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艺
最近几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各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据中国海关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仅在经贸领域,2016年中俄进出口贸易额为69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达140多亿美元,继续保持俄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地位①。在战略互信方面,中俄两国亦在共同应对国际问题挑战中逐渐找到了符合彼此利益诉求的发展契合点,如双方领导人所宣示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与此同时,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作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内设立17年来,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充分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水平,也强有力地巩固和推动了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一、新世纪以来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与发展的简要回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外人文交流,将其确立为党和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战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人文交流与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一道,被定义为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成为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进入21世纪,中国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法国和印度尼西亚建立起了六大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六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了高层支持、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中外人文交流格局,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广电、媒体、旅游、妇女、青年、档案和地方合作等多个领域。在机制成员共同努力下,机制汇聚了丰富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②。
回顾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这段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在六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之中建立最早,成绩也更为显著。2000年12月,为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统筹规范中俄在教育、文化、衛生、体育四个领域的合作,并使其机制化,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内成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2007年7月,该委员会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下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青年八个领域的合作分委会和档案合作工作小组。截至2016年7月,委员会已经召开17次例会。
随着交流的深入,中俄人文合作内涵日益丰富。人才联合培养、高校联盟、卫生防疫、旅游投资、媒体交流工作,以及青少年运动会、文化节、电影节、档案展、青年代表团互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序推进。其中,两国推动的“国家年”系列活动,更是一种国家间文化交流形式的创新探索,影响深远。2006-2007年,在中俄互办“国家年”框架下,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俄罗斯主宾国”和莫斯科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在两国社会民众间产生了良好反响。其后循序推动的“语言年”“旅游年”“媒体交流年”等国家年活动,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在文化人文和版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17年适值“中俄媒体交流年”收官阶段,中俄双方通过媒体这一重要交流平台,向对方的人民更多更好地介绍了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巩固中俄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也从专业机构对俄罗斯的民意调整数据中得到了验证。据俄罗斯卫星网2017年4月10日报道,俄罗斯列瓦达民调中心最新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多数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除兄弟国家白俄罗斯之外的另一与俄国拥有良好关系的国家。目前对中国持好感的俄罗斯人达到78%,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者仅为13%。
正如外交部长王毅所言,经过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人文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中俄关系的一大亮点,也是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③。
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2013年9-10月间,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之后,俄罗斯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从疑虑到逐渐接受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起初,俄罗斯社会对来自中国的倡议产生了广泛的疑虑甚至形成一种恐慌④,精英界进入相对长期的观点博弈,但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持续以及国际经济制裁的加剧,俄罗斯国内对“一带一路”的质疑与批评逐渐降温,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更加理性地审视“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和政府近几年在国际场合所做的大量有效阐释说明工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各项规划的具体展开与落地,特别是2015年5月,中俄两国就“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达成战略共识后,俄罗斯社会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看法逐渐趋于客观。
总体来看,目前俄罗斯社会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代表着“中国崛起”达到了一个新阶段。现阶段俄罗斯整体上将中国视为机遇而非威胁,应“借中国之风扬俄罗斯之帆”(普京)。但俄罗斯对“一带一路”的实施有自身关切,同时俄罗斯国内对中国及“一带一路”倡议将长期存在欢迎与担心交织的一种微妙心态。特别是中国人口进入俄罗斯(尤其是远东地区)、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对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影响,类似的问题或疑虑长期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和常态,当俄罗斯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压力趋大、中俄抱团应对共性问题的需求趋强时,合作和肯定就会成为舆论主调;而当外界压力趋缓、中俄需共同应对的迫切问题变少或双方利益在具体事件上产生不一致或冲突时,质疑和担心的声音则有可能卷土重来。
