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总承包单位会将部分工程或部分劳务分包给分包商,充分发挥各个分包单位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而在风险管理理论中,分包是风险对策中风险转移的一种方法,但在使用工程分包转移风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引发新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对工程分包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分包;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在进行对外分包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会给总承包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对外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分包时,应该时刻警惕这些风险因素,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风险因素,总承包公司也应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1工程项目风险和工程分包的含义
1.1工程项目风险的含义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项目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中,其实际结果与预期的目标存在的差异以及发生的概率,也可以称作导致项目损失潜在的可能性。虽然在工程建设之前,会进行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以及设计和规划等,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所有的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
1.2工程分包的含义
工程分包具体指的是总承包单位将其所承包的部分工程建设任务分包给其他工程单位完成的活动。总包负责分包的管理,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工程分包也可以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如图1所示,1为总承包,2、3为专业分包,4、5为劳务分包。此外,在分包过程中,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总承包单位承包工程后,要承担关键性、整体性的工作,只能将一些非主体结构、非关键性的工程再次分包,通过分包的形式由其他工程单位建设完成。
2工程分包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分包商的资质问题
在进行分包时,总承包的单位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分包商,需要严格把控分包单位的资质,查看其是否具有承建该工程的资质。目前,我国违法转包和分包、挂靠资质等违法行为普遍存在,进而导致不合理的招投标行为,最终导致无效合同。在进行具体操作时,由于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资质审查程序不规范,资格审查不彻底,导致了部分工程项目分给不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甚至是没有经营执照的散乱群体,这就导致总包单位与分包商之间签订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就为分包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隐患,从而使总包单位面临风险。
2.2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高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由于其进入的门槛较低,大部分施工人员为农民工,但是农民工程的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根据有关规定,总包商要将工程分包给具有用工资格的分包单位,如果分包商不具备用工资格,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其主要责任应该由具备用工资格的发包方承担。
2.3分包合同订立不规范
建筑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吸纳了较多的劳动力,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借贷市场与劳务公司等紧密相连,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就业的同时也引发了建设工程合同的诉讼。建筑工程在分包过程中,会依法签订分包合同,其对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都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合同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的效益。但是在实际的分包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对分包合同中条款表述随意,对于违约的责任表达模糊不清,更没有明确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使总承包单位与分包企业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不利于合约的履行。
2.4分包工程质量监督问题
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建筑市场的约束,命令禁止违法分包行为,但是某些单位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工程项目转包给他人。在分包过程中,分包商成立项目部,安排人员来管理现场,负责工程的质量与工期。分包商将工程转包给他人后,通常指派一两个人到工地参与管理,施工方则由分包方负责,这就造成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完全由转包方决定,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与进度得不到有效控制。
3建筑企业工程分包风险应对措施
3.1审查分包资质,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
分包单位的资质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都是由分包单位来具体实施的,分包单位的资质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而且对风险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包单位时,要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此外,为了保证招投标的合理性,要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会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分包商、建筑设备供应商、监管主体等。在这复杂的关系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聯性,因此,在分包商选择中应将良好的信用、财务、合作关系等作为评价指标。在选择过程中,应综合这些指标,多层次考察,预选出满足要求的分包商。
3.2合同风险应对
在建筑工程进行分包过程中,要及时的规避合同的风险,合理的制定分包合同,在签订合同时要降低自身的风险,实现风险转移,同时还要明确规定分包单位的资质应该符合总承包单位的技术要求。此外,在建筑工程分包过程中,应针对具体的分包合同性质,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常用的为风险缓解、风险转移,以此来减少风险发生,避免损失。
3.3分包工程质量风险应对
承包商必须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形成质量意识,在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和标准,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分包单位质量风险应对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实现:第一,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的管理,尤其是施工材料,由专人进行采购,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现场抽样检测,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二,建立质量分包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全方位的规避建筑质量的风险。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使得工程项目分包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和完工提供了基础保障。因此,一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质量分包管理体系。
图2质量管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企业工程分包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由于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分包管理暴露出来了许多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审查分包资质,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合理的制定分包合同,建立质量分包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晓波.建筑企业工程分包风险管理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