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的敦煌,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深处西北边关要塞,经历多个朝代的统治,也留下了多样化,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宝藏,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快速发展的当代,敦煌地区和敦煌艺术都对世界文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敦煌文化的时代特征也愈加明显,它被历史赋予的时代美不但属于中华文化,也是属于全人类的伟大艺术。
关键词:敦煌;敦煌艺术;时代特征
一、敦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可见敦煌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影响力。现今,敦煌市是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同时,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二、不同朝代文化的见证者
1.隋朝之前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也传播到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文化交融的枢纽。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有前往印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等佛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时期,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
后来,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2.隋唐宋元
隋朝的建立后,将大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至敦煌充边。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显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几次下诏各州建造舍利塔。诏命远至敦煌。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隋代在莫高窟开窟77个,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兴盛。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至今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贞观十九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吐蕃乘虚占领河西。庆幸的是,社会虽战乱不断,但在这一时期,莫高窟的开窟造像仍在进行,并未受到局势变动的影响。
11世纪初,党项族兴起,称霸河西,建立了西夏王朝,在西夏统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间,重视经济发展,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汉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在宋、夏时期,共开凿洞窟100个。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
在元朝时期,由于远征西方,必经敦煌,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这也使得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
3.明朝之后
明朝时期是敦煌艺术的转折点。明朝建立后,战乱不断,敦煌面临威胁。后敦煌被吐鲁番占领。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戰乱连年,百姓流离失所,田园渐芜,敦煌渐渐衰败,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平复战乱。发展生产,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綠洲。到乾隆时期,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
三、不同时期敦煌艺术的发展状况
西夏政权和元代统治敦煌的300多年间,莫高窟的修建、重建活动一直延续未停。西夏壁画数量很多,但很少有新题材,在构图和敷彩方面却有特点。供养菩萨行列变得高大,且多占据甬道或壁面下部的显著位置。净土变之类的经变画构图趋于程式化,人物呆板。画面多用大面积绿色为底色,用土红色勾线,色调偏冷。画面上使用沥粉堆金手法较多,为前代所少儿。元代壁画风格以第465窟和第3窟为代表。第465窟的后室四壁和窟顶布满密宗曼荼罗和明王像。四壁下部画有织布、养鸡、牧牛、制陶、驯虎、制革、踏碓等进行各种操作的人物画60多幅。每幅画的左或右上隅都贴有小纸条,其上有墨书榜题,上部写藏文音译汉字,下部写汉文意译名称。壁画内容、构图形式、人物形以及敷色、线描等,都与当时的汉族画风迥然不同,带有浓郁的藏画风格和阴森、神秘的情调。此窟壁画,可能是藏族匠师根据藏文佛典,运用藏族绘画技法绘制的。第3窟建于元至正年间,西壁有制甘州画师史小玉的墨书题记,壁画以细而刚劲的铁线勾描人物形体,用兰叶描和折芦描表现衣纹和飘带,技巧很高。第61窟甬道两壁所画的炽盛光佛和黄道十二宫星象图,是莫高窟壁画中仅见的题材。
参考文献:
[1]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05.
[2]杨琪.敦煌艺术入门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06.
作者简介:
贾明阁(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