在此背景下,加强和深化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通过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有助于应对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1. 深入开展人文交流,厚植民意基础,增进两国间战略互信。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双方的合作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俄罗斯国力振兴、重新崛起的重要阶段。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都在国内,巩固睦邻友好、推进战略协作是两国维护各自国家安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中俄两国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各自的崛起与振兴。”⑤但是,由于受中俄交往的历史以及国际环境与地缘政治的牵引,类似的理性认识虽能占据双方的主流舆论,但毕竟不能完全消除两国精英界和民间社会的相互疑虑,特别是在民间社会,双方舆论产生矛盾、误会和分歧的可能性一直存在,并有可能在一些特殊事件发生时突然加深。因此,中俄人文交流有必要客观看待并更为重视这一隐患,更为积极地引导民间舆论,打破官方人文交流的固有模式,推动双方社会更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彼此,为双边关系健康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顺利对接奠定更为坚实的民意基础。endprint
2. 加速中俄人文交流模式转型和升级,建立长期有效的新型大国合作关系,保持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型的“官方引导、民间主办”的人文交流新模式,真正实现从政府到民间,从政策到市场的转换,从输血到造血,让两国间的人文交流真正进入健康可持续的新阶段,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长期以来,中俄人文交流的形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虽然培育和形成了一批品牌合作项目,比如系列国家年活动、各类艺术節、文化节、专题论坛、演艺团体互访等,但没有转化为市场化的系列文化产品,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的民间与社会参与,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两国民间文化市场,从而导致两国文化交流不平衡、交流范围固化、影响力窄化等消极后果。众所周知,在演艺交流方面,历年来国内民间文化团体赴俄罗斯演出的规模和数量远远小于俄罗斯赴华的团体,其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受政府主导模式下资源配备机制的负面影响。
3. 中俄人文交流要有主体性思维,其侧重点应逐渐跳出服务双边经贸、服务国家战略等既定思维模式,要从习主席所提倡的加强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高度,重新审视中俄文化的共性与互补之处,弘义融利,共同发展,推动两国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文艺审美等精神世界层面的相互体认与理解。
众所周知,俄罗斯文学经典著作曾经在中国广为流传,对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几何时,俄罗斯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等歌曲也成为中国人人传唱的经典。其中,俄罗斯经典在当时中国的广为传播虽然存在浓厚的政治因素,但不可否认,两个民族价值观相互契合的内因在起作用。在中俄人文交流中自觉关注彼此的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应该成为双方交流与互鉴的主导法则。在这方面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少。比如,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与俄罗斯价值观的相同点主要是集体主义,注重家庭、传统,对有影响力的人充满敬意。而两国价值观的不同点在于:俄罗斯不太注重和谐价值观,不像中国人那么注重家庭;俄罗斯人更注重正义,中国人则更注重和谐⑥。北京大学李明滨教授指出,苏联时期所讴歌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成为中国读者最能接受的价值观⑦。
可惜的是,与之相比,当下中俄两国很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有流于表面化和符号化的倾向。两国民众对双方文化的认知和印象也停留在一些具体的物化的符号,如剪纸、灯笼、书法,反而对各自具有更大当代影响力的有深度的作品缺乏必要的了解,审美经验上缺乏共识,活动安排也缺乏应有的深度和情感感染力,只是形式上热闹。以上种种,需要我们尤为注意和警惕。
三、新形势下加强中俄人文交流的战略思考和几点建议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包括中国、俄罗斯领导人在内的31位沿线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代表出席论坛,论坛达成的成果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类,76大项,270多项。⑧
在此前景下,建议中俄两国未来人文交流充分汲取既往经验教训,在政府引导、民意基础、产业发展、人员交往等方面未雨绸缪,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顺利对接与落地奠定更为坚实的合作基础。
一是在继续做好和完善中俄人文交流顶层机制设计的基础上,变官方主导为政府引导,以重大项目或平台项目为抓手,充分调动民间社团和市场力量的参与积极性,重视双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不适应现象,有的放矢,辅以国家艺术基金或国家文化专项资金等资金杠杆牵引,确保中俄人文交流更加重实效、成规模和可持续。
二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深度宣介两国社会民生,呵护培育彼此善意的民意基础。建议新闻传媒界加大对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支点国家的民生世情的报道深度,为国人呈现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的俄罗斯,真实了解俄罗斯人民的关切。
三是中俄人文交流要逐渐从项目驱动到产业驱动,双方应积极挖掘和对接当地社会需求,切实推动两国文化间的产业交流,做大两国间的文化贸易特别是文化服务贸易。而在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进俄罗斯方面,建议国家重视发挥文化出版机构、影视、演艺公司等文化交流市场主体的作用,既要改变文化交流过分集中于京沪和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都市及边境城市的区域不平衡现状,同时要避免“一哄而上”,以政策或资金向优势行业倾斜,鼓励其发挥核心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是要关注和重视中俄人文交流中的“人”的问题,让彼此的交流更有“温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其关键和最后的落点都在于“人”。特别是针对中俄文化交流领域的青年人才培养、中俄相关专题智库梯队建设,国家应给予充分重视。此外,还应继续重视培养与储备通晓中国文化、掌握俄汉双语,并且在人文、经贸、法律等领域具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从另一个角度看,要主动积极为双方各领域各层次人员的直接接触与交流提供便利和可能,打造民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品牌或平台,继续推动双方在旅游业的合作,让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切身体验对方的文化及社会。
「注释」
①综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人民网,2017-4-11。
②《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综述》,《神州学人》杂志2016年第5期。
③王毅:《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新华网,2016年4月29日。
④李秀蛟:《俄罗斯智库专家对“一带一路”的评析》,《西伯利亚研究》2015年第3期。
⑤李亚男:《论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6期。
⑥玛莎:《中俄文化价值观及其在对外政策中的体现》,《中国科学报》2012年8月27日 B3版。
⑦汪嘉波:《中俄人文交流史上流光溢彩的一页》,《光明日报》2016年11月13日第5版。
⑧http://www.beltandroadforum.org/n100/2017/0516/c24-422.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