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徐州博物馆 新沂市博物馆
江苏新沂钓台遗址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徐州博物馆 新沂市博物馆
钓台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市双塘镇钓台村东钓台自然村西北。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新沂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钓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西周早中期房址2座、墓葬2座,汉代沟1条,以及大量陶器、石器、铜器、骨器等。其中F2平面呈长方形,带有柱洞和基槽;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基本朝东,随葬品为鬲、罐组合。沂沭河下游地区有关商周时期的考古工作很少,钓台遗址的发现为这一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新沂 钓台遗址 西周 西汉
钓台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市双塘镇钓台村东钓台自然村西北的土墩上,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4°22 11.21 ,东经118°28 55.18(图一;彩插四︰1)。该遗址发现于1991年,为新沂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确定遗址的准确范围,推动新沂及周边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工作,确定文化面貌和归属,收集商周中心区以东的基础资料,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新沂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钓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经过勘探,确定遗址面积近2万平方米,墩体南半部已被破坏至生土,遗址范围延伸至墩体以东、以南各约50米。此次发掘以第一象限统一布方,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在高出周围地表约3米的墩体上,布方10个,编号T1620—T1624、T1722—T1724、T1823、T1923;在墩体之东,布方7个,编号T2218—T2224;在墩体之南,布方4个,编号T1510、T1611、T1812、T1912(图二)。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钓台遗址位置示意图
以T1620西南角为基点,海拔高度为33.9米。地层统一编号,直接叠压的层位以数字表示,并列无叠压关系的层位附加英文字母表示(墩体之上地层后加A,墩体之东地层后加B,墩体之南地层后加C),以探方T1723、T1724西壁剖面,T2220北壁剖面为例介绍如下(图三、图四)。
第1层:深灰褐色土,土质疏松,遍布全部发掘区。深0.1~0.2、厚0.2~0.25米。为现代耕土层。
第2层:灰褐色土,夹杂烧土颗粒,土质稍硬,遍布全部发掘区。深0.4~0.65、厚0.8~1.25米。包含大量陶片,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素面为主,少量绳纹。出土板瓦、罐、豆、钵、杯、盆、纺轮、拍、盒、半两钱、镞、削等遗物,为汉代文化层。本层下开口G1。
