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英国牛津市议会日前全票通过决议,决定剥夺20年前授予昂山素季的“荣誉市民”称号,原因是她在罗兴亚人问题上不作为。
昂山素季现任缅甸国务资政,如何处理罗兴亚人问题属于缅甸主权。昂山素季处理主权范围内的事,却被西方羞辱式地剥去了过去头上的光环。
西方一直热衷于给非西方国家的政治人物、作家、艺术家、记者等授予各种“荣誉”,非西方国家很多人也乐于接受这种授予,媒体和公众往往也会追捧获得这些“荣誉”的人。但昂山素季的遭遇,让人蓦然意识到,这些“荣誉”其实就是“缰绳”。如果你把它们看得很重,就不可能不受西方的驾驭。
回头来看,自近世500年西方开启殖民时代以来,对非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西方凭借坚船利炮及背后的工业优势,对非西方国家采取直接军事占领和任命总督的方式进行统治,授予“荣誉”处于次要地位。
但到20世纪中叶,当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追求独立和解放的潮流汹涌而起,军事占领和派遣总督的方式行不通时,通过“荣誉授予权”“价值评判权”等方式操控非西方国家,就上升为西方的主要方式。而第后一阶段的统治十分精妙,甚至会让被统治者感觉不到自己在被统治。
在此过程中,西方喜欢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那些以“非暴力”追求独立著称的政治人物,向全世界暗示“跪着造反”是最文明的,“独立”后对原来殖民者爱护备至、把殖民遗产当宝贝一样供起来是最值得称赞的。
对那些已获得独立的国家,通过授予其反对派“和平奖”“人权奖”“自由奖”等五花八门的奖项,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并赋予其“道德权威”,则是西方搞乱那些国家,将其重新纳入自己外围地带的有效方法。
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比如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波兰很快就发生了剧变,从华约的坚强柱石变成北约遏制俄罗斯的前沿要塞;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苏联则很快就土崩瓦解,销声匿迹了。
无疑,中国也是西方的目标之一。妄图分裂祖国的十四世达赖、鼓吹中国要做300年殖民地的所谓“作家”都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一个编造“饿死三千万”谣言的记者获得了瑞典的史迪格-拉森奖,西方这样做的意图,恐怕早已昭然若揭。
冷战以来政治演变的历史反复提醒我们:荣誉授予权也是一种权力,这种权力的本质是价值评判权,最终体现为道路和制度的选择权。
西方把控的这种权力是西方自我赋予的,同时也是被非西方的一些政治人物拱手相让的。而失去荣誉授予权、价值评判权,也就等于失去了思想和灵魂的主体性,甚至还会失去自主行动的能力。
在这方面,中国也应有所反思。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出现了重实利而薄荣誉的倾向,用“给钱”代替了“给光荣”。某种程度上讲,这实际上是把荣誉授予权预留给了西方,而西方则通过对这种权力的掌控,对中国的文化(比如电影)和舆论施加了很大影响,最为甚者,甚至鼓噪要让中国按照所谓“普世价值”标准重建自己的政治制度。
在建军90周年前夕,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向10位为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模范授予新设立的八一勋章,这是意味深长的。今天我们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夺回荣誉授予权。不单是设立奖项,更让荣誉真正代表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以荣誉的授予权为起点,道路的正当性、道德性、正义性等,都必须自我赋予,而不能由西方赋予。只有自建荣誉才能自我引领,才能坚定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是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