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形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马克思形成的这种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本质认识,对形成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本质作用,对于形成丰富的生态思想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发展到当代中国,形成“美丽中国”建设,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作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是当下中国应该具有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走向。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美丽中国;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改革的深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剧,物质生活提升的过程中,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中国人民享受着全世界经济贸易第二大国的物质文化成果,同时,也在饱尝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所到来的恶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思想。并且指出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指导美丽中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何谓马克思生态思想
首先,要理解生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马克思生态思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违背自然、破坏生态,则不可避免地威脅到人类文明的存续。可以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他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强调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人类。生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
其次,要理解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类自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人类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都无法脱离自然。人类靠自然界生活。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类生产生活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自然界。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因此,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双向互动过程,人类来源于自然,同时又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创造着属于自身的自然。
最后,要理解生态危机和良性发展的关系。由于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矛盾造成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带来的和自身不可克服的,要最终解决生态危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二、“美丽中国”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中国化理论成果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在回答环境保护的问题时,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美丽中国”概念的基本涵义是: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環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至少包括三层含义:①自然环境友好美。人类产生于自然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在自然环境改变人类的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改变着自然环境,自然因人类合理的改造而更加美好。②社会文明美。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文字、科技、绘画、体育等社会文明成果,美丽中国包含着社会文明之美。③人际和谐美,即人与人关系友好和睦的人之美。在漫长的文明社会发展中,中国人创造了“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形成及其永续发展的重要纽带。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拥有美丽人格的中国人。
三、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推进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
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幸福美好。
第一,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发展规划建设,生态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实践证明,推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日本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草案,建设低碳社会;欧盟发布“2020发展战略”将绿色增长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战略。
第二,推动循环发展。循环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不会也不可能再以扩张式的掠夺向外输出污染,重复西方国家的传统工业化路径。更不能让子孙后代承担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果。“美丽中国”生态方面的战略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基础上的人、社会、自然的综合和和谐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人是处理好这一关键的核心,建设“美丽中国”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5年.
作者简介:
辛肖利,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艺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