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简论

2017-10-12 06:28沈优优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百叶文化遗产物质

沈优优

(上海格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简论

沈优优

(上海格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非遗”能够承续到现在,一定有着属于它自己“基因”的“遗传密码”。要想很好地保护非遗,就要用心寻觅、破解并保护好它的基因。解密非遗的基因应该切合它的实际,灵活运用“田野—文献—文物的三重证据法”。如将非遗基因保护好、承续好,则无论岁月如流,“此非遗”就不会突变成“彼非遗”,当代人还是会知晓它是从什么地方来,应该努力往什么地方去?从而形成良性的活性保护,将传统的本真性与时代的审美性完美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传密码;文化基因;承续和保护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can be inherited to now, must have the "genetic code" of its own "gene" . To better prote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crack, and protect its genes. Decod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enes should be in line with its reality, and flexiblely use "the triple evidence of field-documents - cultural relics".If we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ene itself, no matter whether time is fleeting, "this intangible cultural relic" will not become "the relics thst not left". Therefore,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will know where it comes from, and which direction they should work towards. And then forming a benign active protection, and integrating the traditional authenticity with the aesthetic of the times.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e; genetic code; cultural gene; survival and conservation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其中的关键词当是“视为其文化遗产”,《公约》所指“保护”范畴的前提,必须是“文化遗产”。2011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这个内涵的指向就更加清晰了:“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进一步作了明白的诠释——“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

与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对应的是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其根本属性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文化。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特质更在于不仅为前代存在过,而且是“世代相传”,也就是指某类非遗(或某种、某项)发生以后并未产生过明显的文化断代现象,而能承续至今。

1 非遗的“遗传密码”——文化基因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起起落落,生生灭灭,为何文化遗产,特别是要依托一定物质条件与人类口传心授才有可能承续、才有可能继往开来的非遗能在当代风生水起,生意盎然?

遗传学告诉我们,基因是生命的密码。人类拥有共同的基因,但是每个人的基因又有微小的差别,正是这微小的差别造就了芸芸而互异的精彩人类世界。那么,文化艺术是否也与遗传学中的相仿,那种赖以存在和延续的基因——基本因素呢?

文化范畴中的艺术有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之别,“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这就是所以形成造型艺术的基本因素,建筑、雕塑及其他民间工艺美术等无不如此;表演艺术的舞蹈、音乐、戏剧、曲艺等则是“以出演者自身扮演角色,用自己的身心创造艺术形象”作为基本因素。每种艺术又有各不相同的基因,从而使“这一个”艺术品种能绵延不断,曾见过“这一个”的人们事隔多年仍似曾相识。如,大草原间的蒙族人舞蹈时往往分外矫健舒展,舞蹈形态常如人们熟知的似雄鹰翻飞,长风裹挟,时常出现抖动的双肩使人联想起马背上的原住民(图1)。

图1 著名舞蹈家贾作光于生前深入牧民生活创作的蒙古族舞蹈

固而,尽管岁月流逝,我们还是会在当今一些《鄂尔多斯》《盅碗舞》《挤奶员舞》等蒙族舞蹈中,一窥“萨满”等传统舞蹈的动作特点,呈现出草原人牧马、扬鞭、套马、摔跤手等生活动律的影子。又如雕塑艺术,纵然时代变迁,无论黄杨木雕还是青田石雕、鸡血石雕等的雕塑手工艺,自古至今也多是在各种可塑材料上运用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的。

由此,笔者认为,非遗能够承续到现在,一定也是有它自己“遗传密码”的。要想很好地保护“非遗”,就要用心地去寻觅、破解,并首先保护好它的基因,从而形成可以“世代相传”、能够遗传的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也因此有了一代又一代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某种非遗的基因密码,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这种非遗的本真性。

