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投资是场马拉松,跑完全程才算胜利

2010-06-23 00:54
中国商人 2010年6期
关键词:刘益谦豫园认购证

一年斥资12亿,只为收藏

2009年11月11日,北京翰海15周年庆典拍卖会宫廷专场,“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亮相,起拍价1200万元人民币。

这是本场拍卖会上估价最高的一件拍品,拍卖开始之前,很多人已将目光锁定在这个高不到40厘米的瓶子上。拍卖场上,举牌迭起,价格迅速翻倍,刘益谦一直暗中观察不为所动。等到拍卖师喊出5700万元的价格时,刘益谦第一次举牌,叫价5900万元。此时,现场只剩下一位电话竞投的人与刘益谦争锋。

经过数十个回合的加价,最终,电话竞投者放弃竞买,刘益谦以8244万元拿下“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创下了国内瓷瓶成交的拍卖记录。

这已经不是刘益谦2009年的第一次竞买。同年5月29日晚上11点,北京亚洲大酒店,保利春季拍卖会已经进行了4个多小时,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压轴出场。历经宋、明、清宫廷收藏,画上有多枚皇帝印鉴,价值不言而喻。

价格从起拍价399万元轻松突破4100万元后,坐在第一排的刘益谦告诉拍卖师,只要对手出价,就给自己加5万元,然后就起身出去抽烟了。

夜里12点20分左右,当价格叫到4460万元时,刘益谦推门而入,自报加价50万元。拍卖师三遍询问之后无人回应,一声锤响,此画成交,现场想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刘益谦惊讶地站起来:“啊?敲给我啦?我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呢!”加上12%的拍卖佣金,刘益谦以6171.2万元拥有了这幅真贵的《写生珍禽图》。后来他说,本来他打算用1个亿买回这件国宝的。

仅2009年一年,刘益谦用来购买艺术品的资金就超过了12亿,甚至有人说,2009年保利春拍是“一个人的春拍”。这话并非空穴来风,2009保利春拍总成交额3.64亿元,刘益谦一人购买量就占了成交额近一半,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

近几年来,刘益谦每天投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资金都在亿元以上,这让他成为收藏市场上令人关注的重量级人物。至于的藏品究竟有多少,价值有多高,刘益谦没有透露过,他只是说:“除了故宫、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之外,我的古代书画是其他博物馆没办法比的。”

走进刘益谦位于上海浦东的的别墅,你会发现几乎近年来国内各大拍卖公司推出的珍品都被他搜刮至家中。清宫廷皇家收藏著录《石渠宝笈》中记载的珍品,刘益谦有三十多幅,清初“四王”的作品,刘益谦藏有“三王”,并一直遗憾于“这么多年没在拍卖场看见王时敏的珍品,否则就齐全。”客厅中悬挂的是刘益谦上世纪90年代以200多万元买下陈逸飞的《提琴手》,夹道中、客厅边角堆满了各种油画、雕塑……

刘益谦的收藏,目前还未卖出去过一件,而他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也近乎了如指掌。“像齐白石的小虾米,两年前卖20万一幅,现在都50多万了。而我买的那些瓷器,每年涨幅都在20%左右。”怎么处置自己数不清的财富?“我还年轻,远未到总结的时候。”

在浦东某处的繁华地段,8300平方米的私人博物馆正在建造中,这是刘益谦夫妇的下一步目标。“我们一定会赔钱。”对于国内私人美术馆的经营现状,刘益谦的夫人王薇已有心理准备,“可能每年赔100万元或者赔300万元,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开源节流。”

一个精明的职业投资人

熟悉刘益谦的人,都叫他“毛毛”,在毛毛的妻子王薇看来,丈夫显然太聪敏了。今年47岁的刘益谦,从未受过任何专业的金融培训,也拒绝承认自己钻研过股票知识,却从未错过中国证券市场任何一次暴富的机会。

刘益谦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初二开始就帮着舅舅做皮具生意,手工做一个人造革手提包可以挣1块钱。慢慢地,皮具生意外包给了别人,每天赚100块钱在刘益谦看来是小意思。

20岁时,刘益谦在豫园商城租下了一个小铺面,经营小百货。这之后,刘益谦还开过两年出租车。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在上海起步,在一个对股票和股市还缺乏理性认识的年代,人们疯狂的致富欲望与不合常理的股市淘金观念制造了大量暴富的神话,刘益谦就是其中的一员。

1990年,豫园商场发行股票,由于刘益谦拥有豫园商城城隍庙市场的铺面,他对豫园商城很有信心。于是,他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了100股豫园商城的股票。在豫园商场城股票以失去理性的疯狂势头一路狂涨中,刘益谦竟能冒着巨大的风险一直持有。一年后,刘益谦以每股1万元的天价卖出,净赚100万元。

这是刘益谦第一次与证券市场的亲密接触。如果说第一次投资有更多运气成分的话,那么1年后的刘益谦则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职业投资人的精明。

