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志敏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本文立足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结合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三方面探索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强调:“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1]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社会、高校及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本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基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结合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探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办高校的特殊性
近几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补充,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2]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从此,我国高等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共存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我国高校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上日程。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办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带动创新创业的模式,又不同于高职院校以技能带动创新创业的模式。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渗透创新创业知识。
民办高校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创业史。[3]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充,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松散到正规的过程。民办高校在创业初期所面临的压力、困境与如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民办高校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民办高校可通过传授、借鉴自身的创业经验和体会,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二、英语专业的特殊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英语专业大学生带来了契机。[4]网络信息爆炸,多元化信息大量融入,英语专业大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自身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资源。同时,网络学习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均设有英语专业,因此,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英语专业是2012年十大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之一。[5]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专业基础知识、英语学习平台等各方面与公办院校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民办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已成为既考研、就业、留学之后的第四条道路。
另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就业面较为狭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英语已不再是单一的专业,而是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了解和研究与英语相关的其他专业,以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三、英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实现创新创业的第一步。一方面,英语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行业前景、确定就业方向、寻找创业突破口的前提条件。通过社会实践,英语专业大学生可充分了解英语专业的就业现状,研究英语专业与其他行业的交叉应用,有利于实现英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
(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全国涌现出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提供展示平台。英语专业大学生应积极参加这类比赛,拓宽创新创业思维,打破常规,增加创新创业渠道。
(三)构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是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的便利条件。目前,很多高校已成功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交流机会。英语专业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平台,与其他专业学生沟通交流,寻找创新创业突破口,实现跨专业创新创业。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的自身优势,发挥英语专业特长,利用有效途径,努力实现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邵智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与突破[J].长春: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
[2]黄巍,唐友,佟明亮.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擦培养模式研究[J].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
[3]牛三平.民办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析——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4]马莉艳.“互联网+”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
[5]杨成松.民办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杭州:经贸实践,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