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模式思考

2017-10-14 11:03王乾润
北方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模式

王乾润

摘 要: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享誉世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续谱新篇,新疆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捷报频传,现有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展望未来,对区域发展可操作的模式进行初步探析,对实现区域经济共振和惠及走廊沿线30多亿人,乃至世界和平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巴经济走廊 区域经贸合作 模式

中巴经济走廊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贯通南北丝路的关键枢纽,中国通往中亚、南亚、印度洋和阿拉伯地区最近的通道,与欧亚大陆桥联成网状陆路通道,与孟中印缅、中蒙俄等六大经济走廊构成“一带一路”经济合作联通大动脉。伴随公路、铁路、航空、油气管道、光缆电站覆盖的“五位一体”及“1+4”合作布局,走廊不仅发挥能源资源通道作用,而且区域经济共振,辐射欧亚甚至中东和非洲。

一、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新疆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现有模式与成就

中巴合作源远流长,从1951年两国建交,历经考验逐步发展成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并随着“一带一路”迈向深耕细作阶段,中巴经济走廊迎来新发展。新疆与巴基斯坦在贸易、投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各领域合作打开局面,新疆太阳能风电光伏、钢铁水泥、石油化工、通信电缆、灌溉农业、农牧林产品深加工、交通产业与巴基斯坦产能优势互补,产业合作空间很大;友好城市联结密切双方往来,现有的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问题。

(一)现有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

1.从整体看。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巴自由贸易协定;中巴自由贸易区;中国—亚欧博览会,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中国新疆喀什·南亚中亚商品交易会;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阿拉山口、喀什等11个综合保税区;奎屯等3个综合保税物流中心;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海尔—鲁巴经济区),巴基斯坦中国经济特区。实践中的贸易模式按产品分可分为:产品产业间和产业内两种贸易模式,由于新疆与巴旱作农业相似性,但产业要素和技术条件新疆相对优于巴方,双边产业内垂直贸易发展迅速。按所经历的阶段分可以分为:记账、易货、现钞、现汇及多元贸易模式。根据对外贸易方式,可以分为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贯穿新巴贸易始终。按具体实践模式还可分为:科学技术交流、技术项目带动投资、口岸依托型產品出口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国外产品展销会和对外援助等。

2.从个体看。以企业国际投融资模式的角度划分,有国际直接投资FDI,包含国际合资企业(股权式合营企业)、国际合作企业、国际独资企业,建立方式有“绿地投资”和并购;国际股权融资,包括直接上市融资IPO,间接上市融资即买壳上市或造壳上市,国际债券融资。

按照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模式有:出口进入模式,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合同进入模式,包括许可经营、合同制造、管理合同、技术协议、服务合同;投资进入模式即合资或独资。

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模式可以分为:母子公司、分公司、联络办事处,通过设立国际业务部、全球产品结构、全球型地区结构、全球职能结构、全球混合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实现国际化合作经营。服务业跨国公司还可以划分为非股权投资模式和股权投资模式,非股权投资是最广泛应用的模式。

从企业项目合作看,有BOT、BOOT,政府间有PPP等。当前流行的经贸合作模式还有互联网+国际贸易、互联网+智慧农业、B2B、B2C、C2C、O2O等。

(二) 所取得的成就

1.外贸领域合作回暖向好。1969年以前红旗拉普口岸尚未正式开放,中巴贸易主要是通过过境贸易和我国沿海一般贸易海运运输到巴基斯坦。1970年中巴两国签订边境贸易协议,两国开始边境贸易,贸易量小。1996—2006年,中巴双边贸易总额从9.6亿美元增加至52.5亿美元,年均增长19.5%,得益于《中国与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中巴塔什库尔干边民互市开市及《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2007年新疆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额4.1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新疆与巴基斯坦进出口贸易额锐减,又逢2009年新疆“七五”事件及2010年巴洪涝灾害,2011年、2012年贸易额继续波动,但随着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系列优惠政策出台,双边贸易形势向好。中巴贸易规模总体呈上升态势, 新巴外贸总额虽然有年度波动但回暖态势不变。

