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文言文是我国几千年古代思想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是中国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作品本身具备丰富的内涵和高尚的精神价值。文言文教学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语言、培养优秀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的字词串讲、随文释义等套路上,其结果是教师费时费力,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文言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顾名思义,微课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精简短小的小视频把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展现出来,以便学生能随时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可以说,微课是目前将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将微课应用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善目前文言文课堂的尴尬状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更深层次地感受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一、微课在课堂导入的应用
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课堂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适宜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微课以视频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情感共鸣。如在《刺客列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播放一段微视频,可以以电视剧《刺客列传》的片头为主体制作,在微视频中编辑PPT,让学生在观赏微视频时感受到刺客的侠肝义胆的英雄本色,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二、微课在课文背景中的应用
课文的背景是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对背景进行深入地讲述。文言文作品承载着古人的思想和智慧,但毕竟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很难理解他们的言论及思想。这就更需要对课文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悟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此,老师可把微课和课文背景相结合,帮助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如在学习《游褒禅山记》时,老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微视频可以包括作者王安石的人物事迹、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等资料,以此背景让学生初步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情境,从而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治学、处事等都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感受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处事的能力。
三、微课在课文理解中的应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但在文言文教学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一些基本的文言现象已经让学生对文章望而生畏,更别提一些需要了解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容的文化常识等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将包含了这类知识点的微课穿插进来,不仅能够起到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效率的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如在《兰亭集序》教学中,学生对“曲水流觞”这一雅俗不很清楚,教师可根据一些影视作品中的这样片段制作成微课,适时播放给学生;再如一些古人行礼的文化常识,何为“跪”、何为“坐”,何为“稽首”、何为“顿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播放讲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意。
四、微课在课堂延伸中的应用
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需要日积月累温故知新,还需要不断巩固延伸阅读。微课内容短小精悍,针对疑难点专门设计,非常适合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或是让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有了充足的条件进行反复学习。如文言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现象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如一词多义、常用虚词、文言句式、断句等等。教师可针对某一点做成一系列微课程,发布在相关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微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对改善巩固文言文教学效果的作用不容小觑。此外,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课后,教师会推荐甚至解读与之相关或者类似的文章、著作,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都是学好语文所必需的。微课作为一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最适合承担这个任务。如学习《项羽之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的学习,还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楚汉争霸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了解《史记》和司马迁,进而总结和思考历史。这些延伸内容,在课堂上即便会涉及,但由于时间原因教师也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是微课就给我们提供了拓展的可能,学生完全可以在闲暇之余,通过微课来了解学习这些丰富的内容,从而形成深厚的文学素养。
总之,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给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吹入了一缕春风,它不仅帮助老师改善文言文课堂沉闷乏味的状况,而且使学生更有兴趣和激情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更高的学习效率。同时,它也给教师带来了创新的机会和智慧。让我们欢迎它并且将其融入我们的教学,精心设计。相信充满师生智慧的微课程,能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胡冰.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读者文摘,2015(20)
[2]王福生.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优势互补.现代语文,201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