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 梁伟杰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理论和实践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尚无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SSP测度指标体系,以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其发展差距,并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测度指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9-0103-07
收稿日期:2017-04-20
作者简介:王曙光(1963-),男,山东青岛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公共政策;梁伟杰(1991-),男,山西阳泉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事务与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创新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JY003。
区域经济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onn Heinrick Von Thunen)在《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著作中提出了“区位”的概念后逐步形成[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国外主要包括以拉格纳·格纳斯、罗森斯坦·罗丹等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和以冈纳·缪尔达尔、佛朗索瓦·佩鲁、艾波特·赫希等人为代表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词由我国学界首创,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渐成研究热点。其研究源于人们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认识,差异源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数据,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91-2001年中部与东部的经济差异与1980-1990年相比扩大了245个百分点,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差异扩大了101个百分点。
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思路,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两个大局”,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目前,东部利用政策优势与区位条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等地区相比发展缓慢。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成为我国决策层与理论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与相关研究
自1995年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995年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规划》,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异”作为之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并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纲要》专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标志着区域发展战略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变。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2003年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同年9月四中全会和2004年3月五中全会分别提出了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此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重要的阐述,体现了党对我国经济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决心。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明确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为基础,形成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從万方数据库统计看,1996年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关键词或标题的论文为76篇,超过1985-1995年10年的总和,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的变化。1994年出版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被认为是我国较早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2]。此后,诸多专家学者们相继研究了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对策等问题,但其界定和认识不尽相同。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各区域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且形成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3];胡延照(1996)认为,应着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4];冯玉广和王华东(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即 PRED 系统)中诸要素和谐、合理、效益最优的发展[5];曲振涛等(2006)认为区域即地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按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6];覃成林等(201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描述区域间经济关系的状态或过程,区域间开放与相互联系、发展上形成关联互动,相关区域经济都能持续或共同发展、经济差异趋于缩小[7];刘志彪(2013)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突出表现为沿海化、城市化、城市群化倾向[8];崔木花(2015)认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制约[9];丁任重和陈姝兴(2015)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存在政策理念碎片化、政策思路趋同化、政策执行孤立化等问题[10];田开友(2017)认为区域性限制竞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及宏观调控性缺失等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范[11]。
上述研究没有界定“发展”等概念,似乎是心知肚明或不用释义,我们认为这是不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必须明确。本文在进一步辨析发展与增长、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
二、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ISSP测度指标体系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
一般而言,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其内涵包括增长、可持续发展,而增长只是事物由少变多的过程;经济一般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经济发展是指除经济增长造成的区域、时间内产品与服务的增加外,还包括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变化等,经济发展的变化指优化;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不同,它是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既包括数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又包括了发展的持续性。协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配合得当之意,配合作动词指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两个及两个以上部分的参与,在本文中所指我国东中西北四大区域;得当指适宜的状态,而适宜是指区域各自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彼此间差距的缩小,故此协调是指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区域间合作而达到相互适宜的状态。endprint
综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界定为:“区域间的经济交往日趋密切、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收入分配科学合理、相互联系良性互动、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以达到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12]。这种发展包含一定时期内区域各自产品与服务数量的增加,以及各自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分配结构的优化,且不以牺牲后代人发展为代价,主要维度包括区域经济稳定增长、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
(二)ISSP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1.ISSP测度指标设计的总体框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我国没有确定的标准,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至今仍尚未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客观的、普遍认同的测度指标体系。诸多专家学者倾向于评价原则的研究,缺少量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或可操作的标准;或限于数据搜集的难度,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通行度偏低;或提出的指标很难度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深刻的内涵。
