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
家园合作一直都是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家长进课堂,都是家园合作常态化、程序化的形式。这些合作在促进幼儿成长、提升家长育儿观念、促进幼儿园发展中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那么,什么是合作?家园合作又该是怎样的方式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新教育十大行动——家校合作共建。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建中指出:家校合作共建目的是营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和谐关系,形成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作用,以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
一、家园合作,幸福起航
1. 培训引领,转变观念,达成家园教育共识
新教育实验认为,没有学生父母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通过全面培训学生父母,促进全面建成学习型家庭、促进构建学生全方位、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社会学习的第一个旅程,家长的教育观念很多是偏颇的,我们首先从培训入手,端正家长的教育观。每年8月底,我园都要对新生家长进行第一次培训,介绍幼儿园文化及园本动物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课程结构、主要内容及孩子在活动中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及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案例。一个个生动的实例让家长直观地感受到园本动物课程对孩子的教育价值,从而达成教育共识,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为积极配合课程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同时幼教改革带来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对课题研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建立起与课改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而且也要求家长们建立正确的家长观,树立家长新形象。为此,我们每学期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家长学校这些平台,定期对家长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培训的内容既有讲座,也有沙龙交流;既有园方老师,也有幼教专家。如:“幼儿在参观动物园活动中怎样建立规则”“怎样正确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等的讲座,从具体案例中帮助家长找到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指导能力。
通过家园共学习的培训交流,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转变,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课题持续深入的开展。
2. 广纳贤才,形成教育合力,促进课题深入开展
在家长资源中,我们号召了一些学历高、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中,组成课题智囊团,进行沙龙座谈,为活动方案出谋划策,交流活动方案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效有益,交流自己的育儿经验。例如,中(一)班的李秦怡小朋友的妈妈是一名小学科学老师。她交流了以自己的女儿为观察对象,将孩子在家和到动物园发生的一切与课题有关的事情用视频、照片以及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家长都养成了这种主动观察记录宝贝的习惯,这些宝贵的资料为我们课题后续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更提醒了我们在课题开展中要本着从儿童主动探究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多观察、多动手操作、多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还不定期地搜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意见建议,分年级报名参加交流会,
通过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
此外,每周四中午为我园的教科研会议时间,参加会议的人员由最初的园内教师增加到动物园专家和家长智囊团成员。三方课题研究力量的加入,让我们的家园合作形式由被动转为主动,科研力量越发强大。
二、家园合作,亲子同乐
1. 活动引领共同参与,确保课题合作有效
在动物园现场教学中,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孩子前期的知识经验调查,参与现场教学活动,让家长明白孩子知识经验积累、有效学习的策略。
动物园实践活动中,我们组织了很多亲子活动:我为熊猫栽竹子、我和长颈鹿过圣诞、欢送朵朵和翠翠、欢迎朝阳和浩浩、爱的摄影展、寻找动物斑纹、动物园马拉松等体验活动。在和动物园的合作中,家长陪伴孩子进行环保小卫士、动物小导游的讲解,不乱扔垃圾、不随便投喂、不翻越护栏。孩子们的童真趣语深深地打动了游客,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到了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
每学期幼儿园也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动物实践活动,动物迎新狂欢会、圣诞童话剧、动物亲子运动会、动物亲子艺术节……欢快的亲子互动,浓浓的亲子之情,在活动中一起成长,建立起共同的生命密码。
2. 家长助教深入课堂,感知生命成长神奇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我园更加关注在动物课题研究中渗透游戏化精神,把宽广的户外场地还给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把种植园地的开垦权利交给幼儿;把花香四溢的生态园让幼儿亲手打理。因为放手,我们的孩子更加自信、大胆,当然问题也更多,面对一些专业的问题、规范的操作,我们老师有时也会不知所措,就在此时,我们的家长志愿者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拥有花艺二级证书的葛子墨婆婆亲手教会孩子们什么样的花种子要深埋,什么样的花种子要浅埋。在种植动物爱吃的蔬菜时,大(二)班的胡新宇爷爷来到种植园地,带领孩子们一起犁地瓦垄种植。每位家长都是一本阅历丰富的书,他们不同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园内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家长走进动物课题,让孩子们聆听窗外的声音,享受更多的营养。
3. 亲子共读深入推广,丰盈生命拓宽视野
我们还重视与阅读课程相结合,借助家委会提供丰富的动物故事书籍、家庭图书资源,开展图书漂流,亲子自制动物故事图书评比,还开放园内图书室,利用每天离园前的欢乐时光开展亲子阅读动物绘本的活动。还利用校园广播每日播报亲子录制的动物知识。旗下讲话时,家长和幼儿用生动的形式共同表演讲述动物趣闻。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亲子间收获了成长、收获了真情,家长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前不久中(二)班的两个家庭编排的動物交通广播剧还被选送到北京参加表演。此外我园还积极关注动物园的微信公众号,利用园内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动物资讯,提供实时信息,家长们不仅主动参与园内的活动,更是积极申请参加动物园方的活动,如在动物园举办的环保创意大赛中,我园家长和孩子自发组织利用废旧的雪碧瓶自制的《愤怒的鳄鱼》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三、家园合作,幸福共享
1. 师幼亲子共同成长,生命教育不断升华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关爱,园本动物课程的研究不仅培养了孩子关爱生命的品质,也成就着家长们的生命教育观:中(一)班的饲养角养着一只叫小白的兔子,每个双休大家轮流带回去饲养。有一个家长因为嫌放在家里脏,就把兔子放在车库里,导致兔子被冻生病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小白,孩子伤心不已,此时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立刻带着兔子看病、喂药和孩子一起把兔子放在家里保暖,此后每到周末都争着要带兔子回去照料,以弥补对孩子的影响。父母不仅要给予孩子宝贵的生命,更应该用爱的行动去滋养他们一生的成长。动物课程的开展为我园师生、家长开启了一扇通向生命视野下的爱的教育旅程。
2. 家园联动,形成和谐教育共同体
小小的课题,大大的引力,动物课题就像一条神奇的纽带,紧密地联系着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心,形成了和谐的教育共同体。教师从孩子关爱小动物的行为中,更加懂得了需要提供适宜的材料、适宜的环境,来支持孩子们的探究。班级的家长群里,总是热火朝天地探讨着关于小动物与小朋友的话题,关于动物园活动的信息,关于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想法……
朱永新教授说过:“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我园在课题研究下的家园合作,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家长的教育思想,更改变了家园合作的传统模式。
家校携手,徐步同行,以尽美的教育,照亮儿童的未来!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