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简约的语文教学

2017-10-09 15:44袁春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简约语文教学

袁春

摘要:简约的语文教學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教学。在简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守望简约的方法、简约的训练和简约的材料。

关键词:守望 简约 语文 教学

一、守望简约的方法——读

新语文课程观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某个生发点或动情点,让学生自主通过文字领悟文本“未白”的情感,并由此生发作者隐晦于文中丰富的情感。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生发”而“生发”,不断地设问、引导,最终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学生若有所悟。因此,学生的情感“体悟”是在教师“指挥”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决非真实流露。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读,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周一贯曾说:“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他认为,到位的“读”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地涵泳于文本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读文本,以扬声诵读、潜心品读、带问默读、自主选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赋予学生反复“读”的多维空间,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读”中会文义、懂道理、品情感、悟思想。

二、守望简约的训练——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三维界定是课程文化走向多维与和谐的重要理论依据。三维目标的设立应该是无主次、平行的,如果一定要给它们排位的话,笔者认为“知识与技能”应是三维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矫枉过正,把课程目标的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这种做法需要矫枉和匡正。众所周知,夯实“双基”是语文教学的基点,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点,教师只有抛弃那些看似有创意、有内涵的“灌输”,以抓铁有痕的作风踏稳“知识与技能”的台阶,在点滴的语言训练中催生学生对人文情怀的顿悟,才能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强硬地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格观像“堆积木”一样叠加于本应认真夯实、扎实达成的“双基”目标之上,“三维”就成为粗暴的“乱炖”,致使三维目标被人为地混淆、模糊,致使“双基”及其他目标的弱化甚至缺失,从而使学生对文字往往是只读而非解读。这样做,情蕴怎能得以凸现?对此,教师应深研文本,妙语连珠般地发出一连串的提问,学生才能“顺畅”地答出所需。

三、守望简约的材料——文本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除了引导学生注视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之外,它还应该承载悟化道德、激发生命、熏陶审美、广纳信息等任务。

但现今部分语文教师不解读、发现和挖掘文本,而是卖力地将其他学科的资源一股脑地嫁接进来,美其名曰打破学科界限。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看似“丰富”,但结果是“语文”课堂不得不改名换姓,间接或不由自主地变成了历史课、思想课或者自然科学课等,语文不再姓“语”,也不再名“文”了。显然,这种嫁接是一种变异,使得语文教学缺失本性。这不是语文的综合,不是语文的丰富,而是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异化、泛化和复杂化。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坚守无论综合什么,怎样综合, 都要明白“为什么综合”这一含义,要让那些“关于语文”始终服务于“语文”,让“大语文”真正成为“大”。首先,教师要依靠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语文资源,充分用好文本,开发、开拓文本内的资源,引导学生借助、依靠文本,循序渐进、抽丝剥茧地从语言文字的外壳到文本内在的结构思路和思维逻辑,再到人物和作者的精神世界行自主解读,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如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自然而轻松,学生学得自然而平顺,简单丰富,简约充实。

语文生于大千世界,服务于芸芸众生,它需要多彩,排斥纷繁。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用简约的语文教学来守望这片需要多彩、排斥纷繁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简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