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明
摘 要:作为影响到国民生计的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开展十分重要,由于当前阶段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也就尤为突出。伴随着全国各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成功,不仅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实现了水资源集中利用,从而为国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基于此,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进行研究,将其为国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降低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一话题作为重点展开分析,就变得十分有必要。本文紧紧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探寻一条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道路,以达到对生态环境的零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平衡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当結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况、生态环境条件,进行综合权衡,并且利用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二者的共赢。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土地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土地也会受到施工的影响。这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会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而且不仅如此,搬运施工器材,处理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这些都会用到土地空间。假如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好这些建筑垃圾,会影响到周围土壤的质量,还会破坏附近的植物,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这样的话不但使得周围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减少,也能够产生一系列的河道淤塞以及河流不畅等情况的出现。
1.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范围较广,是一项较为系统性工程,目前部分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初期,缺乏对工程建设场地的考察,导致工程投入使用中对河道上游水流形成一种削减作用,降低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且随着水库容量不断孔虫,打破长期稳定持久的水体温度结构,而水体中大量水生生物以及微生物的存活与水体温度结构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一旦恒温结构产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水生植物以及各种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此外,一般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水库蓄水期,蓄水期间地下水位线呈上升趋势,达到丰水期时可淹没水库外围的土地资源,长期受到水分浸透,对土壤结构产生破坏,进而导致土地盐碱化以及沼泽化。
1.3对空气的影响
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运输车辆非常多,因此会排放大量的尾气,从而直接影响到空气的污染。同时运输过程重点的水泥、沙石土料、粉煤灰等都会直接污染到空气。另外在进行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材料的堆放问题,以及受到天气的影响,都会引发很多的扬灰尘,从而都直接影响到空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危害附近粮食作物的生长。
2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影响的有效途径
2.1提升环境承载力,加强生态保护力度
若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其首要前提是提升环境整体承载能力,进而有效改善整体生态环境。通常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对河道采取截流措施,以保障施工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道上下游的水文特征,一旦水文特征发生改变,对河道水体含量进行实施监测,做到河道充足的雨水量,进而有利于强化改善生态环境。另外部分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河道沿线的村庄及耕地,并做出相应补偿,为了能够降低此项开支,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展之前,应当对施工场地进行考察,以环境承载力为工程建设的基础要求,尽量选择人口较为稀疏的区域,不仅免去居民安置费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2.2土地整治和植物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时,对土地进行科学整治,同时对渣场、料场以及临时用地工程所占用的土地以及永久工程区恢复植被。对弃渣进行具体施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管理措施进行充分应用,这时将弃土置于渣场的上层位置,弃渣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对渣场进行改造,此后对渣场进行统一平整并堆放处理。针对临时用地以及永久工程区而言,空坪隙地需要对废渣、废料以及临时建筑进行清理和拆除,此后针对压实土进行适当的翻松处理和平整处理。对植物进行防护,并且对林草进行选择,主要原则在于“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对树草进行选择过程中,结合当地优良乡土树、草种作为主要内容。在相应厂坝区域和生活区域,对其实施专业的绿化专项设计,在对不同区域进行绿化过程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景区。在道路的两侧,按照要求种植行道树和绿篱,两边各种植一行。
2.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砂石骨料采用封闭式车辆进行装卸或在其上加盖遮挡物。2)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配备一些洒水车,对于一些容易产生灰尘的道路进行洒水,从而达到空气污染控制的目的。
2.4保留河流原本的自净能力
从生物类学科角度来讲,河流是作为一个拥有完整生态系统而存在的整体,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净能力,但是,该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强行增大需要自净的物质,必然会致使自净极限被越过,出现严重的河流污染现象。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排放的农业或工业废水就是致使期限被越过的主要元凶,为了根除这一隐患的存在,相关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废水排放,从根源上将工程施工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我国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5为水生生物提供繁殖和生存的环境
在进行生态水利建设时,应该对水利建设所在地的地貌和自然环境功能进行改进,同时进行科学的配置,从而建设一种互惠共存的水体生态系统,其中主要包括水、阳光、土壤、生物等因素。生态水利工程将河流中的河畔植物植被、河道、堤防、水流等结合成一个整体。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要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消极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对其消极影响进行针对性治理,引导水利工程建设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促使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今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晓红.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2]王越军,候怀欣,韩会军.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