第3A层:黄灰色土夹烧土块,土质较硬。本层主要位于墩体之上,叠压第4A层。深1.1~1.45、厚0.37~0.55米。包含陶片等,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素面、绳纹各占一半左右。出土罐、豆、钵、盆、纺轮、拍、镞、削等遗物,为汉代文化层。
第3B层:灰黑色土,土质较粘。本层主要位于墩体之东,叠压第4B层。深1~1.15、厚0~0.5米。包含少量陶片,均为夹砂陶;素面为主,少量绳纹。可辨器形有盆、豆、罐、盒、钵等,为汉代文化层。
图二//钓台遗址遗迹平面分布图
第3C层:灰黄色土,土质稍硬。本层主要位于墩体之南,叠压第4C层。深1.9~2.05、厚0.7~1.05米。包含少量陶片,均为夹砂陶;素面为主,少量绳纹。可辨器形有盆、盘、罐等,为汉代文化层。
第4A层:黄土,土质较硬。本层主要位于墩体之上,叠压第5层。深1.65~1.95、厚0.25~0.95米。包含大量陶片,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以绳纹为主,少量弦纹、素面。出土鬲、豆、盘、纺轮、砺石、锥、拍、坠等遗物,为西周文化层。本层下开口M1、M2。
第4B层:深灰色粘土,土质较硬。本层主要位于墩体之东,其下为生土。深0.93~1.65、厚 0.82~1.25米。包含少量陶片,均为夹砂陶;素面为主,少量绳纹。可辨器形有盆、豆、罐、陶拍、纺轮等,为汉代文化层。
第4C层:灰黑色土,土质较硬。本层主要位于墩体之南,其下为生土。深1.55~1.65、厚0.45~0.55米。包含少量陶片,均为夹砂陶;素面为主,少量绳纹。可辨器形有盆、盘、罐、盒等,为汉代文化层。
第5层:黄灰夹杂色土,土质粘硬。本层主要位于墩体之上,叠压第6层。深2.25~2.85、厚0.45~1.1米。包含大量陶片,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少量素面、弦纹。出土鬲、钵、豆、罐、簋、纺轮、锛、簪等遗物,为西周文化层。本层下开口F2、F3。
第6层:黄灰土。土质较硬。仅在T1823发掘,其他探方没有发掘,包含少量陶片,夹砂陶为主。
6层、4B层、4C层下为生土。
综上,墩体之上为汉代和西周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墩体之东、南为汉代文化遗存。
图三//T1723、T1724西壁剖面
图四//T2220北壁剖面
图五//F2平、剖面图
1.房址
2处。
图六//F3平、剖面图
F2 分布于 T1623、T1624、T1722、T1723、T1724,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房址平面呈长方形,揭露部分长约10.5、宽约8.5米。方向约136°。发现 2处基槽,编号JC1、JC2。JC1宽0.22~0.55、深约0.55米;JC2宽约0.37~2.05、深 约 0.4~0.65米。发现19个柱洞,编号Z1—Z19。其 中 ,Z1—Z7、Z9—Z18近 圆 形 ,直 径0.15~0.65、深 0.2~0.5米;Z8、Z19近椭圆形,长 径0.8~1、短径 0.55、深 0.75~0.8米。基槽内为灰黄色填土夹褐色斑,含烧土颗粒和炭屑,土质较疏松;出土3件器物,1件砺石,2件陶鬲。柱洞内为灰黄夹杂色填土,含较多烧土颗粒和炭屑,土质疏松。柱洞部分柱芯痕迹明显(图五;彩插四︰2)。
