶奶可以一整天从早到晚数落爷爷,说爷爷不管家、挣不来钱,让她过苦日子,甚至凌晨4点起来会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说什么命苦之类的话。因为房间隔音很差,小C被惊醒后,会用手敲墙,时间长了小C练就了怎么敲打可以让自己手不痛的本事。
小C的爸爸也是在读高一的时候退学回家。当时,奶奶也是怎么打骂都不管用。从此,奶奶更不待见这个小儿子,更偏爱上了大学的大儿子。哪怕小儿子到了45岁,奶奶还是觉得这个儿子没出息。婆婆管不住儿子,来管儿媳妇,总觉得他们两口子照顾不了小C,认为孩子有问题和儿媳妇没有当好妈有关,时常教育小C的妈妈要管管儿子,不能任由他不上学。小C的妈妈因而很焦虑,常和奶奶发生口角。因为就孩子上学问题、起床问题、吃饭问题,整天和孩子大呼小叫都不管用,妈妈也感觉很懊恼、无奈和沮丧。
有一次,因为小C的问题,奶奶照常骂骂咧咧,小C的爸爸听得忍无可忍,一下把饭桌给掀了,然后摔门一走了之。之后,奶奶和爷爷选择搬到老房子住。小C觉得爷爷挺老实的,被奶奶数落的时候,一声不吭,任打任骂。小C觉得奶奶啰嗦,即使现在不住一起,还时常过来掀他被子,唠唠叨叨地要他上学,这实在让他感觉很烦躁。
爸爸和妈妈在小C刚出生的时候就吵架不断,妈妈觉得爸爸不管孩子,生孩子、照顾孩子都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妈妈越是说爸爸,爸爸晚上就越晚回家,甚至不回家,要么和朋友玩,要么就去厂里加班。因此,妈妈愈发生气。一旦爸爸回来吃顿晚饭,积攒了一肚子的火就冲爸爸发。说不了两句,一言不合,双方就动起手来。爸爸也就此更不愿意回家,妈妈也就更孤单。
小C从小就看见妈妈很不开心,妈妈也常常在他面前抱怨爸爸和奶奶怎么怎么不好。小C从小很怕爸爸,觉得爸爸很疏远,也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他唯一的印象是小时候不肯去上幼儿园,被爸爸打了一次。小C想不明白的是,他们既然吵成这样,为什么不离婚?
在谈到上学的问题时,小C说,他有两次下定了决心到了学校门口,最后还是退缩回来。因为他很害怕被老师和同学否定和拒绝。他说,高中的老师,他都不喜欢。比如说,英文老师让全班读课文,只有三个学生读,他是其中之一,结果英文老师还是批评他,觉得读课文的人声音不够响。数学老师对那些不认真写作业、作业抄来抄去的同学,只是一个大大的勾。而对自己的作业,老师一道题一道题批得很仔细,每一步的错都划出来。看着红红的叉,他觉得老师是故意针对他。同时,他担心那么久没上学,成绩跟不上,同学看不起他。
当小C父母带小C来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都觉得小C有问题,希望咨询师把小C看好,他们认为只要小C上学了,全家就太平了。这个是线性因果的观点:因为A导致B。因为小C有问题,所以,全家都乱了。其实,家庭治疗还有一个系统的观点,说的是一个人的情绪障碍或者偏差行为是和整个生活的系统息息相关。小C的问题和整个家庭没有解决的矛盾冲突有关。
对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而言,一对父母首先是夫妻的角色,其次是父母的角色。作为夫妻就要在家庭事务上、情感上彼此照顾,彼此支持。
而往往子女出了问题的家庭,夫妻之间有很大的冲突,比如因为生活习惯、价值观或是子女教养方式等差异而持续争执,使得夫妻关系逐渐陷入僵局。生气而孤单的妻子很可能将她的情感投注在孩子身上,不但在生活上和孩子愈来愈紧密,对先生的不满心情自然也会向孩子诉苦,这会使得特别心疼妈妈的孩子逐渐成为妈妈的心理伴侣,长久下来逐渐形成固定的三角关系。
这样的三角关系虽然暂时抚慰了妻子,也让先生得以避免直接面对怀有不满情绪的妻子,却延迟了夫妻真正面对、处理彼此冲突的契机,同时,这种关系也常常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一方面心疼妈妈在生活中受苦,一方面却无力解决父母间的冲突,只能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
孩子从小就很忠诚于母亲,比任何人都关注妈妈是否开心。所以,母亲小小的情绪,就能成为孩子大大的情绪。而且,当母亲有情绪了,对孩子抱怨一通,她的焦虑可以暂时转移到孩子身上,母亲是缓解了,但孩子承接了母亲的情绪后却抑郁了。当孩子消耗大量的精力去压抑讨厌的情绪的时候,就没有心思集中在学业上了。
与母亲联盟的孩子会日渐觉得父亲很可恶,母亲很可怜,他们会照单全收母亲对父亲的批评与怨恨,同时感觉自己不能背叛母亲,从而造成自己身心发展上的困难。这样的孩子会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肯定上,而因为过于敏感,往往会负面解读别人的言行,而让自己受到伤害,比如小C会认为老师故意针对他。