巴海鲜在中国市场需求较旺,几乎98%通过海运入中国,与红其拉甫口岸的贸易额只占中巴贸易的2%。但是,随着喀喇昆仑公路全线贯通,中巴陆路贸易、中国和南亚、西亚贸易通道打开。2017年2月,印度洋海鲜从瓜达尔港启运至红其拉甫海关入喀什畅销乌市、北上广,新巴外贸更加活跃。

2.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投资贸易在双边贸易中占比较大。由于巴经济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巴国内对中巴经济走廊开发认同程度不一,法律和制度不够健全,加之恐怖袭击,新疆对巴投资风险大、收益不可测;投资贸易中占比较大的为服装制造与轻工产品,如鞋帽服装、电子及通讯产品、大型机械设备等,由内地生产经新疆转口贸易,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换,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向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转化,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3.项目合作进展良好。新疆与巴在公路、铁路、太阳能风电光伏产业、通信网络、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航空机场建设等项目落地实施,以满足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需求为主,带来就业岗位并惠及沿线人民。

较之民间合作,项目合作以政府间合作为主,地区性大中型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还没发挥出太大作用,双边贸易活动期待新提升。而以特变电工和宇飞海洋科技(瓜达尔)渔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开始活跃在巴市场。另外,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特区成为推进走廊经贸合作的主力,合作项目涉及政治、金融、科学教育、医疗卫生、通信航空、能源等。endprint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下新疆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收获颇丰,但着眼未来仍显不足。由于新疆长期处于贸易顺差,贸易不平衡问题需要解决;新疆在巴基斯坦对外贸易的地位仍有上升空间;深挖国际贸易潜力,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合作模式尚待突破与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很大。

二、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新疆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展望

“走廊以新疆为核心区向北可以辐射俄罗斯和蒙古国、向西辐射中亚五国、向南辐射南亚、阿拉伯地区,向东辐射‘陕甘青经济圈,乃至京、沪等可举全国之力带动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西部、青海南部、西藏的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南缘等欠发达地带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西部地区与印度洋之间形成一条国际战略性交通主通道和条状经济带。”未来,中巴经济走廊将形成丝路经济带上以新疆为核心区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区域经济辐射共振的经济联通合作大格局,区域经贸合作也出现新特点和趋势,值得探讨:

(一)区域经贸合作有效的带动产业转移和升级

由于经济技术水平、要素禀赋等原因,新疆与巴基斯坦经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国际化趋势不可避免,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结构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转变或优化。经济全球化和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必推动新疆与巴基斯坦贸易投资、项目、产业要素、技术交流等全方位合作,有效带动中国东西产业联动和产业梯度转移到巴基斯坦,新疆扶贫开发、产业转型升级幅度将有新进展。

(二)区域产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亟待提升

由于当前新疆南北疆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南疆生产和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中巴经济走廊区域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短窄薄,上下游环节割裂,新疆与巴基斯坦产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从长远看,巴基斯坦是南亚新兴市场一部分,处于亚欧大陆及阿拉伯地区交汇处,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矿产密集,耕地资源丰富,又有通往中亚、南亚、印度洋和阿拉伯地区的优良港口瓜达尔港和卡拉奇港,新疆与巴基斯坦基于资源禀赋、产业链分工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巴基斯坦海洋渔业、棉花、羊毛、宝石、海上旅游资源与新疆清真食品加工、水产深加工、特色农林牧、矿产精深加工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潜力不可估量。

(三)新出台的产业政策保障区域产业合作长期发展

新疆加快建设能源通道、交通通道、信息通道;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和“十大进出口产业聚集区”——机械装备、轻工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建材产品、化工产品、金属制品、信息服务业出口加工及进口油气资源、进口矿产品、进口农林牧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促进新疆扶贫开发和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带动形成区域性产业合作集聚效应,以新疆为核心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模式将不断充实发展。