F3 分布于T1621和T1622,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仅发现4个柱洞,编号Z1—Z4,未发现其他建筑。柱洞近圆形,直径0.35~0.7、深0.55~0.68米。柱洞内为灰黄夹杂色填土,含较多烧土颗粒和炭屑,土质疏松(图六;彩插四︰3)。
2.墓葬
2座。
M1 位于T1624北部,开口于④A层下,打破⑤层。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灰黄夹杂色花土,土质疏松。墓向94°。长2.15、宽0.68、深0.29米。发现人骨一具,可见头骨、椎骨、肋骨、盆骨、肢骨等,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随葬1件铜镞,位于盆骨旁(图七;彩插四︰4)。
M2 位于T1624西南部、T1623西北部,开口于④A层下,打破⑤层。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灰黄夹杂色花土,土质疏松。墓向118°。长2.53、宽1.11、深0.81米。发现人骨一具,可见头骨、盆骨、肢骨等,为侧身葬,头向东偏南。随葬2件陶器,陶鬲、陶罐各1件,位于墓室西南角(图八;彩插四︰5)。
1.陶器
图七//M1平、剖面图
图八//M2平、剖面图
以夹砂陶为主,器形有鬲、豆、钵、罐、簋、盆、模型杯、拍、纺轮、饼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少量弦纹。
鬲 10件。修复4件。夹砂灰褐陶。手制。饰绳纹。根据肩部特征分为二型。
A型 弧肩。F2JC1︰2,侈口,口内侧有捏制痕。卷沿,沿上角大于60°,弧敞腹,弧裆,矮实足尖。除口部外通体饰绳纹。口径14.5、高14.8、裆高4.8、足间距15厘米(图九︰1;彩插五︰1)。M2︰1,口沿单制,捏加于腹上。弧折口,沿上角小于30°,方唇,沿面平,微鼓腹,弧裆,微瘪,小实足根。除口部外通体饰绳纹。口径16.7、高15.8厘米(图九︰2;彩插五︰2)。T1722④A︰3,侈口,卷沿,沿上角小于30°,沿面外侧微凹,圆唇,弧鼓腹,弧裆,裆部微瘪,三袋足,矮实足尖。除口部外通体饰绳纹。口径13.5、裆高3.8、高14.2、足间距11.6厘米(图九︰3;彩插五︰3)。
B型 折肩。T1724④A︰8,侈口,卷沿,方唇,矮领,肩微折,弧腹,弧裆,裆部微瘪,三袋足,矮实足尖。折肩以下饰绳纹。口径16、裆高4、高13.6、足间距11厘米(图九︰4;彩插五︰4)。
豆 5件。T1624⑤︰14,夹砂黑陶。手制。弧敞口,平沿,内收小圆唇,弧收腹,下残。口径14、残高4.2厘米(图九︰5)。T1723⑤︰11,夹砂黑陶。手制。弧敞口,宽方唇,弧腹,细把,下残。口径15、残高6厘米(图九︰6)。T1724④A︰12,夹砂黑陶。轮制。敞口,圆唇,弧敞腹,下部折收,圈足残。口径15、残高5.4厘米(图九︰7)。
钵 2件。T1722⑤︰13,夹砂黑陶。手制。弧敛口,圆唇,鼓腹弧收,平底。除口部外通体饰绳纹。口径17、底径8.5、高9.8厘米(图九︰8)。
盆 6件。T1623⑤︰12,夹砂灰陶。轮制。侈口,折沿,圆唇,弧鼓腹,下残。口径25、残高6.8厘米(图一〇︰1)。T1723⑤︰12,夹砂灰褐陶。手制。侈口,卷沿,方唇,弧腹,下残。腹部饰绳纹。口径29、残高9.5厘米(图一〇︰2)。T1723⑤︰10,夹砂灰褐陶。手制。直口微敛,方唇,弧腹,下残。腹部饰绳纹。口径35、残高8.4厘米(图一〇︰3)。T1724⑤︰11,夹砂黑陶。轮制。直口微敛,方唇,弧收腹,下残。腹部饰绳纹。口径27、残高6.4厘米(图一〇︰4)。T1722④A︰17,夹砂灰陶。轮制。侈口,卷沿,方唇,沿面外侧有平台,弧折腹,下残。口部及腹部饰绳纹。口径26、残高7.6厘米(图一〇︰5)。T1724④A︰13,夹砂灰褐陶,轮制。侈口,折沿,方唇,腹部弧折下收,下残。腹部饰弦纹。口径27、残高7.2厘米(图一〇︰6)。
