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传统表演艺术所依托的场域媒介被解构,传统表演艺术本身也逐渐式微。但是,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传统表演艺术得以在新媒介技术和受众需求变迁的背景下重建并形成新的场域媒介,从而为传统表演艺术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平台。
关键词:新媒体;场域媒介;传统表演艺术
场域媒介在传统媒体与现代新媒体下的涵盖范围明显不同。在传统媒体系统下,场域媒介主要表现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场所与空间,而在新媒体系统下则表现为对传统时空界限的突破,并形成一种无形的空间,从而将人和文化吸引进来,并发生相互之间的传播关系[1]。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生媒体不仅会模拟传统表演艺术在原场域媒介下的传播方式,还会通过产生新的场域媒介实现对原场域媒介的解构和重建,并使之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新媒体对传统表演艺术场域媒介的解构
(一)传统表演艺术遭受流行文化冲击
在传统的示现媒介系统下,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播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模式实现。这种传播模式的优势在于人与人之间可以实现近距离的信息与情感交互,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十分生动传神,便于观众的接受,增强传播效果。
机器媒介系统的迅速发展将人类送进了大众传播时代,整个传播环境的发展与改善为传统表演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开拓了人们对不同文化形式的接受能力。受到网络受众年轻化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我国传统表演艺术在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普遍受到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催生的流行文化的冲击,生存与发展状况堪忧。
(二)传统文化传播仪式的式微
新媒体的出现并广泛介入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播,剥夺了传统表演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体态表现,人们很难再看到戏曲演员精美的行头,配角演员、舞台布景和现场的即视感也与观众渐行渐远。另一方面,在大众媒介时代,传统表演艺术中“前台”与“后台”之间的界限日益消融,这在推进媒介技术进步的同时也预示着传播过程中文化因素的部分终结。在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只有适合新媒体传播和大众审美意识的文化内容能够通过,正如在现代影视里我们看到的是震撼的画面和声音,而文化传播仪式则逐渐式微。
(三)场域媒介组织结构的改变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受众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传播模式更适应后现代语境下受众的心理需求[2]。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一对多”的传统传播方式,成为一种多点融合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介时代,人们相信每一条来自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消息,而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大量的信息很难被逐一证实。这种情况下,传播内容的重要性不断被消解,取而代之的信息被传播和关注的程度。
二、新媒体对传统表演艺术场域媒介的重建
(一)新媒体的发展促进场域传播范围的扩大
场域媒介是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慢慢演化形成的[3]。在人类悠久的传播历史中,技术创新和进步一直是传播活动最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使传播媒介不断更迭。人类的想象力没有止步,科技的发展也永不停歇,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传统表演艺术的场域传播范围无限扩张,同时所有的传播参与者都拥有了自己的传播场域,并成为这一场域中唯一的主角。在新媒体时代,人作为传播的主体在不断改变着场域传播的模式,同时也在不断适应新的场域传播模式。人们在网络中构建出虚拟的场域,并以其为交流工具,不断对信息进行解构与重建,以获得丰富与美好的享受。虽然网络永远不可能取代现实,但是在这种虚拟的场域中,信息传播更为平等,场域传播的舞台也趋向无限。
(二)场域媒介中受众参与心理的重建
在示现媒介系统受制于技术与价格因素,信息传播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随着机器媒介系统的发展,特别是虚拟场域的兴起,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传播场域,在其中扮演自己需要的角色,对传播习惯和受众的参与心理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在示现媒介系统中,人们只能扮演自己,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已经开始习惯扮演“他人”从而与现场目击者的角色渐行渐远。另一方面,场域媒介平台上受众获取的信息中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其他受众。
(三)新媒体对场域媒介新框架的重构
新媒体对传统表演艺术场域媒介平台的重建,不仅体现在物理形态的技术修复,更是将传播作为一种文化,实现对受众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一些传统表演艺术尝试了对人际传播的部分回归,从而为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皮影艺术作为一种神秘化的艺术形式,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形成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在其他文化形式中的渗透与运用,使其传播活动和影响超出了皮影本身的表演范畴,从而实现新旧媒体及其所处的文化空间之间的重塑与融合,实现了对传统表演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有益尝试。
三、结语
场域在不同的媒介系统下有不同的内涵,但是无论作为传统示现媒介系统下的传播现场还是新媒体系统下的传播关系,都是人类传播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续写的追求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受众对文化共享和身份认同的追求方面,而传统表演艺术在新媒体时代对原来形态的保持也应做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莫继严.免费化平台化无纸化“机器媒介传播时代”的纸媒转型路径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4,08:32-34.
[2]赵涛.新媒体时代影视传播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空间[J].当代电视,2015,06:32-33.
[3]孫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01:46-48.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