故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界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提出可量化的测度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长(Increase)、经济结构(Structure)、公共服务(Service)和发展潜力(Potential)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我们将其4个一级指标关键词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综合称为ISSP指标,并将三级指标确定为“以人均指标为主体、总量指标为辅助”,以保证测度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2.ISSP构建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路。在ISSP一级指标下,具体构建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其基本思路为:
(1)经济增长一级指标。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协调发展应是又快又好,其中的“快”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和外贸“三驾马车”拉动,故在经济增长一级指标下设立相应的政府投资规模(包括人均财政支出数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居民消费水平(包括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和外贸收支状况(包括人均进出口额、人均顺差额等)3个二级和6个三级指标。
(2)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好”主要体现为经济结构,而优化的经济结构包括区域行业发展均衡、基础设施良好及居民经济情况富裕,故此作为经济结构的3个二级指标,并设立10个三级指标。行业发展水平指标下,三大产业的GDP占比可反映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均衡程度,行业发展有无偏废,通过GDP占比一目了然;在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下,主要选取反映一个地区的交通、邮政、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指标;人均GDP、人均工资和私人汽车拥有量,则可直观地反映居民的经济状况。
(3)公共服务指标。经济协调发展除又快又好之意外,还包括区域公共服务水平,进而带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等事业发展,因而将其设立为6项二级指标和18项三级指标。其中,在文化建设水平下选择报刊、广电、文艺和图书馆等指标进行测度,科技发展程度下则通过技术市场的成交额和有效专利数量两个侧面予以反映,教育发展情况下通过教育经费和高校数量来反映,基础卫生水平下的3个指标则侧重于居民医疗待遇,社会福利保险下选取最基础的医疗、失业和工伤等数据,社会就业状况下主要选取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中就业水平及社会总体就业水平。
(4)发展潜力指标。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储量和环境保护情况决定其经济发展潜力,故而将其设立为2项二级指标和12项三级指标。在自然资源储量下确立为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区、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水和耕地等自然资源的储量情况;在环境保护情况下主要选取废气、废水、固体废料等垃圾产量的负向指标和垃圾清运量的正向指标。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在设计ISSP指标体系时,一些重要的指标如土地承载力等,由于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难度,或未能纳入该体系中,或是三级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二级指标(如外贸指标、行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指标等)的内涵,其主旨是构建一个相对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也期待学界更深入的研究与指正。具体的ISSP指标体系见表1。
(三)ISSP测度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为衡量区域间发展的协调程度、消除数据间单位差异,本文标准化处理是以一个区域年数据为基准。其模型为:
Cij=qijMj
其中Cij为第i年j指标的标准化分值,qij为其他地区第i年j指标的原始数据,Mj基准地区的数据值。
本文采用多因素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其公式为:
Ui=∑CijAj
Ui為第i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指标,Cij为第i年j指标的标准化分值,Aj为j指标的权数。Ui是区域数值的比较值,可较好地衡量所比较的区域之间的协调程度。
(四)ISSP测度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
为使指标权重更加客观,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各项指标的主要成分,并根据各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度和指标在成分中的得分来确定权重。在运用因子分析时,运用最大方差法旋转数据。设置最大迭代收敛的25次,在5次迭代后达到收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三个主要成分,其方差占比见表2。
在成分提取的基础之上,根据每个变量的在提取因子中的成分值的绝度值占该因子比重,得到了每个变量的权重。经计算,一级指标经济增长权重为1234%、经济结构为2257%、公共服务为3913%、发展潜力为2596%。需要说明:环保指标中设置污染指标在理论上应为负值,但为了保证权重之和为1及计算的客观性,本文设为正值,即在加权计算之后、求和之前将人均废气、废水、工业废料指标作负化处理。ISSP测度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详见表1。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一)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按照上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SSP测度指标体系,本文选取我国四大区域“十二五”的相关数据,在标准化和加权后进行评分加总,测度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见表3;总体评分结果的折线统计图如图1。endprint
(二)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结论
第一,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依次为东部、东北、西部和中部。从表2中可知,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方面均高于其他地区,但发展潜力最低。随着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第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从表2看,东北地区的4个一级指标数据逐年下降,特别是经济增长评分走低,即从2011年的326降为2015年的270。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外贸虽没有大的变动,但政府投资出现明显的降幅,因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不具备明显的发展优势。从图1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最低,且没有任何一项一级指标高于其他3个区域。这也表明中部地区缺乏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与东部区域经济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第四,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主要能源储量是其他区域数倍,甚至水、煤炭资源的储量是东部地区的数十倍。其经济发展潜力从图1看排名第二,从表2看其发展潜力是其他区域的数倍。因此,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构成了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三)我国西部地区11省区的测度分析
在四大区域评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西部12省区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测度。由于西藏自治区的数据错误和空项较多,因此暂不包括对西藏的测度。其评分结果见表4;总体评分结果的折线统计图如图2。
对西部11省区经济协调发展测度后,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同区域各省区经济协调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从图2看,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发展趋势平缓,但总体水平较差;陕西和青海2省区发展波动较大,但总体水平较高;而重庆市发展趋势呈下降状态,与其他10个省区的趋势相逆。可见,即使同区域内不同省区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是不同的发展趋势,也说明一个区域总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和区域内所有省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性,不能以区域的总体繁荣代表内部所有地区的繁荣。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特点,国家及其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忽视地区间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应满足差异化的要求。
图2 西部11省区综合评分的折线统计图
第二,同区域不同省区可担负不同的经济发展任务。在西部发展较好的省区中,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重庆市经济发达、公共服务完善,青海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在西部诸多省区中,不同区域发展禀赋及自身优势条件可担负该区域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区域内分工和协同发展可有效地促进一个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区域整体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要求区域内各省区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而非机械地制定同样的发展目标与政策。