罐 11件。T1622⑤︰12,夹砂灰褐陶。手制。侈口,卷沿,沿面外侧有平台,尖唇,矮领,弧肩,下残。口部饰有绳纹,腹部饰3道弦纹。口径20、残高7厘米(图一〇︰7)。M2︰2,夹砂黑陶。手制。侈口,折沿,方唇,唇中有一周凹槽,圆肩弧折为腹,弧收为平底微凹。下腹部饰绳纹。口径14.8、腹径22、高17.7厘米(图一〇︰8;彩插五︰5)。T1722⑤︰10,夹砂灰褐陶。手制。侈口,卷沿,沿面外侧有平台,圆唇,弧领,折肩,弧鼓腹下收,凹圜底。下腹部饰绳纹。口径16、底径8.4、高10.6厘米(图一〇︰9)。
簋 1件。T1622⑤︰11,夹砂灰褐陶。手制。敞口,折沿,圆唇,弧收腹,腹部以下残。口径18、残高8.4厘米(图一〇︰10)。T1620④A︰6,夹砂红褐陶。手制。仅剩圜底和圈足部分,弧收腹,喇叭状圈足。残高9、足径12.4厘米(图一〇︰11)。
图九//出土陶鬲、豆、钵
图一〇//出土陶盆、罐、簋
模型杯 2件。夹砂灰褐陶。手制。圆唇,平底。T1621⑤︰6,直口,斜直腹。口径4.4、底径3.6、高2.4厘米(图一一︰1)。T1623⑤︰8,弧敛口,弧鼓腹弧收为平底。口径2.5、底径3.5、高2.4厘米(图一一︰2)。
图一一//出土模型陶杯、陶拍、纺轮、陶饼
拍 6件。手制。T1722⑤︰8,夹砂黑陶。近长梯形,弧鼓拍面,握手残。叶脉纹。宽4.5、残高6.6、厚1.2厘米(图一一︰3)。T1622④A︰8,夹砂红褐陶。近梯形拍面,拍面微弧鼓,桥形握手。上部残。残长6.9、宽4.7、厚3.4厘米(图一一︰4)。T1624④A︰11,夹砂红褐陶。残,近方形,叶脉纹,拍面微弧,握手残。残长5.3厘米(图一一︰5)。T1724④A︰10,夹砂红褐陶。残,近长方形,梯格形纹饰。残长5.5、残宽4.7、厚1厘米(图一一︰6)。T1620③A︰2,夹砂灰褐陶。弧三角形面,类叶脉纹,拍面微弧,近桥形握手。高9.2、宽8.2、厚3.4厘米(图一一︰7;彩插五︰6)。T1621①︰1,夹砂灰陶。近三角形拍面,拍面弧鼓,双孔桥形握手。残长8.3、厚3.7厘米(图一一︰8)。
纺轮 3件。手制。T1621④A︰4,夹砂黑陶。算珠形,有圆孔。直径4.8、孔径1.1、厚1.6厘米(图一一︰9)。T1624④A︰5,夹砂灰褐陶。扁柱状,有圆孔。直径5.6、孔径0.9、厚0.8厘米(图一一︰10)。T1724④A︰2,夹砂灰褐陶。扁柱状,边弧鼓,有圆孔。直径5.5、孔径0.8、厚1.3厘米(图一一︰11)。
饼 1件。T1620④A︰4,夹砂灰褐陶。手制。圆形近台状,上径12、下径14、厚1.1厘米(图一一︰13)。
2.石器
纺轮 1件。T1622④A︰5,灰红色石。磨制。扁桯形,边弧鼓,中有圆孔。直径3.9、孔径0.9、厚1.5厘米(图一一︰12)。
锛 1件。T1722⑤︰4,浅灰色石。磨制。长条形,单面刃,刃下部残。残长6.7、宽3、厚1.8厘米(图一二︰1)。
石刀 1件。T1723⑤︰6,灰黄色石。磨制。弧边,梯形,单面弧收成刃。残长7.8、高6.6、厚0.7厘米(图一二︰2)。
图一二//出土石器
石器 1件。T1723④A︰3,灰色石。磨制。残,近长方形,有圆孔,截面长方形。可能砸碾用。残长7.8、宽4.1、厚2.1厘米(图一二︰3)。
砺石 4件。磨制。T1621④A︰5,灰红色石。近梯形,有明显磨面。残长8.4、厚1.7厘米(图一二︰4)。T1622④A︰9,灰色石。有明显磨面,仅一侧未残。残长9.5、残宽8.6、厚1.9厘米(图一二︰5)。T1724④A︰9,灰色石。近长方形,有磨面。残长6.3、宽3.8、厚1.2厘米(图一二︰6)。
3.铜器
镞 2件。模铸。M1︰1,三角形锋,有翼,有脊,弧边菱形截面。长6.5、宽1.6厘米(图一三︰8;彩插六︰5)。T1624④A︰3,三角形锋,有翼,铤前部扁,后部圆,有尾尖。长6.6、宽12.4厘米(图一三︰9)。
4.骨器、牙器