(四)搭建区域经贸合作的支撑平台

“打造一核九区多节点”的商贸物流中心。“一核”是发挥乌鲁木齐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产业优势和带动作用,打造环乌鲁木齐商贸物流核心圈,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项目已启动;“九區”是重点建设喀什—克州、伊犁—博州、克拉玛依—奎屯—乌苏、库尔勒、哈密、阿勒泰—北屯、塔城、阿克苏、和田等九大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多节点”是重点依托具备一定区位交通条件及特色产业优势的重点城镇,培育和建设一批商贸物流节点,形成多点支撑体系。新疆构建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业联动和经济利益共同体的支撑平台,还将搭建国际商品交易展示体系、现代物流服务组织体系、电子商务创新应用体系、国际口岸开放发展等六大体系,支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为走廊区域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五)跨国公司主导产业价值向“微笑曲线”高端攀升,成为引领走廊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抢占国际新能源板块产业链高端,承接巴基斯坦光伏电站项目,大力开拓国际化市场。中国宇飞海洋科技(瓜达尔)有限公司培育产业一条龙,打造瓜达尔港最大的渔业中心,建立集海产品冷冻车间及深加工车间、海水淡化厂、制冰厂、包装厂和海洋科技研发中心为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未来,新疆的跨国企业将有实力集中优势资源,以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装备和优质的服务参与巴国新能源、医药、交通领域内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工程。新疆正在加快实现产业升级的步伐,从传统的土地、能源为要素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化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集约化生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向 “微笑曲线”两端攀升,成为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增长点。

三、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深化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的模式选择

“中巴经济走廊本质是以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和国家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和点轴经济系统。”随着“一带一路”深入人心,新疆地缘政治经济优势逐步显现,以往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略显不足,应培育适应性更强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

(一)从区域开发模式看

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可借鉴的模式有梯度推移的地域开发模式、城市群开发模式、点轴开发式、加工贸易模式和生产地域综合体模式。

(二)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看

借鉴优惠贸易安排和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从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观之边境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济合作区模式;适用型模式主要有:境外工业园区、进出口基地型、合资共建型、国际贸易市场、国际产品贸易合作社、互联网+、合同进入跨国公司模式。区域及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地区间促进经济增长、投资及贸易合作的方式,区域间形成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货币的联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增长、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取得了成功,也为欧亚带来了和平与发展,为中巴经济走廊经贸合作提供了现实参考。

(三)从产业分工互补性合作看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资金、技术、资源禀赋、劳动力等要素不断更新,产业分工和产业链呈现动态的组合和变化,替代型合作模式出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国际分工协作加剧产业转型和升级,新疆与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区域产业合作表现出产业链条短链甚至断链,产业结构弊端,产业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比较低,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局限于中低端环节,产业附加值亟待提高,必须加强区域和国家间的合作推动两国产业链升级,提高走廊区域经济在全球产业价值中的份额。新疆与巴基斯坦基于产业要素互补性合作也有发展空间:劳动密集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互补性合作,依托兵团集约高效生态化的设施农业,领先的农机技术装备和专业生产技术,与巴基斯坦发展精准农业和粗放型农业互补性合作,发展互联网+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模式。

产业分工的产业链互补性合作模式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也极具现实意义。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链分工互补性合作有利于资源要素禀赋的合理配置,有效降低区域经贸合作的成本;模块化的产业链分工互补合作可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国际协同;三次产业融合也为中巴经济走廊农业产业合作打开一扇新门。

(四)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看

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新疆与中亚的经贸合作已经打开局面,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能源、军事等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可以借鉴上海合作组织成功经验,构建以新疆为核心区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中巴经济走廊区域产业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程云洁.“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提升中巴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 2015,(2).

[2]马海霞,奥布力·塔力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新疆发展的影响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 2016,(1).

[3]闫海龙.关于扩展中巴经济走廊国内段空间范围的思考[J].决策咨询, 2016,(6).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