在中国有个闻名大江南北,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传统舞蹈《长兴百叶龙》自清 .道光年间起至少已经历六代。1990年10月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浙江卷》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342页,传授:王长根,编写:池文海、钱初生。中国舞蹈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记载了在这之前的情况:“长兴县天平桥村自从扎成第一条‘花龙灯’后经历了三代艺人。之所以叫天平桥村的这条龙为百叶龙,是受到了它通体有880多瓣鲜艳的荷花瓣组成的影响……,舞时花蝶穿插,最后归位,犹如一条花龙腾空。”我们在此后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这个传统舞蹈历经了1955年迎接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98年民间文艺家和天平桥村艺人一起对节目进行的改造;2000年老艺人和省里的几位专家,探究和策划“百叶龙”在传统根脉上的时代题解,以打造新版本迎接全国比赛(图2),以及后来3次较大的继承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仍万变不离其宗。21世纪到来之前的12月,这个传统舞蹈的升级版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群星奖”的大赛中荣获了金奖。始终在现场的《舞蹈》杂志特邀记者赛后在文中记述:“……忽然,在音乐声的起伏中,隐雷似从天际滚滚而来,风吹荷叶乱,蝴蝶双惊飞,当观众的注意力被其吸引过去时,一阵极为自然的水波式的队形的推动让荷叶成了圆圈,这一最巧妙、也是最传统的艺术手法,遮掩着使荷花悄然而又迅捷地变成龙形……”②吴露生:《舞蹈》2001年第1期《叩击世纪门扉的璀璨群星——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述评》。由此可见,这个龙舞虽然在继承的基础上经历了6次变革,但“荷花变龙形的突变性”始终未变。拿《长兴百叶龙》老艺人的话来说:“八百多朵荷花眼睛皮一眨突然变成了龙,这就是吾拉格‘绝招’”,笔者认为这承传200多年始终没变的绝招,就是这个非遗项目的遗传密码,它是本真性的核心。反之,如果没有了这一绝招,也就失去传统百叶龙的基因与精魂,也不会代代传承至今,仍受长兴县天平桥村原住民的认可、成为当代人所喜爱的百叶龙。

也如此,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川剧变脸的“扯脸”;用水袖或身段的遮挡手法将藏着的化妆材料的婺剧“油彩变脸”“吹粉变脸”等;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如发丝的“乐清细纹刻纸”;传统舞龙中除了百叶龙还有打结龙、脱节龙、变色龙、摇柱龙、盘柱龙、碇步龙、龙吸水、人龙等,无不具有独领风骚的神秘与赖以传承的基因。

图2 2000版的《长兴百叶龙》应邀进京演出,彩排在天安门广场

2 “非遗”基因的破解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表及里,由外至内,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只有根据现象寻找到产生现象的原因,把握到事物的内在实质,才能将这个原因当成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存在。

故而,当我们认识到非遗有着它的文化基因,并力图进一步去完善对它的保护时,我们发现:至关重要的还是要:首先辨认每个非遗项目的基因何在?由于岁月流逝,时代更迭,传承谱系的不完整及后继乏人等原由,非遗的基因也是飘忽不定,而让人有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不过从努力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出发,解密非遗的基因似乎还是应该切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灵活运用“田野—文献—文物的三重证据法”。

2.1 认真地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这种实地深入现场的“直接观察法”也完全适用于非遗的调查研究,也是研究非遗基因究竟蕴蓄于何处,并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最重要的前置步骤。

田野调查并不只是走到田野,只与受访者进行了一问一答式的记录性调查。而必须在前往调查前,环绕自己的工作目标去随乡入俗地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熟悉当地情况,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和与非遗项目有关的民间谚语、传说,体验民风习俗,与传承人、民间艺人深度访谈……

田野调查最重要的是面对面,将自己直接“沉”下到最基层的自然村落,乡野俚俗,零距离面对非遗的群落和传人;面对非遗项目、非遗现在时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图3)。

如果这样,在田野调查人感同身受的同时,非遗的千姿百态也会非常本色地呈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会不期而至。