骨簪 4件。磨制。T1722⑤︰9,首、锥均残。残长11.5、截面长径0.8厘米(图一三︰1)。T1723④A︰5,圆形簪首,尾残。残长11.8、截面直径0.8厘米(图一三︰2)。T1724⑤︰3,圆形簪首,上部粗,刻弦纹,下部细长。尾残。残长7.9、截面直径0.6厘米(图一三︰3)。T1723⑤︰7,长条形,上部截面弧三角形,下部截面椭圆形。长17、截面直径0.5~0.8厘米(图一三︰4)。
骨锥 2件。骨片磨制。T1624④A︰4,残,长条形,锋部长三角形。长17.4、宽1.5厘米(图一三︰5)。T1723④A︰2,上部弧扁,下部圆形下收成尖。长10.5、宽2.3厘米(图一三︰6)。
坠 1件。T1724④A︰6,动物牙磨制。一端单面钻圆孔。长 10.2、孔径 0.5、厚 0.7厘米(图一三︰7;彩插六︰3)。
共发现汉代沟1条,编号G1,钻探后发掘确认,基本围绕遗址中部的台地,开口于②层下,发掘部分长35、宽约3米,深约1.1米。沟内填土为地层③B、④B层(图一四)。
1.陶器
盆 24件。轮制。T1611④C︰3,夹砂黑陶。直口微敛,方唇,弧收腹,平底。素面。口径28、底径11.2、高9.8厘米(图一五︰1)。T1723③A︰14,夹砂黑陶。折口,平沿,沿内侧微凹,方唇,弧直腹,弧收为圜底。上腹部饰瓦楞纹,下腹部饰绳纹。口径42、高22.6厘米(图一五︰2)。T2224③B︰2,夹砂灰褐陶。折口,沿面微鼓,斜方唇,弧腹收为圜底。腹及底部饰绳纹。口径40、高21厘米(图一五︰3)。T1812②︰5,夹砂黑陶。折口,平沿,沿内侧微凹,方唇,弧腹下收为圜底。上腹部饰瓦楞纹,下腹部饰绳纹。口径33.6、高21.6厘米(图一五︰4)。T1624②︰7,夹砂黑陶。折口,平沿,圆唇,微鼓腹,弧收为平底。下腹部饰绳纹。口径35.6、底径13.8、高17.4厘米(图一五︰5)。T1723②︰9,夹砂灰褐陶。直口,方唇,直腹弧收,圜底。上腹部饰瓦楞纹,下腹部饰绳纹。口径30、高19.2厘米(图一五︰6;彩插六︰1)。T1722②︰27,夹砂灰褐陶。微敞口,圆角方唇,直腹,平底。腹饰瓦楞纹。口径45、底径39、高14.4厘米(图一五︰7)。T1723②︰8,夹砂灰褐陶。直口,方唇,直颈,肩部一周凹弧槽,折腹,平底。口径30.8、底径36.4、高 10.4厘米(图一五︰8)。T1622②︰7,泥质灰陶。折口,平沿,沿面微凹,圆唇,直腹弧收,平底。口径16、底径12、高6厘米(图一五︰9)。
豆 13件。T1611③C︰1,泥质灰陶。轮制。弧敞口,圆唇,浅腹,细喇叭形圈足。口径18.4、底径10.4、高15.4厘米(图一五︰10)。T1722②︰2,夹砂黑陶。轮制。直口,微弧敞,方唇,折腹弧收,喇叭形圈足,座有折,方唇。口径17.5、底径10、高16厘米(图一五︰11;彩插六︰2)。T1624②︰1,夹砂灰褐陶。轮制。微敞口,圆唇,折腹,弧收,喇叭状足,座有折,方唇。口径14.6、底径9.8、高13.6厘米(图一五︰12)。
图一四//G1平、剖面图
钵 10件。T2224③B︰1,夹砂黑陶。轮制。弧敛口,圆唇,弧收腹,平底微内凹。口径14、底径5.4、高5.8厘米(图一六︰1)。T2218③B︰3,夹砂灰褐陶。轮制。直口微敛,圆唇,弧收腹,平底。口径15、底径6.8、高5.7厘米(图一六︰2)。T1722②︰11,夹砂黑陶。手制。直口,微弧敞,圆唇,直腹弧收为圜底。下腹部饰绳纹。口径11.4、高8.8厘米(图一六︰3)。T1624②︰8,夹砂黑陶。轮制。直口,圆角方唇,直腹,折弧收成平底。口径18.2、底径7.8、高9.2厘米(图一六︰4)。T1722②︰12,夹砂黑陶。轮制。直口,圆唇,直腹下折,弧收为平底,内底有轮旋痕。口径17、底径9、高5.6厘米(图一六︰5)。T1912②︰2,夹砂深灰陶。轮制。直口,方唇,直腹,弧收,平底,口沿下饰一周划槽。口径14.6、底径7.6、高11.4厘米(图一六︰6)。
