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民族音乐教育中对古筝的应用

2017-10-15 00:27张洁
北方音乐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古筝应用

张洁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中集结了世界大多数民族的经典乐曲,并且在“环球之旅”主题下通常会根据课程需求设置分单元的亚洲、欧洲、大洋洲、拉美洲以及非洲民族音乐、器乐方面的介绍与学习。同时在强劲的民族音乐教育不断获得重视与发展过程中,根据民族音乐发展需要匹配性增添了编钟、笙、瑟、鼓、古筝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器乐及演奏曲目。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古筝;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各种乐器的教学比较基础,也相对完善;由于近年来掀起了一股“古筝热”,在《中华诗词大会》、《中国好声音》之类节目以及民间教育机构中相对增加了对古筝的演奏与教学培训;而公办教育机构除专业性的音乐学院之外对于古筝的教学相对较少,占有篇幅也比较有限。因而在社会活动范围不断扩展、社会舆情影响之下,有必要在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中增加对古筝的教学实践。

一、民族音乐教育中的古筝教学思考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文明以其庞大的多民族构成在世界中有着深远影响,并且在历史遗产方面也居世界前列。在新时期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多种元素正在潜移默化地对世界文化产生着影响、注入了活力。因而有必要借助这种发展势头,在民族音乐教育中提高对古筝的教学;通过简易形的器乐、平易的演奏风格以及古典性的审美提高民族音乐的影响能力。古筝教育教学在民族教育中相对于其它乐器接受度相对较高,而且商业化的运营容易实现;尤其是在汉学家高罗佩、国学大师饶宗颐等诸多著名人物的演奏、学习与影响之下,它的影响力相对较大,而且能够激起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的强烈反响,因此,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增强对古筝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并使其得到广泛传播,通过它使人们理解古典意蕴犹存的中国文化。

二、民族音乐教育中对古筝的应用

根据现阶段我国院校教育中对于古筝的教育现状分析,可以借助传统时代的“师承制度”丰富教学方法;也可以通过理论创建、专门化的教材编写、教学创新提高对古筝的应用水平,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中的古筝教育教学。

(一)借鉴师承制,开启古筝教育新模式

引入师承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而只是借鉴其中的思维,令民族音乐教育中的古筝教学可以形成一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新思路,使教师在针对古筝教育教学实践时,可以引入更多的新方法,并能够使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平移,完成向学生的方法传授。具体来看重点是教师收集各种资源、总结经验,普遍应用各种新媒介工具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在师承制度之下,其重点在于突出“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思想,所以实践教学中可以在这种思想引领下,转用于古筝教育教学,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二)应用古筝的教育教学措施

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思路之后,教师需要结合现代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从学生能力的训练、知识教学、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好教学体系构建的框架结构,建立以古筝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规划、教材编写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之间的融合,提高古筝教育教学的全面化推进水平。

在教材编写中可以借鉴现阶段应用的课程教学,通过网络媒介、书籍、杂志、报刊、演唱会、古筝应用,收集古筝的历史资料、现代应用资料,形成以专题为主的案例编写,使教学中的课程教学能够更丰富。同时,可以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中增加对古筝相关知识的归纳式传播,设置问题令学生参与到讨论之中。在教学过程还应该把握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听力、感受性文字化传达能力、创作能力各方面的培养,具体可以借助3D技术、多媒体工具、PPT,令学生更为具象、直接地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演出场景、演奏方法,并选取一些经典的演奏曲目,使学生能够透过现代技术处理,在屏幕中切实观看演奏中的指法及表演技巧等。由于古筝教育教学牵涉到其历史脉的发展、演变知识,也包括诸多通过古筝地域分布的文化交流史,所以,民族音乐教育中有必要增加针对这些理论知识、不同演奏阶段的名人轶事、诗词文章、文献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對于古筝承载的历史文化認知水平;使其在古筝中可以发挥出民族音乐的优势,形成一个专业化的系统,更好地传播、全面地传达古筝演奏艺术。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能够将各种乐曲通过电脑软件编程加以实现,并实现“人人创音乐”的理想(可以参看2016年9月份中央二套的《对话》节目中的十大人物专题,其中的音乐专题下就选取了这个院校的中国留学生在这个方面的创新以及相关音乐表演新形式)。根据古筝的简易化特征也可以借助这条思路,拓宽古筝教育教学范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古筝的教育教学能够成为众多弘扬民族音乐渠道中的一种。同时也应该在这种新思路之上,使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中的古筝教育教学及其创作发展可以更好地获得技术创新,并实现其向信息化方向的对接与融合,比如,根据软件编写相关曲目,并通过信息技术使古筝与电脑之间能够实现连接,在技术创新之上完成对古筝发展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使其具备更为多样的表演形式与演奏形态,并获得更好的传播。另外可以借鉴对古典曲目音韵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一些关于诗词方面的新曲目创作,表达出“诗中有音乐、音乐中有诗之意境”。

三、结束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理念强化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对于本国、本族文化传统的关注与发展。在现阶段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中对于古筝的教学随着社会风潮的影响逐渐在增加;并且在东亚文化圈内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因而有必要在这基础之上,通过古筝教育教学这个路径增加、完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使其能够借助易学、易上手的古筝学习与演奏渠道将这种文化软实力输出到世界民族之林,扩大其演奏范围,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古筝的认知及演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晓瑜.民族乐器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6):91-92.

[2]朱丹.关于古筝商业化社会教育的调查报告与思考[J].艺术科技,2013,26(05):68-67.

[3]刘洋洋.浅谈民族类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教学[J].戏剧之家,2013(01):77-78.

猜你喜欢
古筝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美好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