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
[摘要]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卓越”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亟待提高。本文先就国内外高效教师教学水平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而后针对高校年轻教师教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个人方面和学校方面提出了对应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卓越”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20-0100-02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教师年龄正在趋于年轻化发展,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来。但是,青年教师受到年龄的制约,其工作能力及专业素质相比于老教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10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卓越计划”,通过该计划将建设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来培养卓越工程师,进而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国内外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现状
(一)国内状况
中国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高校教师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年轻教师数量也在不断上升,35岁以下的教师接近高校教师人数的一半。这就引发了由于高校教师资历较浅、教学经验不丰富而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教育的质量。近两年来,教育部对于高校年轻教师的教学素养及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与培养,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卓越计划”的实施,大大地提升了我国高效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但是在实践培训中,仍旧坚持传统的培训模式,缺乏对于年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高校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高低之差,仅凭单纯的培训很难达到提升高校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国外状况
从20世纪中叶起,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就建立了相关的教学研究中心,随之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也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教学中心,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教学能力的组织与保障。同时,为了激发高校教师参加培训课程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些国家的政府部门还颁发了相应的教师专业标准与要求等相关的文件,同时有些高校还以奖金及休假等福利来帮助高校年轻教师提升其教学水平与能力,鼓励教师们多多参与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
二、高校年轻教师教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基本功较差
年轻教师是指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教师,而国内的高校教师一般都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的学生,其刚离开学生的身份不久,没有过多的教学经验,并且没有经过正规的教学训练以及对于教学基本功的培训,甚至有些年轻教师对于日常的教学基本程序还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很多的高校年轻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不流畅,对于相关的概念解释不清楚,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不符合相关的规范,基本的教学技能掌握的不全面,甚至有些年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一个为人师表的样子,上课时状态比较懒散,等等。年轻教师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必定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经验不丰富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呈正比的。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应对教学中的难题时,会显得更加从容淡定,并且可以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花样百出的问题,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这样的教师所教授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都会比其他的学生略胜一筹。而对于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尤其是在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年轻老师的社会资历尚浅,很难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指导与帮助。
(三)教学创新力较低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作为高效年轻教师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之一就是教学创新力,同时,年轻教师还应具备相关的学科教学能力、教材转化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等等。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年轻教师由于教学能力及相关经验的不足,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依照自己当年作为学生时老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大多数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时依旧是照本宣科,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毫无创新力。对于相关的概念仅是凭借相关参考资料上的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与理解,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
(四)教学热情低
“国内大量研究显示,教师正面临着工作重负问题,这种工作重负导致了教师的压力与紧张,至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被认为正忍受着极度的压力与焦虑。”在当今这个竞争压力十分大的环境中,高校年轻教师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使得其教学热情度较低。高校年轻教师比较担心与自己相关的考核与评估,与自己以后评职称的压力,因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其次,由于高校中关于教师的相关竞赛或活动较少,教师对于教学的热情得不到有效地激发。
三、对应策略
(一)个人方面
1.做好职业规划,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高效的青年教师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客观因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从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来确定职业定位。同时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需要树立一个崇高的职业理想,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进而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高校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层面人手,与学生交朋友,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寓教于乐,营造一个欢乐的课堂氛围,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做法可以提高高效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信心和热情,从而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其次,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无学生的彩排对课堂内容进行提前的预演,从而克服青年教师在讲课时的紧张心理,提高教学的信心。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高效青年教师要是想从容淡定的面对课堂,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对此,高校青年教师就需要对于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与深究。首先,要加强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主要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可以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青年教师有效地展开课堂的教学活动。其次,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与更新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教师需要紧跟这个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脑中的知识,扩大知识广度,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同时不断的对其进行加深,这就得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与书籍,并且涉猎相关的周边学科知识,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学校方面
1.对教师进行多样化的评价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是以发表的科研成果及论文来作为衡量评价老师的指标,对于老师职称的评定也是以此为最大的参考条件,导致了高校教师将精力主要的集中在相关的科学研究及论文的发表上,对于学生的教学责任就随之减少了。为了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对于教学的重视度,高校需要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修改与调整。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都是在学期末,学校可以依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月末评教表,让学生在每月月末都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来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及时的調整。同时,学生还可以就某一节课来对教师进行评价、打分。这样的评价方式,青年教师可以获得最及时最直接的评价,有助于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2.完善激励体制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至高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才会有更高的价值出现。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只有满足了他们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需求,才会在他们中间产生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才会全身心的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因此,高校应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建立物质激励、情感激励和机会激励并重的激励助长体系。高校需要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举办青年教师的赛教课,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或者定期给青年教师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等等。从精神领域和情感层面来满足他们,从而激励他们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本文就“卓越”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展开相关的分析与研究,先就国内外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而后针对高校年轻教师教学能力中存在的教学基本功较差、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学创新力较低、教学热情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个人方面和学校方面提出了做好职业规划,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教师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以及完善激励体制的相关对应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卓越”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