祖孙三代的大家庭住在一起有利有弊。家庭成员彼此没有边界,过度关切和卷入彼此的生活,支持性很高,但也会牺牲彼此的独立性。奶奶过度插手孙子的教育问题,使得母子、婆媳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纠缠和冲突变得剧烈。
这个家庭中,祖母有抑郁焦虑的情绪,父母第二代也出现了焦虑的情绪。心理学研究显示,一般来说,焦虑情绪会代代相传,而且下一代比上一代更加严重。如果把很多焦虑再聚集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就没有能力调节自己的情绪,焦虑伴抑郁的可能性就剧烈。
而且,当一个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同时更需要自我成长的独立空间。母亲要允许孩子拥有成长的空间,而不是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孩子。比如说,母亲一遍一遍催促小C起床或者是吃饭,妈妈越催,小C越反感,而小C越不作为,妈妈越是干涉。妈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小C要么无声地反抗,要么就吼回去。两个人情感高度纠缠,彼此都受对方的情绪影响,受情感左右而失去理智的判断,所有的沟通都是情绪性的表达,而不是真正去解决问题。
所以,咨询师会鼓励家人拉开距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允许彼此拥有成长和独立的空间。在心理发展阶段上,发展出独立的自主性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否则,孩子可能会一辈子都没能发展出独立人格,一生都在人际的情绪纠结中挣扎。
咨询师建议失去“丈夫功能”很久的先生重新上岗,先加强夫妻之间的交流合作,把孩子从作为妻子“心理伴侣”的角色中释放出来。让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不要老扛着母亲的情绪、担忧着父母的婚姻,而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发展。
当知道自己肩负着家庭里很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的时候,先生非常愿意帮助那个心力交瘁和孤单的太太,把她从百分百担心孩子的情绪中解放出来,拉开他们共生依附的关系。先生也坦言,他从小不被母亲待见,结婚后总是被太太责骂,他想通过逃避来减轻压力和受伤的感觉。现在知道了,太太责骂的背后就是呼救,是过度操劳而不被认可时情绪崩溃的非理性表达,他现在也愿意走近太太。而太太也更愿意显示脆弱,而不是伪装的强势。当然,他们可能需要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当需要对方的时候,就一致性地说出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一开口就是伤人的话,直接把对方推得远远的,自己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咨询一段时间后,先生能够坚持每周陪太太散步两到三次,找回失落了很久的两人世界;也破天荒地第一次安排了全家的自驾游活动。后来我再次见到这位妈妈,意外地看到她戴起了耳环,头上戴着一个漂亮的发夹。
家庭是一个平衡的系统,当系统的一个成员改变了,原来的不恰当的平衡被打破,其他的人都会相应地有所调整,建立新的更适应的平衡系统。当一个家庭比以前多了欢声笑语,气氛轻松了,融洽了,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也会逐渐建立起来。也许外在世界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孩子应对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行为也会相应地改变。四个月以后,小C从之前天天宅在家里,到现在可以学做饭做菜、每天出门跑步一个小时、重新拿起了一年多没碰的课本,居然还带着爷爷、奶奶逛了趟城隍庙和东方明珠。
最后一次咨询的时候,小C告诉我,他准备好了,暑假过后去上学。
这个阴云笼罩的家庭终于有了云开雾散的一天,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