罐 25件。T1611④C︰4,夹砂灰陶。轮制。直口微敛,圆唇,弧腹,下残,有环形耳。饰绳纹。口径12、残高8.4厘米(图一六︰7)。T1623③A︰7,夹砂黑陶。轮制。直口,方唇,矮领,鼓腹,弧收,平底。肩部饰变形云纹。口径8.4、底径9.2、高8.2厘米(图一六︰8)。T1624③A︰10,泥质灰黄陶。轮制。小侈口,卷沿,圆唇,鼓腹弧收,上腹部有一把手,平底。口径13.6、底径8.6、高9.3厘米(图一六︰9)。T1724①︰4,夹砂灰陶。轮制。直口,圆唇,鼓腹,弧收,平底。口径 5.6、高 5.3、腹径 8.8、底径 5.8厘米(图一六︰10)。
盅 1件。T1624②︰9,夹砂灰褐陶。轮制。直口,圆角方唇,直腹,折收为平底。口径8.4、底径5.8、高5.6厘米(图一六︰11)。
杯 1件。T1622②︰3,夹砂红褐陶。手制。弧敞口,圆唇,弧收腹,圜底。口径5.9、高3.5(图一六︰12)。
器盖 1件。T1623②︰1,夹砂灰褐陶。轮制。子口,直口,方唇,外口弧敞,盖面弧鼓,三泥丁钮。口径13.5、高3.6厘米(图一七︰1)。
图一五//出土陶盆、豆
图一六//出土陶钵、罐、盅、杯
图一七//出土器盖、陶拍、圆台状器
图一八//出土板瓦、有印陶片、模型槽、明器槽、纺轮
拍 6件。手制。T1724①︰5,夹砂红褐陶。舌状拍面,拍面弧鼓,桥形握手。长8.4、宽6.5、高3.8厘米(图一七︰2)。T2218④B︰6,夹砂灰陶。圆形拍面,微弧鼓,圆形中空握手,握手残。拍面径10.6、残高6.8厘米(图一七︰3)。T1611④C︰2,夹砂黑陶。弧鼓圆形拍面,圆形握手。拍面径8、高8.4厘米(图一七︰4)。T1620②︰1,夹砂黑陶。圆形弧面,边有道折,握手圆形中空。拍面径6.6、握手径4.2、高7厘米(图一七︰5)。T1623②︰2,夹砂黑陶。圆形拍面,拍面弧鼓,圆形有亚腰握手。拍面径6.6、高4.7厘米(图一七︰6)。
图一九//出土铜器
圆台状器 1件。T1624②︰6,夹砂红褐陶。手制。高圆台状,中有孔。上径2.2、底径5、高7厘米(图一七︰7)。
板瓦 3件。夹砂灰陶,模制。T1724②︰7,近长方形,上部略窄。下部饰绳纹。上宽29.6、下宽31.3、高34.7厘米(图一八︰1)。T2218②︰1,上梯形,上口方唇圆角,下口方唇。上部饰瓦楞纹,下部饰绳纹。上宽33.5、下宽35.5、高51.5厘米(图一八︰2)。
有印陶片 1件。T1912②︰3,夹砂灰陶。直口微敛,方唇,腹部刻写“三十四年”,并压印印章。残高8.3、残宽11.8厘米(图一八︰3;彩插四︰6)。
模型槽 1件。T1620③A︰3,夹砂灰褐陶。手制。直口,圆唇,正面弧长方形槽,弧形底。宽4.2、高2.9厘米(图一八︰4)。
明器槽 1件。T1812②︰6,夹砂灰褐陶。手制,有捏制痕。直口,方唇,平底,一侧方槽,一侧圆插孔。口径22、底径21、高7.4厘米(图一八︰5)。
纺轮 7件。T1722③A︰6,夹砂黑陶。轮制。算珠形,有圆孔。直径3.3、孔径0.9、厚1.6厘米(图一八︰6)。T2222①︰1,夹砂红褐陶。手制。矮柱状,弧鼓边,有圆孔。直径4.3、孔径0.9、厚1.7厘米(图一八︰7)。T1723②︰1,夹砂灰褐陶。手制。扁柱形,有圆孔。直径6.5、孔径1、厚1.5厘米(图一八︰8)。
2.铜器
图二〇//出土石器、骨器
镞 9件。模铸。T1621②︰2,三棱形镞,圆柱形铤。残长8.2、宽1厘米(图一九︰1)。T1622②︰2,三棱形镞,圆柱形铤。残长5.5、宽1.1厘米(图一九︰2)。T1623②︰5,三棱形锋,铤部锈蚀不清。残长4.9、宽1.3厘米(图一九︰3)。T1812②︰1,叶形镞,有脊,铤残。残长4.1、宽1.1厘米(图一九︰4)。T1812②︰2,叶形镞,有脊,圆柱铤。长5.4、宽1.2厘米(图一九︰5)。T1622②︰1,三角形镞,长圆形中空铤。略残。残长5.6、宽2.1厘米(图一九︰6)。T1812②︰3,三角形锋,有翼,有铤中空,铤部、锋部残。残长4.5、残宽2.1厘米(图一九︰7)。T1912②︰1,长三角形镞,有脊,铤部中空。长3.9、宽1.4厘米(图一九︰8)。
