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彬
公路滑坡加固预应力锚索受力分析研究
陈 彬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610000)
针对公路滑坡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措施,结合实例,在明确滑坡地质特性与危害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预应力锚索的作用机理和受力状态,旨在为切实做好公路滑坡加固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公路滑坡;滑坡加固;预应力锚索;受力分析
公路滑坡段的存在严重威胁行车安全,虽然投入大量成本进行修复与保通,但泥石流、落石与崩塌等灾害依然时有发生,导致滑坡成为限制交通事业发展主要瓶颈之一。由此可见,采取有效的滑坡加固技术提高滑坡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为确保加固措施有效性,还需分析、掌握加固受力状况。对此,本文结合公路滑坡实例,围绕其地质特性与危害,研究锚索加固受力,具体内容如下。
1.1地质特性
某滑坡群变形体以成群形式分布,根据野外勘查,在长度为3km的区域中,共存在滑坡30处,其中,已造成实际病害的有6处。现将具有一定代表性2号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质特性进行分析:此滑坡分布于堆积物厚度较大的区域,由于堆积物的力学性质偏差,因此由其形成的边坡稳定性也较差;滑坡分布于公路周边斜坡的中部及下部,除遭受水体切割作用,该区域还是径流活跃带。
1.2滑坡危害
(1)坍塌。滑坡在开始滑动以后,会形成高度为200m左右的侧壁与后壁,坡度可达50°以上,加之受到降水与地下水的作用,冲洪积土无法保持边坡原外形,进而造成坍塌。
(3)泥石流。滑坡在开始滑动以后,滑体物质不断分解,加之受到降雨作用影响,导致坡体表面达到饱水状态,此时地下水的切割与侵蚀作用加剧,促使泥石流危害产生。目前,在滑体的表面已经形成了冲沟,其最大深度可达30m。在冲沟的两边与沟头处,还存在很多坍塌体,雨季时冲沟泥石流时常发生。
2.1计算原理
对于岩土介质而言,弹塑性为瞬时特征主要表现。在土体承受载荷增至某量级后,岩土介质必将产生变形[1]。变形产生后,岩土体还将发生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变化。根据相关理论可得,基于变形条件的岩土体应力和应变主要保持以下关系:
式(1)中,l代表加载准则,如果l>0,则h(l)=0;如果l≤0,则h(l)=1。[De]代表弹性矩阵。[DP]代表塑性矩阵。
在不考虑岩土体自身硬化特性以后,可对应变进行简化。同时采取塑性势函数实施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2)中,H代表硬化函数;Q代表塑性势函数;f代表屈服函数。f在上式中主要使用摩尔库伦屈服法则,摩尔库伦屈服法则表达式为:
水利非税收入是水利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来源,2011年,辽宁省市县水利非税收入36.4亿元,其中19.8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使用率仅为54.4%。
表1 滑面计算参数取值
2.2计算基本假设
(1)在断面上随机选取宽度为1.0m的岩土条,将其作为计算分析断面,不考虑两则磨阻影响。
(2)认为滑坡体和填充体均为各项同性的均质、连续介质。
2.3计算参数
定量计算与推力评估过程中,需重点考虑抗剪强度参数。实际情况根据测量数据实施对比与分析,以此选取最佳参数。一般而言,块体滑坡可分成三大部分,即为主滑段、抗滑段和牵引段。对此,应按照不同滑坡段对应的强度特性参数开展计算。
2.4锚索加固作用分析
计算二维有限元时,可对锚索使用锚杆、梁进行模拟。锚杆主要承受拉力,如果滑坡滑动面与锚杆之间的角度较小,则锚杆主要起到降低滑动力的作用。相反,如果滑坡滑动面与锚杆之间的角度较大,则起到增大抗滑力作用[2]。
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地形地势、滑坡滑动面频繁起伏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很难保证所有锚索与滑坡滑动面都保持最佳夹角。基于此,锚索除拉力外,还存在一定剪力与弯矩。对此,若依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计算,将造成很大的偏差。
为验证以上推理,选定一处典型端面实施对比计算。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若按锚杆单元计算,则下部锚索将存在拉力作用,中部锚索不受力,上部锚索部分受力;若按梁单元计算,则除了存在轴向力,还涉及弯矩与剪力,这一现象在潜在滑动面的周围更为明显,说明采用梁单元计算较为合理。由此可见,实际计算中将锚索看作梁单元更为合理。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得:
(1)锚索上存在剪切力、弯矩与轴向力,受力条件复杂。
(2)填土、挡板与锚索一同进行施工时,锚索和挡板之间的接触面会产生一定剪力,并在填土的底层产生剪力;为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应采取“先填后锚”方法,所以相关人员要对施工顺序给予足够重视[3]。
(3)先对锚板与填土进行施工,然后再进行锚索施工。在这一施工模式下,锚索剪力与拉力不会超出标准设计值。
(4)由于未能对锚索预应力实施模拟,所以轴力计算结果和实际相比普遍较小,而弯矩与剪力则偏大。
滑坡锚固效果与滑坡稳定性息息相关,借助有限元方法能对滑坡的锚索加固实施全面分析和计算。为便于计算,确保计算准确性,可采用梁单元计算取代锚杆单元计算,通过计算可知:梁单元计算能更好的满足受力特性,也更贴近工程实际。与此同时,还将滑坡的内部应力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锚索加固机理、效应和成果,得出切实有效的加固方式。从实际效果看,本滑坡所用锚索加固系统合理可行,可为类似滑坡提供借鉴和参考。
[1]刘聪,冷艳秋,胡高社,毛彦龙,董秀坤.川藏公路滑坡加固预应力锚索受力分析研究[J].灾害学,2014,10(01):25-29.
[2]戴自航,石金华,卢才金.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滑坡的稳定性数值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11(03):9-16.
[3]欧阳旭.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和锚索-抗滑桩联合加固技术在高速公路滑坡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建筑,2015,11(02):122-124.
U45
B
1007-6344(2017)03-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