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不须归?不愿归!——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渔歌子〉一课的“翻转”教学》原是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语文教师赵卉实验微课程教学法之后的又一力作。文章发表之时,她已调动工作到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赵卉学习翻转课堂,重点研究诗词教学。最初听她教《村居》,开始使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课堂上教师主宰课堂,有翻转课堂的形,没有翻转课堂的神。
2016年,赵卉执教《如梦令》,已经令我刮目相看。课前,课堂,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了去“形”入“神”的“主导”。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欣赏,以及朗读的技巧,都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
但我以为,语文应以培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所谓“传承”,须以“思”引领听、说、读、写,能以所学从事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为文化发展奠基。假如不会以所学表达思想情感、从事创新,是谈不上真正的文化传承的。至多沦为与物媒“合并同类项”,且不如物媒储量丰富。
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鉴于微课程教学法擅用支架式教学,我给赵卉一个翻转课堂的新使命:一个课时,让学生能够以“思”为引领,创作出古诗词处女作。这样能够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能够从内心体验用优秀文化表达思想感情的魅力,并且,在创作中发展思维,发展古诗词创作能力,体验成就感,破除神秘感,为传承优秀文化筑基。
赵卉敢于攻坚克难,在搭建支架上苦下功夫。通过“任务单”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掌握诗词结构、押韵特点、平仄音运用、意象化思考、诗词文化的语感积累,以及创设激发情感的真实情境,学生笔下的诗情画意便汩汩流淌出来。
赵卉在文章中引用的当堂成功创作词作的百分比,采自执教两个班中第一次上课的班级,除了两位学生创作了两句之外,其他学生全部完成整首填词创作。第二个班级直接上第二届全国翻转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現场,学生当堂完成整首填词创作为100%。
赵卉尊重科学的严肃性,选用常态教学下的数据,94%完成整首填词创作,13%填了两首词,6%(两位学生)填出藏头词,已经非常了不起。我们为赵卉点赞!
分析赵卉实践的启示,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赵卉用活了微课程教学法,发展了自己,发展了学生,也为更多教师实践微课程教学法,实践翻转课堂,培养具有传承国学能力的后辈,提供了范本。
其次,通过赵卉的实验,足见“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是行得通的。只要教师潜心钻研业务,善于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教学支架,就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最后,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好方法,不仅能让数学、英语、思品、科学、美术、书法、心理等学科教学出彩,也能让语言、故事、作文、应用文等语文教学出彩,更能让积淀深厚的古诗词教学出彩。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说理文的教学也将因为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而出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