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佐:做有用的教育实践研究

2017-09-30 04:19徐连荣魏雪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研究者思维能力思维

徐连荣+魏雪峰

崔光佐教授在农村长大,经历了合作社、生产队、包干到户等改革开放的变化;从小接受传统教育,欣赏中国文化,爱好中国武术、中国书法和各种运动,喜欢研读四书五经,喜欢岳飞的《满江红》和毛泽东诗词,喜欢看历史电影。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崔光佐教授,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却接受了严格的工科教育——1987年考入哈爾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1997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受聘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期间,崔光佐教授受到文理思想的熏陶,1999年、2001年分别完成16位、32位微处理器的研制与开发;曾担任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负责北京大学教师培训和教育信息化建设;2003年主持开发北京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和移动教育平台。而后,作为人才引进受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开始投身于中小学教育,先后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脑的思维过程以及创新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中小学课堂上进行了近10年的亲身教学实践和反思,形成了比较系统且可行的教学体系,同时深入研究了中小学数学学科的内容体系,完成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必修教材的创新能力培养教案的系统设计。

崔光佐教授受过严格的工科训练,习惯于用工科的思维考虑问题,对教育中的任何事情都感到新鲜和好奇。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然而,教育研究的方式让崔光佐教授迷惑不解: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考察教育现象、理解教育实践活动,以此为基础得出结论。教育研究者置身于教育实践的主体之外,这样的方式能否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这样的研究能否真正解决教育的问题?

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崔光佐教授认为,实践应该是主体自身的实践,理论也只能产生于作为实践者主体的经验,不应该产生于旁观者的头脑中。要想做有用的研究,必须想办法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必须进入教育的主战场——课堂。课题组申请的国家社科项目《课堂交互产生学习结果的认知模型与仿真研究》2010年得以立项,经过系统实践,课题组便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研究范式——以研究者为实践主体的教育研究模式。

要想做真正有用的研究,要想取得对教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自己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崔光佐教授团队走进学校课堂,亲自负责落实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学生的智力发生显著提升,学习成绩也相应提升。随后,这种教研方式很快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迅速推广到北京、河北、云南、山东、甘肃、广东、安徽、江苏的多所学校!

思维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影响智力和智慧的关键因素。崔光佐教授及其团队从思维的功能、思维的原理以及思维的生成等三方面,对思维展开系统而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力求挖掘思维的本质和规律,以此对思维教学进行科学的指导,形成思维教学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多年来,团队一直扎根于中小学一线教学实践工作。团队在思维本质与规律方面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正在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进行推广,并辐射其他学科。崔光佐教授及其团队研究成果可以描述为以下几方面。

思维能力教学的基本思路

思维能力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挑战性问题,自主探究发现教材的知识和方法。这样一方面能更加灵活地掌握教材知识,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面对挑战的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思维能力教学中所使用的问题是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自主发现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而不是通过讲授理解知识,我们将这样的新颖的挑战性问题称为新异问题。思维能力教学的两大关键任务是设计新异问题以及通过课堂让学生成功解决问题。

思维能力内涵的界定

思维是人类个体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时进行的精神活动。能力是人类个体成功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思维能力是人类个体成功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思维能力分为分析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简称为创新能力)。分析性思维能力是成功解决遇到的类似问题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也称为迁移能力。创新能力是成功解决首次遇到的、挑战性的问题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思维能力教学的五维目标分类

人类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关联的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信息,技能是会做的操作,思维能力包括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是影响个体行为发生过程和效率的个体因素,人格是个体长期活动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这样的分类可以明确地区分每个目标成分在使用时所具备的性质,即无意识使用还是有意识使用,同时也明确了教师所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知识、技能可以通过显式教学获得,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只能通过隐式教学获得。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隐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效应。

新异问题的设计

新异问题的基本特征包括六个方面,即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问题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使用教学目标所涵盖的内容对问题的解决是必要的;解决该问题的难点和关键是应用教学目标所描述的知识和技能;问题对于学生应具有新异性;问题对于学生应具有挑战性。这六个特征也表明了新异问题设计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思维能力教学的课堂过程

思维能力教学试图通过让学生解决挑战性的问题实现知识发现、方法创造以及创新能力、基本素质和人格的提升,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这样的过程实际发生,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思维能力教学是真正的发现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能力目标要求教师注重探究过程,淡化结果。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启发,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维护主动思考、敢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批评,不奖励,就事论事,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采取个性化指导,力图让学生尽最大的努力解决问题,提示越少越有效。

专家示范引领的教师培训

专家进入学校,与一线教师一起设计、授课和研讨,让教师在实践中对比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亲身体验不同方式的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地升华教师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在北京门头沟区和陈经纶中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研究者为实践主体的教育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实施教育。然而,目前的教育研究似乎可以独立于教育实践,虽然研究人员也参与教育实验,但是目的却是得到有效的数据,以此验证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教学方法本身在教学中的独立的作用是有限的,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作用也是通过教师的综合能力发挥出来的。而教学方法如何才能被教师掌握,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应该称为教育研究的重点。但是,这样的研究需要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体会,需要研究者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要做真正有用的研究,研究者就必须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大学 山东鲁东大学)

寄 语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关键,又是一个复杂系统,要想获得真正有利于教育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必须首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知道教师需要什么,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者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