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不灭 一路向前

2017-10-12 10:13
养生大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科普教授糖尿病

2017年9月4日凌晨4时,我国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而辞世,终年73岁。向教授的离去,让无数人悲痛、哀悼。他是糖尿病科普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是医界的楷模、“糖友”心中的灯塔。2015年8月,本刊曾有幸采访向教授,而今,他的言谈举止仍历历在目,人却已长逝。听闻噩耗,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心情很沉重,在我们的印象里,向教授儒雅中透着天生的倔强,谦和中掩不住学者的清高,眉宇间忧国忧民的情怀,讲堂上精神矍铄的朗朗声音……似乎死神与他遥遥不可及。然而,世事终难料,往来有古今,人生如光阴之逆旅、百代之过客。我们谨以此文,悼念心目中永远的向教授。

在百度上搜索“向红丁”三个字,会出现这样的履历:向红丁,1944年生,土家族,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央文明办及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糖尿病杂志》副总编辑。这一连串的头衔所代表的,不只是响亮的名头,而是扎扎实实的临床实践与专业理论。他生前非常热衷科普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接触糖尿病防治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开始至今,他平生去了数不清的地方,做了数不清的普及讲座。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他心怀大爱、富有情怀的一生。

弃文从医雪域高原受磨砺

向红丁出生在一个高级记者家庭,1949年开国大典时,向红丁5岁。母亲作为记者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目睹毛主席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向红丁的父亲曾报道共和国审讯日本战犯的消息。

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文理科成绩俱佳。1962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8年制医学系。1968年,因国家要求“宝塔尖倒放”,向红丁和他的同学们没有上满8年就毕业分配工作了。他被分到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那里是一匹马一杆枪,一个医生一药箱,基本是没有什么医疗条件。就是在那里,向红丁手写了一本当地中草药的小册子,因此被送往青海省中医院学中医。毕业后,他本想留院工作,但随着“文革”的结束,传来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好消息。

1978年,作为十年“文革”后首批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向红丁重新回到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中国糖尿病鼻祖池芝盛教授。三年硕士毕业后,他又继续读了四年博士,随后前往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受导师影响走糖尿病预防普及之路

向红丁的导师,著名内分泌科专家池芝盛教授很早认识到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中国糖尿病研究的鼻祖,池芝盛教授有两件事让向红丁非常感动。

其一是“文革”期间,池教授诊治一位黄姓患者,效果一直很差。患者自述一直遵守医嘱,池教授大惑不解,先后四次步行到患者家探访,细致进行糖尿病教育。最后一次家访时,患者流着泪说:“对不起,池大夫。我并未按您所嘱做到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没好好吃药,烟也没戒。怕您不高兴,捡您爱听的说。以后再不这样了。”黄某说到做到,糖尿病很快得以良好控制。池教授感慨道:“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个医师就是他自己,没有他们的理解与合作,单靠医师是无能为力的。”

另外一件事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我国胰岛素供应还不充分,糖尿病患者常有胰岛素“断顿之忧”。池芝盛教授为了一名1型糖尿病的儿童的胰岛素供应不上急得四处求助。后来,池芝盛教授辗转为这名患儿解决了胰岛素的问题之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向红丁曾经多次表示,能够师从池芝盛教授,做一些糖尿病教育和管理的工作非常幸运。受这位导师的影响,向红丁常常告诫自己:“医生不但要看病治病,更要宣传防治知识。”

提出“三五”防糖法为“糖友”送福音

在慢性病知识普及方面,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向教授是最早的几位“列车长”之一。1995年,北京开展“健康快车”活动,在“健康大课堂”上,他是糖尿病方向的主讲人,他的讲座通俗易懂,很受欢迎。

从事了多年的防治研究后,向教授把专业的知识与生动的讲解相结合,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总结出预防与治疗糖尿病的理念——“三五”防糖法,即:五个要点、五驾马车、五项达标。具体而言,“五个要点”: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五驾马车”: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监测;“五项达标”:控制好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

如今,“三五”防糖法中的“五驾马车”不仅适用于糖尿病治疗,也逐渐成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众多慢性疾病通向健康的必由之路,得到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大认可,向教授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糖尿病科普教育领军人。他常年奔走在公益教育第一线,每次讲座下来,常常是汗流浃背,得缓好一阵子。即便这样,他直至病前都没有放弃对糖尿病患者的科普工作。

耄耋老者奔走在公益教育第一线

关于糖尿病的种种问题,我们从2015年10月起,与向红丁教授合作,在《养生大世界》开辟了“向教授信箱”栏目,每期收集糖尿病患者提出的问题,并由向教授亲自解答。例如:春暖花开,糖尿病患者外出旅行应该做哪些特殊准备?盛夏时节,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吃水果?金秋时节,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什么呢?冬季,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预防患糖尿病足?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停药了吗?出去应酬,忘记按时服药该怎么办呢?……一系列困扰糖尿病患者的难题,至今已有24期,共约16000字。对于读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向教授都详細解答,使糖尿病患者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解开了长期积存心中的疑点、难点和误区,令读者受益匪浅。

纪念,就如同点燃了一支火炬,使我们不会轻易的忘记过去,更要坚定的面对未来。我们沉痛哀悼向红丁教授的同时,也更笃定了做好健康科普事业的信念。我们会尽到媒体的责任,把向教授以及无数前辈、专家们总结的健康理念和方法传播下去。在科普教育这条路上,星火不灭,我们汲取力量,一路向前。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普教授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刘排教授简介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