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平
【摘要】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视自己为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能言听计从,否则将被看作是“不学无术”,被看作是“叛逆者”,被排挤在教学之外,轻则课堂罚站,重则被撵出课堂。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可想而知,而今天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却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只有摆正自己位置,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走进新课程。我们的每位教师心中都装着“每个毛毛虫虫都可能化蝶”的信念,在教育行动中能够做到“洒下一缕阳光”,“温暖着一颗颗心灵”,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一种新型的教育行动定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关键词】阳光 ; 心灵 ;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37-01
在反复研读完《滨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后,我受益匪浅,掩卷深思,无数感受不禁在笔尖流淌。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新的课程教育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同年9月新课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后来范围不断的扩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并且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生命力。
10年前从大学校园里走出的我,有幸搭上了这一轮课程改革的班车。一路走来,我曾困惑过,但我也在不断的收获着。摆正了一种心态,矫正了一种关系,便是我最大的收获。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视自己为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能言听计从,否则将被看作是“不学无术”,被看作是“叛逆者”,被排挤在教学之外,轻则课堂罚站,重则被撵出课堂。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可想而知,而今天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却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一切”普通的两个字,的确给我们的很多老师“当头一棒”,但却又真实地喊出了我们那么多家长和孩子们的心声。这让应试教育下的“拔尖式”教育和“小圈式”教育亮起了红灯。在这样的潮流和呼声面前,我们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一种心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重新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定位。教师必须在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而是变成一个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教师只有摆正自己位置,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走进新课程。
那么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呢?
【案例】:
六年级二班是一个我从中间接手的班级,原来的班主任因休产假,学校安排我担任本班班主任。说实在的心中有那么几分不情愿,据其他老师反映该班学生学习素质很差,好多孩子不知道学习,贪玩打架,其中还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科科都是零分。灰心、绝望萦绕在心头,一向好强的我感到了一种无力。可是一次活动却改变了我的心态。吴令凯是一个问题很多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脾气暴躁,经常和同学动手,他的举报信天天有,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对他来说只是耳旁风。我不禁对自己说这是不是一个该放弃的孩子。就在这时候,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我课上倡导大家积极报名。课后,吴令凯同学找到我,说:“老师我想参加跑步……”听完后,我想以后少惹事就万幸了,还跑什么步呢,可是话到嘴边却没说出。一个偶然的日子,放学后因事返校,我惊讶的发现:吴令凯在大家放学后,他没马上回家而是在操场上练跑。他的这一举动触动了我,原来吴令凯同学他也渴望在老师这里得到肯定。课间,我开始试着和他聊天,夸一下他今天课间操做的规范,作业有进步了,卫生打扫得很干净……一段时间后,任课老师和同学们都说吴令凯同学像换了个人似的:操场的一角看到了他偷偷学习的身影;卫生区看到他弯着腰帮同学扫地的背影……更令我感动的是:我们班有智力障碍的彭力竟在学校元旦汇演后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班里的小演员买来小奖品……惊喜每天都在发生着,这群孩子成绩可能现在不是最优异的,但是他们每天都在进步着。
这群孩子们让我深深感悟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结果。要树立这种关系真正离不开的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爱心”,有人说过爱一个“好生”容易,难的是爱一个“差生”。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和那些优等生的表演舞台,是他们的独秀,而那些差生难得在课堂上发言。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求学生涯,有些教师对那些优等生或者那些家境好的同学无微不至的关怀,而那些成绩差和家境差的“双差”的学生却难得教师问津。这种无人问津的境遇让那么多孩子自卑,让那么多孩子不思进取,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处处受挫,所以当时在我们村有些孩子在每年级都要上个2-3年,初中未读完都快到结婚的年龄了,有些多事的人就会说谁家的孩子要带着儿子去上学了,尽管多年来这些多事人的预言没有变成现实,但是却让我们看到早些年在传统教育下有些孩子的尴尬。而当时的有些教育工作者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他们在那里长叹或许是“优胜劣汰”的残酷。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而是一种教育机制的滞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滨州市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为我们扭转这种一度被扭曲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机遇,因为它们要求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每一个孩子,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去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学有所长,将来为社会所用,成为伟大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仅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为此我做了以下努力:
1.树立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
古人曾言:師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求异思维,倡导他们大胆发言,一味的追求千篇一律,一味的追求统一定会抹杀孩子们创新。教学相长,彼此尊重,彼此信任,更应成为今天的提倡。
2.用真情关心、爱护、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师魂是什么?那只有一个字便是“爱”。厚此薄彼,将会助长有些孩子的骄傲气焰,同时也会扼杀有些孩子智慧的火花。
总而言之,倘若要让我们的教学创新行动走的更远,那么迅速建立起这种和谐、健康、向上的师生关系以及加强教师自我素养的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倘若我们的每位教师心中都装着“每个毛毛虫虫都可能化蝶”的信念,在教育行动中能够做到“洒下一缕阳光”,“温暖着一颗颗心灵”,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一种新型的教育行动定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