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小学 朱国锋
曾经阅读过一篇儿童美术研究文章,文中指出:一幅好的儿童画,注重的不是它具有美感的结果,而是应该着重于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思维探索、思维想象以及表达,培养儿童的注意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认知受到年龄层次、生活环境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对自身创作的作品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导致很多有笔墨趣味、构成特色的作品得不到孩子自身的认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创作,使作品创作形成一种“自觉行为”?笔者认为这取决于教师有效、合适、及时的评价。本文以四年级《亭子》为例,探究学生以水墨构成画亭子,借以解读教学评价对儿童水墨创作的积极作用。
1.基于儿童对构成的主观思考
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线条造型以及笔墨构成的能力。浙美版教材《亭子》一课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设置以线描造型、点线面构成为主的教学内容,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尝试用毛笔代替记号笔,以墨色变化对接块面用色,使之产生更为丰富的线型和笔墨变化。在具体教学中,学生能够表现符合目标要求的一些水墨作品。但是,基于学生对水墨表现的认知不够,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笔墨语言在水墨画造型中的独特表现意义,学生自我评价和对伙伴的评价标准还是停留在“像不像”“惟妙惟肖”等具象内容,对作品创作过程中带来的具有“符号意义”的构成和笔墨趣味难以准确评价。笔者认为,导致孩子不能正确对待作品并进行有效评价的原因是教师在环节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正面的引导,不能让孩子从主观思考的角度去审视一幅水墨作品的笔墨趣味、造型特点。因此,笔者调整了环节,设计如下内容:
案例片段1:《指向于“发现优点”的定位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针对亭子的特点和结构进行了分析,也进行了很好的笔墨研究,用水墨画这种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一座亭子,老师这里就有几幅表现特别优秀的作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起来看第一幅,找一找,这幅作业中你找到了哪些让你觉得可以借鉴的地方?
生1:我觉得他很用心去表现,亭子的样子很有趣。
生2:亭子的线条有粗有细。
生3:有些地方用了浓淡不同的块面表现,很丰富,我可以学习。
生4:虽然亭子的柱子画得不够直,但是,现实中有些亭子的柱子也是歪的啊!
生5:我最佩服的就是亭子顶上的瓦片,他都细致地描绘,很漂亮!
同样一幅简单的探究作品,由于教师在环节设计中注重发现优点,发现水墨表现与线描表现的不同的探究,学生会用一种审视、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作品,自然,作品表现中的优点得到呈现。对学生来说,在没有建立在主观思考基础上的美术鉴赏的情况下,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引导,才能善于发现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二次表现”能力。
2.基于儿童对笔墨的真实体验
儿童在水墨画学习体验中,很多时候都不能正确评价作品,学生虽然能够在不经意间创作出富有笔墨情趣和韵味的水墨作品,但是,笔者认为很多时候偶然性因素较多,同时,这种笔墨趣味是建立在成人的欣赏角度上的,往往得不到孩子的共鸣。但是,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水墨画的笔墨语言需要得到孩子认同,基于学生身上存在的认知与表现“两张皮”的分离现象,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学生作品加强评价引导,使其达到水墨表现的认知水平,加强学生对自身水墨的“真实体验”来强化这一过程,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亭子》一课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建立在学生理解基础上的笔墨语言,才能焕发别样的活力和精彩。
案例片段2:《基于“生活经验”的学生评价》
教师呈现一幅完成的水墨《亭子》作品。
上:通过对学生作品表现方法的评价,提升学生对笔墨表现的认识水平。
上:通过对学生作品与生活画面的比较分析,加强学生对水墨表现的理解。
师引导:亭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为我们遮风挡雨,还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美的点缀。老师这里有一幅我们同学的作品,还有一张黑白图片,作者就是对着这张图来画的。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画和图中有哪些地方很相似,哪些地方不一样?猜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对画与图片进行不一样的处理呢?
生1:我觉得一样的地方很少,基本上都是不太一样的。
生2:柱子的根数都是六根,而且近的浓,远的淡,这一点是一样的。
生3:亭子上面的横梁很不一样,画中明显减少了很多,没有图片中那么多,那么清晰。
生4:亭子的柱子画得很不错,还用浓淡的墨色表现出了一种立体的效果,和图片的感觉差不多。看来很注意观察了。
生5:虽然很不一样,但是这位同学的画比真实图片有趣,我爸说过,这就是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吧!
