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行政单位会计改革方向思考

2017-10-09 10:45李婷钟珂明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8期

李婷+钟珂明

摘要:在新常态下,针对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现状,本文提出完善行政单位会计目标,其次在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上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再次不断完善行政单位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并且不断调整和完善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体系等在新形势下行政单位会计的改革发展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受托责任; 行政单位会计; 改革发展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行政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必将对行政单位的会计要求更加严格和全面。虽然2014年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开始实施,但是,现行行政单位会计还不能完全全面、客观地反映行政单位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所以,新形势下,研究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完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绩效做出正确评价,对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制定有很大的意义。

一、完善行政单位会计目标

1.在政府职能逐渐转变的新形势下,现阶段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改革应该满足多样的信息使用者及其多样的信息需求。第一,满足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计信息需求。第二,满足行政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及上级主管机关的会计信息需求。此外,我国各级人大立法机构、政府监督机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纳税人、政府债权人、社会公众等都是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

2.为完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行政单位会计目标,我国行政单位会计的目标具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

(1)行政单位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检查、防范行政单位舞弊和贪污,以保护国家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近些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包括事前的部门预算编制、事中的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目的也都是为了强化对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的控制和管理。近几年的审计风暴表明了行政单位的预算和财务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新形势下,行政单位会计的基本目标恰好可以顺应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要求。

(2)行政单位会计的中级目标是为了达到健全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目标,关注业绩受托责任和项目受托责任、内部受托责任。要实现行政单位会计的中级目标,可如下进行:

a.在行政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基础上,扩大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对象。

b.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c.强化政府的受托责任绩效,可以通过建立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系统,甚至是行政单位管理会计系统来实现。

(3)行政单位会计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促进行政单位履行全面公共受托责任。这是行政单位会计对外报告职能的体现,为此应当建立会计基础恰当、会计对象全面的行政单位会计财务报告制度,提供政府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行政单位会计的三个目标之间是依次递进的关系。行政单位会计同时满足了这三层目标,才能满足多样的信息需求,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

二、完善行政单位会计核算

1.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基础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评价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基础,也是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下行政单位会计的未来改革方向,在改革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行政单位会计环境,切忌简单地以权责发生制取代收付实现制,应该按照“分活动、分项目、分步到位”的方式逐步适用权责发生制。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的会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所形成的会计报告为社会公众充分提供了如实评价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的信息,促进行政单位不断自我改进管理,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的新形势。

(2)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量化了行政单位计划和活动的效率水平,改进了行政单位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了行政单位竞争力。权责发生制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经济资源,比如要将一些基础设施确认为资产,并确认其折旧费用,这样就会使政府更加注意对有关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更好地管理基础设施,更有效地重新分配预算。

2.不断改进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内容

(1)确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建立适当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这一方法,不但可以全面反映政府管理的绩效,同时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

(2)以绩效评价为目标构造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系统。行政单位的绩效评价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全球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政府履责的业绩与其所消耗的公共资源的配比情况。为适应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绩效受托责任的要求,在应计制基础上,应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成本会计系统,以此来核算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完全成本。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系统的建立可以参照企业成本管理过程,该成本系统应确定普遍适用于政府不同组织的成本项目,例如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定成本项目,使部门、项目、产出、期间的考核与评价具有可比性;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即归集成本的范围,具体可以是部门、项目、产出等;并对其进行成本控制。同时,在成本项目、成本计划、成本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以便科学地降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成本。

三、调整和完善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体系

在新形势下,财务报告的内容应根据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承担受托责任的情况及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加以研究。

1.改进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内容。在行政单位会计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经费支出业务,鉴于此,所以要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的基础上增设一些新的会计报表,对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作详尽披露。比如,对一些重点支出项目单独编制会计报表,像人员经费支出明细表、公车支出报表、会议费支出明细表等等。通过对增加的新报表和原来已有报表的编制,可为行政单位了解支出的内容、监控支出的用途和规模等提供具体的会计信息,也为行政单位考核经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与财务分析水平提供可靠会计资料。

2.在改进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结构、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和政府整体的合并会计报表,提高行政单位透明度。具体而言,应在完善现有的行政单位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对行政单位绩效评价构建一套客观的、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按照公平、规范、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完整地反映和披露行政单位资产和负债状况的行政单位会计报告系统,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方面的风险,提高行政单位透明度。

3.对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进行第三方独立审计鉴证。行政单位财务报告是否能客观公允地反映行政单位的绩效和受托责任,只有经过独立第三方审计鉴证,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使行政單位的财务报告取信于其信息使用者。通过独立第三方对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审计鉴证,有利于提高对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并且能够监督官员及行政管理部门高效、廉洁地开展工作,还能保证行政单位履行受托责任,促使政府及其官员通过提高政绩来取得社会公众、立法机构的信任。

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不断的改革自我完善,建立适应财税改革发展需要的新的行政会计制度体系,加强公共支出管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琦,张娟.政府会计改革:问题对策与建议[J].会计研究,2009,10:83-85.

[2]赵建勇.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改革与发展三十年[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8,6:23-28.

[3]李侠.浅谈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J].企业家天地,2011,2:122-123.

作者简介:

李婷(1989- ),女,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现工作于乌海市财政局,从事财政经济类工作;

钟珂明(1988- ),男,内蒙古党校研究生,现工作于乌海市热力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