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玲++徐央
【摘要】在群文阅读中,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的链接点,把课内阅读获得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探索出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互相促进的方法和策略,并不断完善它,以帮助学生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内;课外;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33-01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融成一个整体。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在群文阅读中,我们要找准切入点,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的链接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互相促进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一、以相同主题或相同题材为阅读拓展点
即根据每一组教材的主题或题材来选定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如,五上第二单元中是“动物世界”,《母鸡》《一只贝》《狼群》《美丽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动物,它们或充满爱心,或无私奉献,或见义勇为,或身先士卒……我们就可以选定课外阅读的“动物”题材,也可以直接推荐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
二、以表现手法为阅读拓展点
以五上第一组课文为例:第一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看海》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描绘了潮水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三峡之秋》的比拟生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游漓江》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漓江两岸山峰的神奇。学习本组课文后,向学生推荐表现手法相同的作品,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三、以课文背景为阅读拓展点
对离学生生活年代比较遥远的课文,设法将其背景文章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学过《小兵张嘎》,推荐《小英雄雨来》《鸡毛信》等表现儿童团员机智勇敢品质的故事。
四、以课文原著为阅读拓展点
对选自名家名作的课文,如《冬阳·童年·骆驼队》《空城计》《智取生辰纲》,学后趁热打铁,荐读原著《城南旧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五、以课文作者为阅读拓展点
如:学习了冯骥才的《珍珠鸟》后,向学生介绍冯骥才的一些作品:《挑山工》《捅马蜂窝》《刷子李》等,让学生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及精神品质。
六、以相同体裁为阅读拓展点
统一体裁的文章之间既具备相同点,又各有千秋,将统一体裁的素材进行拓展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拓展其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如,五下第五单元《有趣的生命时钟》《送你一片绿荫》《燃料的家庭》《采访周博士手记》都是说明文。《送你一片绿荫》的阅读就可以通过“三读”来落实目标: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二,读精细,细部研讨方法点;三,读品味,捕捉咀嚼情感点。在群文阅读后,引导学生在总结对比中巩固认识:几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中心鲜明突出,具有科学性、条理性,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阅读此类文章,只要抓住了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它是如何来“说”得自然清楚明白。而且,在对比中很容易发现:与其它文体一样,说明文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这正是我们理解课文不可或缺的。
七、古诗文与群文阅读整合尝试
古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因此课题组除了尝试现代文的同体裁群文阅读之外,更尝试了古诗文的群文阅读。
如,《游子吟》《血奶》《妈妈的爱》是古诗文与现代文的整合阅读。
又如,《淡妆浓抹话西湖》群文阅读研讨课,是在四上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补充了其它写西湖的古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在群文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不同作者的写作策略,感悟了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增进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
八、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而群文阅读最能激发学生无意识地比较、发现一组文章的特点,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就能找出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
同一篇文章或编者修改过,或后人改写过,在不同场合呈现了不同的版本。在教学《女娲创造人类》时,可以巧妙地将古文版的《女娲创造人类》匹配课文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神话的神奇,课文的想象尤为明显,读起来生动有趣。通过句子的比较,学生发现作家通过想象,加以夸张、比喻等修辞,增加动作表情描写,使得故事情节更感人,人物形象更高大。在教学《鹬蚌相争》后,将文言文《鹬蚌相争》引入学习,学生能根据课文对照理解文言文,初步学习一些文言文知识,也能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精炼。
九、在矛盾或对立时拓展阅读
五上的《网上呼救》讲的是一个帮助人的故事。帮人者与被帮着远隔千山万水不曾谋面,凭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美国男孩桑恩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被桑恩的爱心和机智打动,同时也会赞叹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網络是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而小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弱、自制力差。结合六下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中“上网是弊少利多还是利少弊多”的辩论,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在学习《网上呼救》后,继续阅读有关文章,如《上网好处多》《上网的利与弊》以及一些有关上网利与弊的小故事、小事例,让学生在诸多事实面前和大量的论述面前明晰认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造福人类也危害社会。我们一定要用敏锐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去观察,去研究,吸收对我们有利的精华,排除对我们不利的糟粕,正确利用网络的资源来充实我们的大脑,做到文明上网,上文明网。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群文阅读的探索中我们坚信:会阅读的孩子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山东教育《课外阅读的“两收两放”》.
[3]卞国湘.群文阅读的实践与研究﹝N﹞.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