1992年上海证券市场的股票认购证演绎了当年最激动人心的造富故事。当时,大多数人参与者希望通过炒作赚取差价,而刘益谦计算后发现,股票认购证的中签率为10%左右,中签后其价格会超出成本很多。“成本30元一张的股票认购证平均以6000元 卖出,大概翻了20倍。”刘益谦说。

1993年,刘益谦在继续炒作认购证的同时,开始涉足股票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那年底,新疆某公司发行了一种认购证,凭认购证可以认购买该公司次年发行的新股,刘益谦一下子投入了300多万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94年认购证发行制度被取消,刘益谦损失了98%。

而另外一劫则来自于传说中的1995年“3·27国债”。2003年4月某财经媒体曾有如下记载:“谈起3·27国债期货战惊心动魄的往事,刘益谦至今依然是心有余悸。他说:‘当时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一起在海通证券做空327国债,海通的交易席位就在我的边上,当时我们都说好要坚决做空。下午1点半,我忽然觉得行情不妙。于是,我叫上我的搭档,借口上厕所出去了一下。在交易室外面,我和搭档商量了3分钟,立刻决定空翻多。就是这个灵光一现的决定,让我死里逃生。’”

在此后的转配股,新股认购中,刘益谦都把握住了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机会,积累了数亿财富。资本市场上的摸爬滚打使刘益谦很快发现新的阵地,而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做个人投资者了。2000年初,刘益谦成立了后来闻名中国资本市场的“上海新理益投资”。

投资机会永远是平等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耐心

关于新理益,刘益谦说,这个名称三个字中的“益”除了与他本人的名字吻合外,也有“运用新的投资理念获取收益”的意思。对于刘益谦而言,他的确是把这一理念用到了极致。

2000年10月13日,新理益通过竞拍方式获得琼能源952万股法人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内,新理益频频出手,以受让或竞拍的方式先后进入北大车行、河北华玉、百科药业、安琪酵母、威达医械等上市公司的股东行列。

低成本介入,大手笔投资,然后静待升值,刘益谦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经验为新理益的运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敏税的嗅觉。他把握住了机会,财源滚滚而来。当市场中人士惊叹法人股是“中国股市最后一座金矿”时,新理益已将十几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纳入囊中,先后进入10多家上市公司前10大股东之列。

2002年12月,“新理益”又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北“百科药业(现为天茂集团)”约20%的国有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刘益谦也第一次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刘益谦把这次行动称为“在实业经营中的一次尝试”。而在此之前,“新理益”进入前10大股东的上市公司有12家,但没有一家是第一大股东,刘益谦对此的解释是:“当时我们不愿在公司管理上牵涉太深,因为企业管理非我所长。”对这些低价介入的上市公司,刘益谦的计划是“长线投资,持有10年以上”。

刘益谦认为:“长线投资考验的是耐心,一旦选准公司,要耐得住寂寞。我们现已基本不再受让法人股,”刘益谦说,“很多好的上市公司,高管都想做MBO,不愿转让股份,转让的则质量都不高。”

2005年,也就是股改元年,新理益已成为“集金融投资、医药化工及房地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总资产超过20亿元。但这并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焦点在于刘益谦终于可以志得意满地做出如下总结:“全世界股票没有流通和不流通的区别,中国的法人股最终是要流通,早晚都要解决。我看到它的差价,看到它的风险边际。很多人都认为法人股要放三年五年,心态浮躁不肯买。现在有人说‘哎哟,你获利太多了’,其实投资机会是永远公平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耐心。”

2009年,刘益谦将投资目标瞄准了定向增发。连番大手笔的增发投资,刘益谦并没有完全动用自有资金他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将定向增发股票质押给信托的方式,获取新的现金流。曾被200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重点关注的刘益谦,过去一年的表现颇引人瞩目。

自2009年6月以16.8亿元购得京东方A 7亿股增发股开始,刘益谦在定向增发上就一发不可收。去年7—12月,他先后参与了保利地产、首开股份、金地集团、浦发银行、中体产业、东方电气、华电国际和高鸿股份等公司的定向增发,共耗资约60亿元,俨然由“法人股大王”变身为“增发股大王”。

而近期,关于刘益谦最大的热点莫过于闹得沸沸扬扬的“刘益谦增发地产股亏损5.84亿元”的新闻。对此,刘益谦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房地产股浮亏比较大说明自己当时的确过于乐观,不过目前还未到解禁期,最终盈亏现在仍难下定论。此外,其他定向增发股还有较大浮盈,完全能够覆盖地产股上的浮亏。

在刘益谦看来,投资不是跑一百米,而是跑马拉松,承受自己能够承受得起风险,跑完全程才是胜利。

猜你喜欢
刘益谦豫园认购证
1993年你买认购证了吗
古典园林美学层级结构模型
江南园林设计中的“海绵智慧”
险资股跑输大市
腾讯认购证资金流入显著
港股交投突破2007年高峰创纪录
刘益谦 一掷千金
刘益谦 另类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