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云
[摘要]翻译是架起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在世界文化新格局形勢下,优秀的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中国目前从事翻译工作的大部分译者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专业化水平不够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够充分,不能较好地完成较高要求的翻译工作。对于人才培养输出的高校而言,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更多的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的专业化翻译人才。高校应认真分析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反思,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论、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专业化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的价值意义;翻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12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6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2015年11月27日,国际研讨会“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第六届主题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进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话题再次被提到眼前。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翻译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然而,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中国从事翻译工作的大部分译者专业化水平不够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够充分,不能较好地完成要求较高的翻译工作。作为高校的外语教师,我们应当认真分析现状,结合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思考如何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翻译人才。
一、世界文化新格局及中国文化战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需求逐渐成为人类所追求的更高要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也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并作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一种“软实力”,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一种国际竞争力。根据对世界文化市场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欧美国家在整个世界文化市场占到了77%的比例,亚太地区仅占19%的比例,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仅占整个亚太地区比例中的4%。从该数据可以看出,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欧美文化,当代世界文化逐渐形成了以由欧美文化区为主要阵营的世界文化新格局。欧美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已成为一种国际主流文化,然而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地位却微乎其微。
中国,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大国,曾经影响过整个世界的文化市场,如今却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渐渐被人忽视,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增强,还要注重文化实力的提高。文化,应该被视为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一种“软实力”。正是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把文化建设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早在2002年的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就首次提出“走出去”战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2002年11月,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完善了该战略,明确界定该战略,并把该战略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随后,文化部在《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未来五至十年内所要实施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使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增强,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提出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世界文化新格局的形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文化新格局的形式下应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创造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文化格局,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国际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翻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价值意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瑰宝。要想继续发扬中国文明和中华文化,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之中,应放眼未来,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我们亿万万中国同胞长久以来的一个宏伟愿望,而承载着这个伟大宏伟愿望的正是翻译。翻译是文化与文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只有通过优秀的译者把中国优秀的文化翻译出来,才能让国际社会中的更多国家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只有通过翻译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也才能够吸收更多的文化精华,为我所用,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历代的君王早已意识到翻译对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早在在新中国建国以前历史上就掀起了三次对外来文化的翻译高峰。第一次是两汉时期到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的科技文献翻译;第三次是近代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新中国建立后,党的领导也意识到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为响应国家的文化方针,翻译所涉及到的领域相比历史上的几次翻译高峰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形成处处开花的局面。中国的几次翻译高峰体现了我国对文化交流的重视以及翻译的重要性。如今,在全球化经济的推动下,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的领域已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等其他领域。这一现象打破了英国作家吉卜林曾经说过的东西方二者永不相遇的预言。
文学翻译是架起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要想了解一个国家,就得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而文化通过文学来表现,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手段,文化是文学所包含的内涵。2012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100多年来中国无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空白历史。他在获奖后表示,如果没有那些优秀译者的创造性工作,他的作品不可能为世界各国的读者所认识,更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是这些优秀译者的创造性翻译,使得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增色不少并走向世界。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实现了国人心中百年的梦想,同时,也激发了许多当代作家创作的热情与动力,使他们重拾中国文化创造力的自信心,并将促使中国文学界春天的到来。endprint
优秀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能够引起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同时也能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精神层面的文学与物质层面的经济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及文学作品,并越来越重视,从而又带动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视。如今,莫言帮中国人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世界各国的读者也更加关注中国文学作品,关注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体验中国的民风、民俗,这势必会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优秀的翻译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和政治保障。我国在国外发行的报刊、文学作品较少,读者数量也不多。在国外播出的中国影视节目数量就更少,观众数量也很少。这种状况注定中国无法全面地、完整地向世界传达真实的想法和主张,在国际社会中缺乏一定的话语权。这就致使一些国外民众对中国缺乏认识了解,甚至产生误解,排斥中国、排斥中国文化。甚至有些国家利用其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优势歪曲中国、丑化中国、夸大中国的落后层面,企图阻碍中国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就得通过翻译大量优秀的影视节目、中国文学作品及报刊、报道,让国外的友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接受中国,并且爱上中国。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国与国之间沟通与交流最有效、最有力的方法就是文化的交流。翻译,作为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媒介,是国与国之间相互交往的可靠保证,也是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的有效手段,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部分。
三、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建议
在世界文化新格局形式下,中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市场对翻译人才,尤其是那些专业素质较高并且实际运用能力较强的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尽管各个高校在不断地培养翻译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但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是因为译者人数少,而是因为译者能力水平达不到市场所需的要求。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大多数译者能力欠缺,质量不高,能够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优秀翻译人才为数不多。对于以人才培养和输出为主要目的的高校而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意味着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出了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下高校目前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国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起步较晚,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国的第一批翻译硕士培养计划是在2007年。第一批翻译硕士培养单位主要涉及到一些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的高校,如:北外、北大、上外、复旦、广外、中山、厦门等大学,一共十五所高校。而我们云南地区的高校是在2011年第三批培养计划里,也就是说,我们云南地区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是从2011年才开始起步并逐步探索翻译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易受其他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影响。翻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输入,缺乏市场的导向和具体的实践操作,以至于培养出来的翻译学生与市场或用人单位的要求脱节。培养出的译者能力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能为用人单位所用,最终造成人才和资源都浪费的局面。
其次,教学理论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目前许多高校翻译教学所借鉴的理论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的。在过去一段时间,这些理论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理论也应该不断创新完善。原有的翻译理论已不再完全适应现在的翻译实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翻译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发扬创新精神,注重教学理论的创新。
再次,翻译教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由于我国翻译教学起步较晚,翻译方向科班出身的教师较少。大多数从事翻译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研究方向基本上都是非翻译方向的,而且,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又踏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的。他们本身对翻译理论与实践就缺乏认识,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与经验,知识面较窄,教授的内容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与方法技巧层面。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化建设,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传道、授业和解惑。
最后,高校翻译教学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外语翻译的学习较好地结合起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重视。高校外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主要强调的是语言方面的理论和技巧方面的学习。虽然略微涉及文化领域,但主要涉及的是西方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自身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也不深。当代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一问三不知。作为一名中国人,对自己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又将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呢?如今,中国文化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所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并且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针对上面所提到的高校在翻譯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改进:第一,翻译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高校翻译课程的教学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市场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翻译方向学生的培养应从理论研究型转向应用型,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和翻译水平的提升;第二,在借鉴原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的特点,创新教学理论,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三,大量引进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逐步完善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第四,重视翻译方向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小结
语言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而文化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又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中国英语翻译方向的大学生来说,英语文化的掌握也要立足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而是需要借助这一载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中国传统文化曾对世界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是中国数千年文明成果的精华积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世界文化市场上又将掀起一股中国文化风,中国文化将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谱写新的辉煌。世界文化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需要世界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论、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