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表空间方位义的“上下”“左右”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表约量。文章从“上下”“左右”的基本语义出发,系统描写了二者表约量义时的语义及分布特点,并通过统计的方法考察了二者在表时间约量、度量衡类约量和数目类约量上的差异:“左右”表约量的能力强于“上下”,频率高于“上下”。然后从认知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上下”“左右”从空间方位义引申到约量义隐喻机制,阐述了二者在不同认知域间投射的不平衡性。
关键词:“上下”“左右” 约量表达 约量能力 隐喻
一、引言
“上下”“左右”类的复合词为对举义方位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方位词复合而成。值得关注的是当此类方位词前接表时间、年龄、数字、度量衡、货币等量值词语时便可表达约量意义。学者也有过相关研究,如郭攀(2001)、张豫峰(2004)、马喆、邵敬敏(2009)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下”“左右”的语义和分布情况进行系统描写,并结合语料库统计结果揭示二者表约量义的差异,进一步探究“上下”“左右”类方位复合词表约量的隐喻机制。
二、“上下”“左右”表约量的语义和分布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上下”“左右”表约量义方面所做出的解释是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如“十个月上下的婴儿;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现代汉语八百词》则对二者有更加详细且相似的释义:用于数量,指比某一数量稍多或稍少,只用在数量词后。可以看出,二者在基本词义的阐释上大致相同。然而,尽管“上下”“左右”都由表方位引申到表约量,但是在不同的领域表达不同的约量义,二者在约量表达上是有差异的。
我们按照意义的不同将“上下”“左右”表约量的类型大致分为时间类约量、度量衡类约量和数目类约量。
(一)时间类约量
时间类约量主要指表示时间义的约量,分为时点约量、时段约量和年龄约量。其中时点是指事件或状态发生、出现或者结束的时间点,具有定位功能,如“两点”;时段是指事件或状态发生、出现或者结束之后所持续的过程,是时距概念,如“两分钟”。
1.时点约量。“左右”可以出现在时点之后,“上下”不可以。例如①:
(1)每年早在十月份左右,各种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招聘会、推介会就接踵而来。
(2)清明总是在4月5日左右(*4月5日上下),冬至总是在12月22日左右(*12月22日上下)。
(3)没几天这家报纸又声称,中国新型军事装备将在2008年左右(*2008年上下)完成配备。
“时点+左右”只表示一个时间约量。以例句(1)为例,十月份左右可以理解为一下三种情况:a.九月底;b.十月初;c.九月底和十月初,而“a、b、c”三种情况只能有一种成立,不能两种或三种情况同时成立。再者,这里的时点只能是具体时间词(某天、几点几分、节日、节气等等),而不能是事件性时间词语(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例如:
(4)*他从1969年以来经常访问中国,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左右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5)*文化大革命左右都出版过这方面的书,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是较好的一种。
值得注意的是,“左右”表时点约量时,除了用在表[+次序义]的数量结构后面,还可以与时间名词共现表约数。例如:
(6)灯节左右,虎妞决定教祥子去请收生婆,她已支持不住。
此处的“灯节”并非节日,而是“傍晚掌灯的时候”,这种用法虽不常见,但也确实存在。
2.时段约量。“左右”可以出现在时段之后,但“上下”不可以。例如:
(7)但是经过李大师25分钟左右(*25分钟上下)的加工之后產生的热效能变化。
(8)按照四维碎块边缘后退的速度,在二十天左右(*二十天上下),“魔戒”将进人三维太空!
所以,无论在时点约量还是时段约量领域,“左右”都可以接在时点或时段后面,而“上下”都不可以。可见,就表时间约量的能力来看,“上下”远弱于“左右”。
3.年龄约量。“上下”“左右”都可以置于年龄之后,表示大致的年龄。在一定意义上,年龄和几天、几点等一样,可以姑且被看作一个特殊的时点。如:
(9)1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几十个词,但能说出的很少。
(10)一个小学没毕业,一个初中没上完,如今都已50岁上下了。
年龄与约量方位词的组合最普遍,尽管两个约量方位词都可以与之组合,且可以互相替换,但实际的含义并不相同。“X岁上下”重在表示数值的大小;“X岁左右”既可以表时间范围又可以表数值大小。
(二)度量衡类约量
度量衡约量主要指长度、距离、高度、重量、容积等度量衡单位后接表示约量的方位词。在此,我们将货币单位、物理单位等日常生活常用单位也纳入了度量衡单位的范围。在此“上下”“左右”皆可与度量衡单位组合表约量,在句中既可描述事物数量的多少、长短,也可交代事物的性状和背景等。例如:
(11)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
(12)男女平均高度年增长约为6厘米,体重平均年增长为4千克左右。
(13)黑龙江垦区的粮豆亩均产量已由100公斤左右提高到200公斤上下。
(14)我国每年因酸雨污染造成的损失达200亿元左右。
例句(11)~(14)里的“左右”和“上下”都可以互相替换并且不影响语义的表达。但是每个单位和“上下”“左右”搭配使用的频率是有差异的,下文将做具体考察。
(三)数目类约量
数目约量主要指单纯数目后加“上下”“左右”表示的约量。例如:
(15)神州公司每年都撥出400万左右专款进行热水器使用的安全教育。
(16)化工行业四季度产值约为1.35万亿元,增长20.2%,全年产值约为5.06万亿元,增幅在28.9%上下。
“上下”“左右”都可以置于纯数字之后表约量,只是搭配使用频率上有差异。
三、“上下”“左右”的约量表达能力对比
