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婉
刘益谦:收藏最终就是美的诱惑
□ 贝婉
在刘益谦的私人美术馆里,他的藏品总是能让观者兴奋,这让其非常满足。他希望社会各界可以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美术馆,审视他的藏品,他说:“看我的美术馆藏品会碰到学术上的问题,大家都希望用一种学术的方式来进行探讨。但是,我不希望看到歇斯底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拿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美术馆藏品才有活力。”
“每一次出国看展览,我都很纠结,人家博物馆里的人多得就像我们的超市里一样。我们现在周末更多的人去超市,去看艺术展的还是少数。可是在国外,美术馆里的人多极了,这是最让人感慨的地方。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中,失去的是精神领域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很浮躁。”他认为,现在国内的艺术品收藏还是属于小众群体,只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把收藏归类为理财的一部分,所以才会呈现出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艺术品的假象。而十几年前大家竞买艺术品的时候,不可能有这么多记者。现在大家都开始关心了,老百姓也从财富增长的角度来关心。当然,这里面本身也有艺术品的魅力所在。如果从收藏角度来说,人的一生,收藏的东西价值总体是往下的,不可能有一千年的收藏。这个过程中间,不管是一些艺术商品也好,艺术精品也罢,都有一种收藏的功利在里面。
其实,普通老百姓在解决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收藏来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因为,艺术品本身能给你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甚至会让你的心灵感觉到安静。这是一种人类共识。虽然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人类情感中美好的东西。毕竟,美的感觉是相通的。
现在,普通老百姓来美术馆很少是真正欣赏作品的,他们关心的还是价格。现实中,价格和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很高,标价两万块钱,而边上另外一件艺术品没多大艺术价值,但标价两百万,绝大多数人都会看“两百万”,普通观众就是这种心态。但美术馆不能这样。美术馆承载的是艺术品教育、发扬文化的功能,不能用价格来衡量。
感慨自己走过的日子,刘益谦依然没有炫耀的大话。他说:“其实我感觉人活得要真实一点,年轻的时候我也很累的。现在人到中年了,回过头来感到有点迷茫:我们这样追逐利益的目的是什么?到现在我都没有弄明白。”他认为,收藏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认为艺术品有价值,所以我不愿意去收藏。因为,我首先是用投资的心态去把握投机的机会。第二个阶段,我认为艺术品有价值,就要去收藏。在收藏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甚至享受到了这种艺术品升值带来的快感。同时享受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快感;第三个阶段,是我把收藏的作品公开放在美术馆里,让更多的人去分享,这使我有种更高的满足感。”
刘益谦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业收藏者,而只是向往对美的东西的拥有。确实,不管哪类艺术品,美对人的诱惑是永远存在的。收藏的最终,其实就是美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