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寿丽+张强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实践教育对策。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肤浅研究,尝试进行观点创新、研究视角创新,初步分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现状,探讨建立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模式,旨在为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教育;职业生涯
0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欠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凸现。一些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意识淡薄,大学生职业咨询、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辅导等体制还不完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缺乏,高校还没有建立一套与职业生涯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实践模式。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特别是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
我国基础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在我国就需要大学阶段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来填补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的空白,这一任务相当艰巨,而一些高校只是在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才进行,临时抱佛脚,大学生确定的职业目标就很难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
高校应该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教育,并将它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丰富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拓宽职业生涯教育途径。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一些学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高职院校的事情,部分学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专业化不足,缺乏对学生的全程指导,缺乏个性化的要求,辅导教材内容陈旧。
2.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脱节
首先,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现在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使大学生基本上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课程内容仍偏理论,资料和案例也偏陈旧,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学习方面,重目标设计而轻实践规划,没有把学生的规划与行动统一起来,实际效果不佳。
其次,职业技能培养与实践脱节。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定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准。现在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职业实践活动,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的实践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实践更是不多,这些客观现状都将大学生与外部的职业环境隔离开来,使其对职业环境不熟悉,同时职业技能相对欠缺。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在进入岗位后需要相当长的培训期和适应期,不但不能实现即刻上岗的目标,更不能为用人单位带来即时效益,于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于是大大减弱了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渴求,这无疑给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实践教育途径
高校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拓展工作思路,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教育形式,积极与社会合作,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践锻炼。
3.1建立职业生涯规划领导机构
高校要建立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工作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可以由主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的校領导、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就业中心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负责人组成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规章制度制定、政策出台、职业实践活动设计等宏观管理。同时高校可以尝试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组织体系,学校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委员会,院系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研组,学生成立职业生涯与发展协会社团,从而形成一个高校指导监督、院系协调管理、学生自我教育“三位一体”的指导组织体系。
3.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
由于大学生专业、年级、个性特征差异,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实施差异化管理,在四个年级群体的大学生中要开展形式、内容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个性化、全程化指导。
3.3 增加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课时
我国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同时,要增加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确保职业规划的实效性,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等,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能很快适应各种职业岗位要求,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
4结论
(1)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淡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脱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制不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少专业指导机构、人员和专职教师,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2)实践教育是检验职业规划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体系,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实现专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减少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选择时的盲目性,提高其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高校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积极与外界合作,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卢寿丽(1986—) 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 现任教于山东协和学院机电工程系,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