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哲
共享宝马汽车ReachNow
最近,宝马在世界各地陆续推出了共享宝马汽车的ReachNow活动。共享汽车的类型为BMW i3全电力动力汽车。人们到指定地点,只需扫描汽车二维码,利用程序支付押金就可以开锁成功,直接开走。甚至用完后也无需停回指定地点,只需在区域范围内正规停车即可。这种无人管理的汽车租借模式成为了新闻的焦点,不少城市里的市民也期待尝试一下。
不仅在国外,宝马ReachNow活动也公布了在中国区的计划。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宝马将交付100辆纯电动BMW i3升级版,通过环球车享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成都投入运营。在成都,站点的选择将集中在高档住宅、商业、大型企业、政府办公区以及五星级酒店附近。
教育联想
共享经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价格低廉的充电宝、雨伞,还是价格稍微贵一些的按摩椅,甚至是Airbnb推出的共享家庭房间都已实现。如今的共享不仅追求在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节约资源,而且追求一种更进一步的无人管理模式。例如,本次宝马推出的ReachNow活动,其亮点就是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昂贵物品的共享与使用。这看上去并不难,但是背后不仅需要一整套防患风险的机制与技术保障,更需要的是彼此的信任。或者说如何建立起信任体系显得更加重要。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过:“淘宝对社会的最大贡献不是买卖了多少东西,而是建立起了陌生人之间可以相互信任,否则根本谈不上交易。”
联想到教育场景,现在不少学校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实验或者电子书包项目,其实这些项目都需要学生们使用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但是我们对学生还是缺乏信任,大多数项目并不愿意让学生把学校的智能设备带回家使用。这样自然就很难建立起设备用于学习的常态化的关联和习惯。当然,不得不承认,在教育领域的共享信任不是简单的信用,而是在培养和引导一种学习态度。
无人看管的超市
在2017年上半年,美国亚马逊公司开创了Amazon Go无人看管超市,用户进入超市像进入地铁站一样,拿起手机轻轻一刷,拿好想要的东西后,通过自动门就可以走出来。当然,你的账号会根据商品的价格自动扣款。
最近,中国的淘宝无人看管超市也正式落户杭州。与Amazon Go几乎没有太多差异,全程自动化无人看管购物。同样是进门扫一扫,拿好就走的节奏。
教育联想
有位记者采访了一位体验无人看管超市的购物者,这位购物者风趣地回答道:“超市不雇用员工,是不是商品价格更低了?”记者委婉地回复说自己并不清楚。购物者追问道:“这才是你们记者要关注的核心,而不是天天问我们使用新模式的感受。”这位购物者虽然有点唐突,但是确实问了一个好问题——无人看管的超市会带来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商品价格会不会更低?
银行用了大量ATM机器,方便了大家取款存款,柜台人员也减少了不少,那么会不会因为ATM机器而提升利息?至少目前没有发生。
事实上,一个超市柜台结算的人员并不多,对于超市的盈利来说,5~10个员工的工资占比实在太小。如果无人看管超市只是省了雇用这些员工的工资那简直微不足道。重要的是,阿里巴巴自己推出無人看管超市后,每一个购物者购买的每一件商品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甚至看了哪些商品,最终有没有买,这些数据都会记录下来。而这些数据比起一个消费总额更有价值得多。
那你可能会怀疑,这些数据的大部分现在超市不是都会有吗?如每个人购买哪些产品的细目,哪个产品的每日销售额等。但是,不得不说,单家超市掌握这些数据用处不大,它既无法和其他超市联网起来分析数据,对用户信息也掌握得非常模糊,而用户的网络消费信息,更是无从得知。要知道,如果阿里巴巴做了,所有这些信息都会联系在一起,才可能真正地实现所谓的“新零售”,也就是通过全面、多角度的数据来重构线下线上,甚至生产链。
回想到教育,我们对学生的数据掌握不仅笼统,而且常常喜欢最简单的成绩数据,维度单一却又像一个又一个孤岛一样。那么,未来谁能成为教育领域的“新零售”呢?未来教育的“新零售”应该真正能够通过数据洞察学习者的需求,为学习者创造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更多可能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