别指望四年级的孩子会迎合成人的观点,也别指望他们用一种十分专业的眼光来审视作品和图片,并进行理性的比较,他们能够发现得很直观,很生活。基于孩子这样的特性,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联”,引导学生去感性地对比、欣赏和评价。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评价的基础上或肯定,或小结,或追问,或提升。例如学生提到柱子用了浓淡的墨色一笔画出这种柱子的立体感,教师可以顺势告诉他:这样的笔墨画法称为没骨画法,可以十分痛快淋漓地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比如学生说道:画中的横梁比图片中减少了很多。教师可以以一种比较理性的表述告诉学生:这种化繁为简、整体表现事物的手法称为概括,以后我们也可以尝试用概括的方法来表现复杂的东西。通过这样的评价与引导,才能使孩子逐步建立对水墨画欣赏的整体知觉,在这样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不知不觉提升了笔墨认知,提升了审美眼光,也会逐步认识到自身作品的“美感”。
3.基于儿童对内容的主观想象
四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很多成人无法比拟的想象作品,这样的想象可以为学生进行水墨创作提供很好的载体,例如在表现亭子的时候,建筑上很多的花纹、肌理、内容可能由于不理解而无法进行细致刻画时,孩子可以发挥自由的想象,可以用自己的笔墨和形式进行表现。同样,在其他水墨内容进行创作时,基于想象的局部或者整体性的创作都能引起学生的喜欢,打动学生的心灵,进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创作和评价。比如在执教六年级《戏曲人物》一课时,学生对武生的铠甲纹饰无法理解和表达,就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把纹饰和激励表现得具有趣味性和儿童的特征。水墨创作有了学生自己的表现“元素”,评价就能十分顺畅地进行,从以下案例可以得到很好诠释:
案例片段3:《基于学生“适于表现”内容的评价》
师:亭子这种建筑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元素,不管是亭台、窗棂、飞檐、翘角,无不具有中国传统的花纹和纹饰,刚才同学们通过笔墨体验,相信了解了很多,现在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是用怎么样的笔墨来表现这些纹饰的?
生1:我发觉这些花纹都好复杂,但是有规律,都是重复出现的,我在画的时候只要将这样的内容重复画就可以了。
生2:图片上的内容太小了,看不清,所以我是看个大概,然后自己想象一下画的。
生3:图片上那个窗子太美了,上面还有很多竹节组成的窗格,可以像画竹子一样画下来。
生4:我发觉自己想象着画,比照着图片画要简单多了,越画越开心的感觉。
生5:亭子顶上有一个龙头,我太喜欢画龙的样子了,所以我就把平时画的龙的样子自己用勾线画了一条,感觉自己画得很好。
生6:很多地方有密密麻麻的花纹,我干脆就用一块墨一笔带过了。然后再在墨块上用浓墨的点来装饰。
从学生的自评我们可以发现,基于学生自主想象的水墨表现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有的放矢地评价,学生由于有充分的笔墨体验,评价自然可以深度地从内容和笔墨本身进行评述。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让孩子在一定适度的想象空间和范围内对描绘对象进行合理想象的创作。当然想象内容需要符合现实要求,如果把亭子顶端的龙的造型换成一只卡通的兔子,就不符合传统审美的要求,也偏离了“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要求了,基于这一点,需要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和强化。
4.基于儿童对作品的情感抒发
学生的水墨创作并没有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那种渐进式的方式,唯有唤起学生对作品意义的情感追求,才能让孩子真正走进作品的内部,去感受作品带来的强大的情感意义。像《亭子》这样的水墨题材,很难让学生从绘画本身去挖掘情感因素,但是,可以基于创设情境的方式给予学生一种“情感的植入”。比如,为家乡的塘栖公园设计一座亭子,为风景名胜“超山景区”设计一张“水墨名片”等,都可以把家乡的情感带入学生作品的意义理解之中。也可以是设计一个场景:如果你和父母去游玩,你希望看到一座怎样的亭子等具有目标指向的内容。
笔者认为,教师这时候可以站在儿童角度,以一种儿童的角度和思维,感性地设计场景和情景,并以理性的高度去肯定这种感性的、主观性的情感评价背后所体现的巨大意义。在学生的交流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详见以下案例:
案例片段4:《带着“情感”去“旅行”》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各种不同亭子的造型,可谓是五花八门,但又匠心独运,距我们塘栖5公里处有一个风景名胜区——超山景区,里面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亭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梅亭”,有两百多年历史了,相信大家都去过。如果风景区邀请我们设计一张以“亭子”为内容的“水墨名片”,你会表现怎样的亭子来体现这种特色?
生1:古老的亭子,在亭子上题写描绘塘栖的诗句。
生2:用水墨表现的木头亭子。
生3:把超山梅花的特色和亭子放在一起,会更让人觉得优美。
生4:设计一个五角亭,从空中看下来就是一朵五个花瓣的梅花。
生5:我要设计一条龙在上面,增加神秘的色彩。
从以上案例我们发现,以任务驱动和情感代入的学生评价往往超越单纯的创作要求,因此,学生在作业前,由于有一种共同的愿景和期待——为家乡风景区设计一张“水墨名片”——学生会自觉地把看到的各种亭子的造型、特色,思考以一种怎样的笔墨进行表现等融入一个整体的设计之中,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了。这种评价,虽然没有基于作品,但是却高于对作品的评价。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有怎样的引导,就会产生怎样的评价结果。只有认真对待学生基于自身、基于体验、基于情感的真实评价,我们才可以在美术教学这片广袤的“原野”上,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般令人震撼的声音!
上:学生通过对亭子整体与局部造型的观察与联想,获得表现的语言和方法。
下:学生通过人文资料感受与认识亭子,引发自我的联想与创造。
上:学生作品