削 3件。模铸。长条形。T1722③A︰7,窄长柄,首锈蚀近椭圆状。长19、宽2.2厘米(图一九︰9)。T1623②︰6,有柄,首、锋均残。残长10、宽2.3厘米(图一九︰10)。T1622③A︰4,长条形柄,首、锋均残。残长11.3、宽2.1厘米(图一九︰11)。
带钩 1件。T2221④B︰1,模铸。禽首形带钩首,圆形钮。通长7.3、钮径1.1厘米(图一九︰12;彩插六︰4)。
半两钱 2件。圆形方孔,模铸。T1622②︰6,无郭,“半”字上横折为钝角,“两”字中的“双人”上部竖笔较短。直径2.3、孔径0.75厘米(图一九︰13)。T2219②︰1,无郭。钱文规整、笔画匀称,“半”字上部直折,下部两横近等长,“两”字中的“双人”上部竖笔较短。直径2.1、孔径0.75厘米(图一九︰14;彩插六︰6)。
3.石器
纺轮 3件。T1623③A︰4,红褐色石。磨制。矮柱形,边微弧鼓,圆形孔。直径4.5、孔径0.9、厚0.9厘米(图二〇︰1)。T1812②︰4,浅灰色石。磨制。矮柱形,边微弧,圆孔。直径5.4、孔径0.8、厚1厘米(图二〇︰2)。
砺石 1件。T1621③A︰3,灰黄色石。磨制。近长三角形,有明显磨面。微残。长11.4、宽5.5、厚3.6厘米(图二〇︰3)。
4.骨器
簪 1件。T1722③A︰5,磨制。长圆柱形,首、锥均残。残长8.5、直径0.6厘米(图二〇︰4)。
钓台遗址所出A型陶鬲联裆、微瘪,属于周式鬲特征,其中M2︰1与陕西张家坡西周墓地M347︰1形制相近,T1722④A︰3与张家坡西周墓地M166︰4、梁王城西周墓地M43︰1形制相似[1],符合西周早中期陶鬲特征。M2随葬品组合为鬲、罐组合,也符合周人墓葬风格。B型鬲T1724④A︰8肩微折,与安徽六安众德寺M1︰1相似[2],具有淮夷文化特征。
西周时期沂沭河下游地区是古代民族的交融区,该区域中部为中原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分界。本次发掘的两座西周墓葬的墓主头向均大致朝东,“周代东方地区的墓葬也常见墓主头向东的现象”,“东夷与淮夷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东方地区,又有崇拜日神的传统,因而他们向往日出的方向,重视东方。商周时期东方地区墓葬中大量墓主头向东的现象,应该是夷人尚东观念的反映”[3]。
钓台遗址所出有印陶片上刻写“三十四年”,并压印印章(图一八︰三),“三十四年”可能是战国晚期纪年,印章风格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山东临淄出土的齐国铜量上的印章相似[4]。此外,部分陶豆、陶钵等也具有战国时期陶器特征,可能和战国地层受到破坏有关。所出半两钱T2219②︰1钱文规整,“半”字上部直折,下部两横近等长,“两”字中的“双人”上部竖笔较短,符合秦代至西汉早期半两钱的特征[5]。
综上,可以判断钓台遗址的文化堆积主要形成于西周早中期和西汉早期。目前江苏淮北地区尤其是沂沭河下游地区在商周时期开展的考古工作很少,基本的考古学序列并不清晰,文化性质也因缺乏基础资料而无从研究,钓台遗址的发现为这一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江苏新沂钓台遗址及出土遗物
1.钓台遗址外貌(东—西)
2.F2(南—北)
3.F3(西—东)
4.M1(南—北)
5.M2(南—北)
江苏新沂钓台遗址出土遗物
2.A型陶鬲(M2︰1)
3.A型陶鬲(T1722④A︰3)
4.B型陶鬲(T1724④A︰8)
5.夹砂黑陶罐(M2︰2)
6.夹砂灰褐陶拍(T1620③A︰2)