2.2 用心地查考文献

人们通常所理解文献是指图书、期刊、典章所记录知识的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涉及的文献还应包括族谱、家谱、图录、乐谱、手抄卷本、民间笔记等记录的相关知识与有历史意义的一切文字材料。

从文献的历史记载情况看,物质文化遗产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要多。历史中很少有老百姓于经书、正史中有真正意义的话语权,而肩负承传非遗的恰恰在于民众,甚至是长年累月中被指为“下姓”“下九流”的民间艺人,历史的局限使他们的人文痕迹很难进入文献,这就给查考带来一定难度。鉴于此,是否可以采取“迂回进入”或更多地深入民间采集的办法。魏晋玄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笔记间就有不少诗词、文句侧写了关于非遗的事象。如,元代奉化籍文章大家戴表元《观村中祷雨》诗中即云:“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西村雨绵绵,东村犹日出。”就佐证了国家非遗《奉化布龙》由敬神、请龙的民间仪式在奉化自元以降演变成传统舞蹈的情况。

民间采集需要多注意民间的族谱、家谱、手抄卷及古建筑中的楹联、匾额等。非遗磐安榉溪婺州南宗祭孔典礼中的《六佾舞》(图4),就是参照中国南方最重要的两支孔氏宗支之一的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现存的《文庙乐器舞佾图》修复而成的(图5)。

图4 非遗磐安榉溪婺州南宗祭孔典礼中的《六佾舞》

图5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祭孔佾舞

2.3 细致地比对文物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在文化遗产领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相互浸润,内在勾联的。文物考古发掘到的石斧、石锛,或是骨哨、陶片等,现在往往把它归类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中又充满着许多先民的智慧,留下了如何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成功形成关于其工艺流程的追思。依托这些历代文物,可发现很多非遗的基因所在。

如建德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之一,也是非遗“新叶昆曲”的产生地。该村落的建筑按阴阳九宫卦象之数设计布局,现存有明清古建筑200多幢,被誉称为“露天的明清建筑博物馆”,建筑构件的撑拱(也称斜撑、托座)上舞蹈与戏曲形象相映成趣,凸显了新叶昆曲中戏文和舞蹈结合的特点(图6),透示了这个非遗项目代代相传且生机盎然“遗传密码”。

图6 建德新叶古民居建筑构件撑拱上舞蹈与戏曲形象相映成趣

3 非遗“基因”现在时

面对着已进入“后非遗时代”的非遗,人们于现在时仍不得不承认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叹息的误区:要么将资源资料束之高阁,认为“祖宗的东西不能动”,作着静态而又机械式的呈示;也有的将非遗随即改造,并没有认识“现代意识”的实质所在就盲目“创新”……如此等等。这种误区实际上还是对非遗基因的误解或是漠视。

现代遗传学告诉我们,生物的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

非遗的基因也有类似之处,如果我们将非遗基因保护好、承续好,则无论岁月如流,“此非遗”就不会突变成“彼非遗”,当代人还是会知晓其是从什么地方来,应该努力往什么地方去?从而形成良性的活性保护,将传统的本真性时与时代的审美性完美融合。

祖宗的东西不是不能动,而是不要无原则地乱动,即在继承发展时不要形成“建设性的破坏”。如果更加注重对非遗基因的保护[2],既重视传承又禀赋时代特征[3],去深入村落俚巷,从传统文化的审美中善于升华出精彩的创意,那末,非遗将奔向更为广大的民众,让这一人类的瑰宝基因在当代、后代永远“遗传”。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77.

[2]姚一东.生命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EB/OL].[2017-03-11].http://www.doc88.com/p - 550598142534.html.

[3]吴露生.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6.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Gen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EN Youyou
(Shanghai Gexi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Hangzhou 310000, China)

G122

A

沈优优(1985-),女,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非遗和传统舞蹈。E- mail:1447582309@qq.com.

猜你喜欢
百叶文化遗产物质
以长兴百叶龙文化为例谈非遗的视频化传播策略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一次做百叶卷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内嵌百叶板换热器的壳程流动与传热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