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引领学生走进哲学

2017-10-09 05:25孙晓姝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人本化新媒体

孙晓姝

[摘要]在新媒体条件,让哲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将枯燥、平面却很重要的哲学教材丰富、生动起来,让缺乏理论学习动力的高职学生爱学、会用,这应该是当下哲学课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提出对教材的人本化处理,一是从“哲学人物”入手,二是从“学生”的现实人生入手,通过具有鲜活现实意义的活动,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其充满生命感。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哲学教材;人本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10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4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高职生在学习习惯、文化基础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普通高中生,高职生往往活泼好动,动手能力较强,对他们来讲,可以说是“兴趣决定态度。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哲学,让哲学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就要开阔视野,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重新构建教学体系,对教材进行针对性地处理。

本文提出对教材的人本化处理,一是让哲学教材中的人物“活”起来,即利用现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首先抓住教材中的人物,并挖掘其故事,用故事抓住学生。二是关注學生的现实人生,从他们面临就业等人生困惑人手,将理论教学实践化,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用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从具体哲学人物入手,提升人物的生命感,让学生喜欢哲学。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纵观整个历史,无论哪个领域,无不是活生生的人的历史。《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名著,他之所以风靡全球,连孩子们也爱不释手,根本原因是,他以人物为中心,把深奥的哲学原理通过故事化的讲述呈现出来,并把很多哲学人物鲜明化,这就让读者觉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东西,不知不觉就进入他的世界了。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始一节课是学生和哲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笔者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和学生聊天,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然后,我用自己做好的多媒体课件,跟学生讲了马克思的故事,讲他怎样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他无悔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更有面对所有人怀疑时那份坚定。同学们觉得眼前一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这样,老师从同学们自身人手,从关键人物人手,引领学生走进哲学。

后面的内容,我就让学生仿照我的做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查找资料,让哲学人物鲜活起来。哲学教材里列举了很多人物,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伊壁鸠鲁等等。此外,我又给大家列出了一些关键人物,指导他们从出生年代、成长背景、学习工作经历、生活习惯以及学术观点等方面,通过网络和书籍等多种手段,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好记录。然后模仿老师讲述马克思的资料一样,将材料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整理编辑,做成课件。

为了提高效率,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对任务进行化解,并要求各小组组长再进行分工,使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分组交流,让哲学人物入脑入心。查找资料工作结束后,进入分组讨论阶段。笔者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完成一篇交流稿并推选一位发言人,重点讲一两个人物,讲得越丰富越好,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这个环节必须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形式多样。

通过相互交流,大家知道了这些哲学家的生平,他们的哲学派别以及他们对时代的影响甚至找到了他们身上发生的趣事等。在这种交流中,本来离他们很遥远的哲学人物似乎立体、鲜活起来了,他们提出的观点也变得有意义了。这大概就是毛主席说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吧。

(三)教师梳理归纳,让哲学观点系统化。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将人物故事进行梳理归纳,并联系教材内容,用课件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做系统了解。这一点是关键,即笔者上面提到的,老师要对教材进行体系的调整,进行弹性处理。

在这样的轻松氛围中,学生会渐渐进入主动学习哲学的情境。当然,这部分内容一两次课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时间是值得的。

二、从学生的现实人生入手,增强理论的实践性,让学生会用哲学。

学习哲学的功用除了懂得基本的哲学原理以外,就是能够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而这恰恰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很多高职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们,受到家长的宠爱,遇事逃避困难、逃避责任,缺少担当精神;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有很强的功利心,一定程度上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他们中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更不知道今后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认真、系统地学习哲学,引导他们反思自己,提高认识,并有效指导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

笔者在上哲学课程时,注意从学生的现实思想人手,从他们关注的问题、面临的困惑入手,将哲学的思想方法用于实践。

(一)通过讲述“家的故事”,认识自己,在反思中增强自我意识。学生每天面临各种课程,面对不同的老师,应付着各种任务,却常常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加上当今信息化时代,更少与别人交流。而认识自己,反思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是一切良好行为的基础和保证。

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安排了“故事课”,课前让大家画一张“全家福”,并以自己为主角,从自己的角度,讲述“家”的故事,重点突出自己在家庭中的意义。通过讲故事,学生可以认识自己,客观分析一下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同时,还可以请周围同学帮忙,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引申到自身的社会意义。endprint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可能的话,老师最好以自己为例,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做好学生身边的榜样。

(二)通过社会成功人士的“案例呈现”,归纳总结,在学习中提升自己。教材总是静态的、滞后的,而现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材是有限的,而社会信息量是无穷的。针对中学生向往成功,崇拜偶像的特点,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向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动态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典型意义的成功人士的经验。

这里的成功人士,既有商业领域的佼佼者,也有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劳动者,比如,我会让学生一起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让他们懂得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懂得奉献的意义;成功人士还包括他们身边的人甚至是同龄人,比如我还会让学生观看每年的“大能手”等全国的技能大赛,让他们了解一个成功者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讨论。

通过这一系列环节,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懂得基本的哲学常识原理,同时因这些名人的生活都与他们所处时代密切相连,是时代的成功者,他们的经历使学生获得很多间接经验,教学内容充满了生命感和实践意义,对学生现实及未来的生活产生适时而积极的影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哲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三)通过举行“职业生涯大赛”,规划未来,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职业生涯大赛在当前高职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从学校、市、省直至全国性的大赛每年都会举行,这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参赛同学会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当前社会需要,结合自己专业背景、性格特征以及自身家庭的客观状况等,对自己进行一次人生规划,学校、學生都比较重视,而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政治老师担当。我们每年都会有多人在省市一级获奖。

因此,笔者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将哲学教材中静态的原理化成动态的活动,以职业生涯大赛为契机,要求班级所有同学都以此为目标,结合前面的自我认识,让同学们分阶段、分环节为自己设计可行的人生规划——即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实现你的目标?规划越具体越好。另外,这种活动还让同学们增强了间接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活动结束后,老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可以在班级组织“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方面的主题演讲,让学生结合自身实践将哲学原理讲清楚,使哲学课程“做学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养和过硬的基本功。一是具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和情怀,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摸透教材,用活教材;二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有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并及时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三要多掌握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要以自身明确的人生目标引领学生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本化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大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