江苏新沂钓台遗址出土遗物
1.夹砂灰褐陶盆(T1723②︰9)
2.夹砂黑陶豆(T1722②︰2)
3.牙坠(T1724④A︰6)
4.铜带钩(T2221④B︰1)
5.铜镞(M1︰1)
6.半两钱(T2219②︰1)
领队:朱国平
发掘:朱国平 臧风雷 周健林
执笔:黄 苑 张平凤 臧风雷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00—101页;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年第2期。
[2]考古学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40—299页。
[3]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51页。
[4]于嘉芳:《关于齐国的度量衡制度》,《故宫文物月刊》1999年第17卷第4期(总第196期)。
[5]蒋若是:《秦汉半两钱系年举例》,《中国钱币》1989年第1期。
Abstract:The Diaotai archaeological sit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Diaotai village in Shuangtang,Xinyi,Jiangsu province.From July 2016 to January 2017,Nanjing Museum,Xuzhou Museum,and Xinyi Mu⁃seum jointly carried out excavations at the site,which revealed two housing foundations and two burials da⁃ting to the middle Western Zhou period and one ditch dating to the Han dynasty.A large number of pottery,stone,bronze and bone wares were also unearthed.The F2 has a rectangular plain and is constructed with column holes and trenches.All the burials are vertical earthen pits facing the east.The funeral objects in⁃clude li-s and jars.Few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Yi river and Shu river area in the Shang and Zhou times.The discovery of Diaotai site provides substantial materials for future researches and is of great academ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Xinyi;Diaotai site;Western Zhou;Western Han
(责任编辑:朱国平;校对:张园媛)
Excavation of the Diaotai Site in Xinyi,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Museum Xuzhou Museum Xinyi Museum
K871.3;K871.41
A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