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 勇
扶贫惠民 责任在肩
文/陈 勇
宝泉岭局直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党员干部像一把雨伞,在关键节点为贫困户遮风挡雨;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温暖着低收入群体的心。仅2016年,就完成了局直地区93户173人脱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帮扶过程中,宝泉岭局直地区各级党组织承担了大量社会责任,按照“服务型党组织+脱贫攻坚”这一工作思路,动员党员干部结对贫困户,落实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帮扶责任。
据了解,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地区现有居民20714户,常住人口54883人。2016年初统计,需要帮扶实现脱贫的有291户家庭,人口为615人,其中贫困群体具有职工身份的仅为111户242人,占比不足39%,有60%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是从外地汇聚到垦区来的。
在一位扶贫干部的日记中这样写到,“这是宝泉岭垦区有史最大的一次帮扶工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落实”。因为每个党员干部心里都明白,这是一次只能打赢、不能失败的“战斗”,它关系到众多贫困家庭、关系到宝泉岭小康建设进程,更关系到各级党组织是否有能力做好服务居民群众、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责任分解,任务压实后,党员干部纷纷下到局直各社区,到扶贫对子和联系户家中看望贫困人员,开展“三送”活动:即送救助款、送生活用品、送人文关怀。与贫困人员一道商讨脱贫计划,实施创业帮扶、公益岗位帮扶、医疗救助帮扶、教育帮扶、政策托底帮扶等九项扶贫帮困措施。
局直城管局党委结合工作特点首先提出“脱贫攻坚+环卫保洁”公益岗位扶贫。将5个平房区的56条街路保洁实行购买服务,为有部分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愿望的20名贫困人员提供就近、方便、弹性、常态的劳务机会,使贫困人员人均增加收入9300元。贫困人员唐厚兰,49岁,肢体二级残疾,独自抚养13岁的女儿,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城管局党员干部霍宝岩安排其成为平房区街道保洁员后,每月收入1643元。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按照扶贫重扶技的工作思路,局直岭中社区党支部建立“阳光扶贫工作室”,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和实习操作项目,手把手教授贫困人员编织技能,把工艺品转变为商品。工作室2016年完成培训贫困人员和残疾人22人,人均实现增收1000余元。局直岭东和岭北社区党支部分别在室外设立了“爱心墙”,以对接社会捐赠通道,消除了贫困人员碍于脸面、不愿当面接受馈赠心理。全年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衣物3900件,贫困户领走2400件。岭西社区党支部设立“爱心屋”,让走进来的贫困人员都体验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全年接受捐赠物品1860件,发放314件。
提供一个岗位就是帮扶一户家庭。退伍军人夏宏钢,患有多种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党员干部高春生找到有关部门,安排小夏做了门卫,小夏主动打扫卫生,并利用业余时间为单位修理清雪工具,受到了好评。党员许新是通信分公司总经理,他的帮扶对子张利华,夫妻患病且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许新在本单位为张利华提供一份每天一小时保洁的工作,每月工资900元。还为张利华家免费安装电话和宽带,使孩子假期回家也能上网学习。局直各单位党组织共协调安置23名贫困人员陆续走上劳动就业岗位。
实行党员“搭把手”活动,鼓励贫困人员创业脱贫。今年,城管监察大队党组织为任志成等7名贫困(残疾)人员减免垃圾清理费1.15万元。党员干部屈军的帮扶对子焦锐,有按摩技术,屈军帮助办理营业执照,使他当年纯收入达19200元。
让贫困户居者有其屋,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贫困户心上。2016年秋,城管局党委在管理局工会、民政、住建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15户贫困无房职工配租了廉租楼,使他们有了安全感和获得感。
今年,宝泉岭管理局党委将继续推行党员干部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八小时以外比先进”活动,发挥各级党组织旗帜引领作用,为实现本地区贫困人员“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垦区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工作目标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