时间类约量中时点约量用“左右”,时段约量用“上下”,不能互用。年龄约量、度量衡类约量、数目类约量对“上下”和“左右”选择上存在频率上的差异。因此,为更加直观地考察“上下”“左右”在不同领域表约量时的分布情况,我们检索了北大CCL语料库,对数目类、度量衡类、年龄三个领域与“上下”“左右”的搭配使用表约量的频率做了统计,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上下”使用率为5.98%,远远小于“左右”94.02%的使用率。在表达除时点约量、时段约量之外的约量时,“左右”的使用频率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吕叔湘(1999:477)认为“‘上下不能指距离。”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因为统计显示“上下”可以表距离只是频率很低,一般很少用而已,当然不能和“左右”的使用频率相提并论。因此,对于数量,我们一般用“左右”,很少用“上下”,二者的使用频率有很大差距,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上下”用于表示数量的可能。
在表达除时点约量、时段约量之外的约量时“左右”要比“上下”常用。总体而言,表约量时“上下”和“左右”的使用频率是否同表达除时点约量、时段约量之外的约量一致,为此我们利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进行搜索统计。由于语料较多,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只选取了前1000句包含“上下”“左右”的语料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
可以看到,从表约量的次数来看,“上下”远少于“左右”,“左右”的使用频次接近七成,因此“左右”主要用来表约量,“上下”很少表约量。无论从组合的总量上还是表约量句数量上,都可以验证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上下”“左右”表约量的情况可以大致总结为下表3:
约量的领域主要分为时间类约量、度量衡类和数目类约量三大类。时间类约量分为时点约量、时段约量和年龄约量,但“上下”和“左右”表时点约量和时段约量时呈现对立的分布状态,时点和时段可以接“左右”,不可以接“上下”。纯数目、度量衡单位、货币单位、物理单位等等数量短语,都可以后接“上下”和“左右”表约量,约量方位词的用法分布比较整齐一致。
结合上文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在表约量能力上,“上下”为弱约量词,因为它不能表示时点、时段等时间约量,只表示度量衡类和数目类约量,分布范围较小,组合能力差;“左右”为强约量词,因为它既能表示时间类约量也能表示度量衡类和数目类约量,分布范围广,组合能力强。在一定情况下,“上下”可以替换成“左右”,但“左右”不能替换成“上下”。
四、“上下”“左右”表约量的隐喻机制
人们对空间方位的认知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基础,而对时间和其他事物的认知是建立在对空间认知基础上的。所以,“上下”“左右”的词义由表空间方位引申到表约量,就是源于人类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认知的实践。
(17)我的上下左右都是阳光。
(18)这个女人三十岁上下。
(19)你忘了,山上的敌人是一个加强连,可能有四百人左右。
从例句(17)到例句(19),“上下”“左右”意义的演变是人们的空间经验和认知能力不断获得并强化的过程,也是一种从空间方位到约量的隐喻。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意义产生的根源之一,它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是用某一认知域的概念来说明另一认知域的概念。按照隐喻的性质,Lakoff&Johnson;(1980)归纳出三种不同的隐喻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其中方位隐喻指的是参照“上一下、内一外、前一后、深一浅、中心一边缘”等空间方位来组建隐喻,与“上下”“左右”表约量义的关系最为密切。
表空间方位的“上下”“左右”属于空间域,它们会投射到数量域或时间域,从而使它们自身的意义发生引申,但二者在具体投射时又是不同的。
“上下”表非时间约量的认知隐喻基础,诚如Lakoff&Johnson;(1980)所说:“如果你把某一物质装入容器,或将某一物体堆积起来,该物质或物体的(顶端)水平高度会随数量的增多而上升。反之,则下降。”这使得我们很容易将数量的增加和空间位置的上升联系在一起,形成“多就是上”的空间隐喻。与之相对,则会有“少就是下”的空间隐喻。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通过隐喻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上下”就从空间域投射到了数量域,表空间关系的“上下”也就可以通过隐喻来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左右”最初表示的是空间方位义,常用来表示人身体部位的对称分布。人体部件对称分布的方向为水平方向,那么,“左右”则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关系和运动。古代人常用杆秤称重,而秤杆上的准星是左右来回滑动的,以此准确称出物体重量。久而久之,人们在概念上就把“左右”与物体的多少联系起来,从而“左右”由空间域投射到了数量域。在类推作用下,“左右”进一步延伸到了时间概念领域,继而投射到了时间域。如下图:
可见,“上下”“左右”的投射路径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上下”“左右”都可以表约量,但表约量的能力是不同的。“上下”只能表非时间约量,“左右”既可以表时间约量又可以表非时间约量;通过对表约量的语料统计来看,“上下”表约量出现的频率远低于“左右”;“上下”为弱约量词,“左右”为强约量词。在一定情况下,“上下”可以替换成“左右”,但“左右”不能替换成“上下”。二是,“上下”“左右”由表空间方位引申到表约量,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机制有密切关系。“上下”“左右”通过隐喻从空间域投射到数量域或时间域,并出现了投射的不平衡性。
注释:
①本文语料来源如未特殊说明,均来自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郭攀.“时点性参照点+双向复合性方位词”的综合考察[J].汉语学习,2001,(5).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马喆,邵敬敏.论反义方位复合词的约量表达[J].学术研究,2009,(5).
[4]张豫峰.“X+前后/左右/上下”的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5]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李安涛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