四、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以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为基础,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只有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缩小各省级区域间的差距,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13]。但东北地区与中西部情况有所不同,故此应制定符合其适宜的策略。东北地区策略的核心是扭转目前“断崖式”经济衰退的态势,中西部则在于保持和提升发展速度。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1改变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东北地区的衰退由政策失效引起,特别是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缺乏持续的动力和稳定的质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应重视优化经济结构,以供给侧改革代替政府投资拉动,走一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质量代替规模的经济发展道路[14]。
因此,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以导向型政策配合直接投资,以市场选择代替行政命令,逐渐放宽政府行政审批范围,发挥市场机制效应;适时对国家某些垄断行业尝试引入民间资本,以激发该行业活力;积极实施PPP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鼓励大众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15],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着力解决人口老龄化等突出性的人口问题。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率过低、人口净流出大于净流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外溢等突出性问题,这是造成东北区域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内部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突出性人口问题的发生导致东北地区的内需严重不足,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改善東北地区生存发展环境,如提升城乡低保标准,解决社保基金缺口问题;提供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在东北地区可率先实施全面开放二胎生育试点,并适度扩大生育保险基金规模;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励政策力度,创造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优越环境[16];加大财政支出中关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1.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在经济新常态的政策要求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增速下降,但这又是改善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机,因而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改革契机,组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联盟,加强区域间的开放、互动与协调,并完善各省级区域经济体制,焕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活力,以保持其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17]。
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以区别于需求侧的经济增长政策。中西部地区供给侧改革应着力于供给上提升经济发展的质效,结构性改革可持续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包括经济、消费、产业、企业和分配等结构的优化,将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惠民生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18]。
2.创新区域经济分工协作方式。处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区域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传统的协作关系的实质是发达地区的高端产业需要较不发达地区的低端产业支持。这种协作方式只会扩大区域间的不协调与经济的两极分化,目前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剪刀差就是这种分工方式的体现。endprint
因此,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分工协作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去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端产业,从根本上提升其创造财富的能力,改变东部地区垄断产品大部分价值的现状。目前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主要产业,面临着产业升级转型,故此应降低其比重,并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大财税激励政策支持力度。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因是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国家“一部分人发展起来”的区域战略发展政策,而如今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战略节点,中央政府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时要赋予适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与政策,并从东部地区的发展成果中抽出一部分使“先富”的東部带动需要“后富”的中西部地区。
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给予其财税激励政策支持,包括直接的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以及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以激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财力。此外,还应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东部地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弥补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不足,增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约翰 冯· 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J].1986(95).
[2] 张敦富,覃成林.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蒋清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6):49-54.
[4] 胡延照. 论上海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上海环境科学,1996(4):1-3.
[5] 冯玉广,王华东. 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2):42-46.
[6] 曲振涛,周旭亮,王庆江.区域经济协的界定及其差异性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
[7] 覃成林,张华,毛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 (4):34-38.
[8] 刘志彪.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与长效机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0.
[9] 崔木花. 中部六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动态演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8):71-75.
[10]丁任重,陈姝兴.大区域协调: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趋向分析——兼论区域经济政策“碎片化”现象[J].经济学动态,2015(5):4-10.
[11]田开友.区域经济发展失范的经济法规制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7-42.
[12]王曙光,樊迪.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6(13):114-118.
[13]温雪,赵曦. 中国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与政策调整[J].社会科学家,2015(9)66-70.
[14]付德申,孔令乾.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商业研究,2016(8):25-32.
[15]王曙光,李金耀. 小微企业税源培育的政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6(10):119-122.
[16]侯力,于潇. 东北地区突出性人口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5(5):118-126.
[17]方来.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2-110.
[18]黄小勇,陈运平,肖征山.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理论及实证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5(12):38-42.
ISSP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ANG Shu-guang, LIANG Wei-jie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ur country, however, there is no universal cognition standard on the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et in theory or practice. An ISSP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ith 4 first grade indexes, 14 second grade indexes and 46 third grade indexes i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gap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and the dominant strategies on acceler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distin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pth index
(责任编辑:李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